教育资源网图标 教育资讯 学前教育 K12教育 STEAM教育 考试相关 学校动态 教育机构
用户登录

《望天门山》

《《望天门山》》内容:

共1课时

望天门山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3、掌握古诗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4、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2重点难点

1、理解诗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

一、据形索义,识字解题

1、先来认一个字。(出示“天”的甲骨文)

2、你们异口同声地说“人”。我们先来看它的下半部分“”,是“大”字,一个人张开双臂的形状,上面是圆圆的头。这个字本义指头顶,头顶是人身体的最高处,于是字义引申指很高。古人认为最高的是什么呢?(天)一点就通,确实是“天”字。板:天

3、认第二个字。(出示“门”的甲骨文)这是繁体字的“门”。左边一扇,右边一扇。单扇为“户”,两扇合为“门”。(板:门)

4、这个字很形象,大家一看都知道什么字,读——(板:“山”)

5、连起来读——天门山。

6、不像天门山,倒像是小山丘。再读。

7、这才像天门山,从天门山三个字,想象一下天门山是怎样的?

8、看,这就是天门山,(出示图片和注释1)齐读注释。公元726年,唐代大诗人李白(板:李白)经过天门山,留下了千古绝唱《望天门山》。(板:望)“望”是什么意思?怎样的看是望呢?齐读诗题,读出远看的感觉。

二、以读求义,整体感知。

 1、李白望到了怎样的景象?请同学们打开书,把这首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读清楚节奏。

2、谁来读?相机正音。

3、谁再读读这首诗?我们注意听他是怎么停顿的?

4、听出来了吗?“天门-中断-楚江-开”,这每行七字的诗停顿是二、二、二、一。(课件出示划节拍线的全诗)齐读

6、李白望天门山,看到哪些景物呢?请大家快速默读这首诗,找一找诗中描绘景物的字、词。(板:景) 

7、前面我们了解了天门山,有谁知道“楚江”?(出示注释2: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8、天门山、楚江、帆、日,这些景组合在一起给我们什么感觉呢?比如,天门山是高,那楚江是?用一个字。(广) 孤帆和太阳离天门山是——(远) 

9、山高、水广、帆远,这些景组成图画的境界是高广辽远的。那咱们读的时候要慢一点。跟着老师的指挥一起读。

10、让我们再来欣赏这幅图画的色彩,这水是什么颜色?(碧)这碧色的水像什么?

 11、这“碧”,像青色的水晶,似绿色的翡翠,难怪诗人对“碧”字情有独钟。你看,贺知章笔下垂柳的色彩是“碧”,读——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杨万里笔下莲叶的色彩是“碧”,读——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杜甫笔下春草的色彩是“碧”,读——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李白笔下楚江水的色彩也是“碧”,读——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12、一个“碧”字,让景色熠熠生辉。再看,这山是什么色彩?(青色)孤帆是——(白色)日呢?(红色)碧、青、白、红,李白望见的是一幅色彩明丽的画!同学们,体会到高广辽远,我们把读诗的速度放慢了,体会到明丽温暖,这慢中还要透着激昂。我们合作着来读读,你们读每句诗的前四个字,我读每句诗的后三个字。换一下,我读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

三、举象悟义,以景传情

 1、有人说,李白就像是一个天才的摄影师,如果我们细细感受,这高广辽远、明丽温暖的景,不是静止的,是流动的。你能从诗中的哪些字、哪些词感受到景的流动呢?静静地默读,用三角形标出关键字、关键词。

2、学习第一、二句。

 (1)先来看“中断”,什么意思?是谁把天门山从中间断开的?

(2)是呀,楚江开嘛。从这个“开”字,你看到楚江水怎样的气势?(浩浩荡荡、来势汹汹)

(3)这“断”这“开”,让我们感受到了浩荡江水的威力。这样的力量、这样的气势谁来读第一行?

