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陶罐和铁罐第一学时》
《《27 陶罐和铁罐第一学时》》内容:
共1课时
27 陶罐和铁罐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3、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2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孩子比较喜欢读童话故事,《陶罐与铁罐》是一则童话,本篇课文内容简略易懂,对话有趣,学生乐于去读。应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的词句,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并要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但是,三年级的孩子在阅读这则寓言时,往往会过于沉浸在故事情节中,而使自己的认识会有偏差,他们会以为陶罐是好人,而铁罐是“不好”的,几乎没有任何可取之处。这种认识上的偏差,需要老师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加以引导。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 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听故事,复习导入课前一分钟:一生上前讲述一则寓言故事。问生,听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你听得很仔细,这短短的一分钟,就让我们大家有这么大的收获,既听到了好听的故事,又明白了一个道理)
一、回顾课文内容:
1、上节课我们也初步学习了一则寓言故事,题目叫《陶罐和铁罐》,有哪位同学愿意把这则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给大家复述一下?(指生复述课文内容)
活动2【导入】朗读体会,讨论交流,想象感悟。1、听了他的复述,文中的两个主人公——陶罐和铁罐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生:陶罐谦虚、大度 铁罐骄傲、傲慢(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板书:骄傲,谦虚)(有一对反义词:骄傲,谦虚)
2、下面大家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哪些语句能体现陶罐谦虚,铁罐骄傲呢?把这些词句勾画出来,比较一下,并在边上写一写体会。(生自读自悟)
3、下面大家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看看同伴的想法和你一样吗?(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看法。)
4、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即文中语言文字的品位与理解。
★学习1——9自然段了解陶罐与铁罐的性格特点。