(4)就是这样浩荡的江水,遇到天门山却至此——(回)看这“回”字,老师选出字典中的三种意思,谁来读一读?1.回旋。2.回转,改变方向。3.返回。你们认为应该选哪种意思?说说理由。

(5)浩荡而来的江水自西向东涌入天门山,随着山势,不得不掉转方向,折向北沿着山而流。“回”字就是——(回转,改变方向)

(6)长江水是浩荡的,但天门山硬生生地让浩荡的长江水改变了方向,这天门山给你什么感觉?(坚硬无比、雄伟)这样的气势谁又来读第二行?

 (7)水是浩荡的长江水,山是险峻的天门山,山水在暗暗较量,读好这个“回”字——

(8)这就是“中断”“开”“回”的魅力,让天门山和楚江水有了生命和气势,让我们合作着读好这幅壮景。我读“天门-中断-楚江—开—”,这组读“楚江—开——”,全班一起读“楚江—开——”,我读“碧水—东流—至此—回——”,这组读“至此—回——”,全班一起读“至此—回——”。

3、学习三、四句。

(1)继续聚焦这两个动词,我们又能望见什么、感受到什么呢?读——相对出、日边来。

(2)什么叫“相对”?如果这是一条楚江(指两竖排学生中间的走廊),这是岸边的一座青山,与它相对的青山是哪座?这是岸边的一座青山,与它相对的又是哪一座?与这座相对的?与这座相对的?

(3)李白乘着小船而来,青山两两相对着出来干什么?

(4)日边指的是—— 

(5)那水天相接处的孤帆,渐行渐近,渐行渐近,奔向谁而来?

(6)这一“出”一“来”,画面动起来了,人和山水相融了。青山出迎,孤帆来就,此时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

(7)如果说李白是远方的客人,那么,青山就是当地的——

(8)远客、青山,四目相对,激动的李白可能会对相对出迎的天门山说什么呢?

(9)这一“出”一“来”,哪里仅仅是景,这分明还有李白与青山的“情”。(板:情)一起读——生: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0)同学们,青山立在两岸,日边有一孤帆,如果在常人看来,这就是一处美景罢了,为什么李白却激动万分呢?(出示图片)老师来告诉你们,年轻的李白才华横溢,志向远大。20岁的时候,他把自己比作大鹏鸟,说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直上云霄的。读——生: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11)为了早日实现理想,25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四川,沿长江远游。一年之后,他来到天门山,看到这自然胜景,联想到心中的远大抱负,再读——生: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12)他觉得实现理想,指日可待,这样的心情怎么表达呢?看,正好借眼前高广辽远的山水来抒发。读——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3)高广辽远的山水正如李白高远的抱负,广阔的胸襟!读——生齐: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4)闭上眼,你就是年轻的李白,你就是志向高远的李白,你乘船而来,只见:水冲山开,山阻水回,楚江敞开胸怀欢迎你,青山伸出手臂迎接你,更有那明丽的色彩因你而灿烂。自然的雄伟气势,心中的满腔豪情,于是,你提笔写下了,读——生: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5)一千多年过去了,天门山仍旧是静静伫立的山,但李白描绘的景,传达的情却千古传唱。下课! 

板书:望天门山

李白

  景

  情

www.jyzyw.com教育资源网提供。

以上为内容(若无内容,请点击右侧“我要下载"免费下载完整的资料):

注意事项:

1.转载请注明《望天门山》DOC出处!本文地址:链接详见浏览器地址框,谢谢。

2.本站素材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

总之,综上所述如果您发现“《望天门山》”资料有错误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核对并更改以便帮助您和其他人可以正确学习使用。

最后推荐给您《18 盘古开天地》, 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我们热切地希望您也上传自己的学习资料分享给别人,谢谢! 关键词:小学语文、DOC免费下载

资料信息-《望天门山》DOC资料信息
  • 科目: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9年12月30日
免费下载-《望天门山》DOC下载
(部分手机浏览器不支持下载,请使用电脑进行下载)用户登录后,免费下载,无病毒,无弹窗,无干扰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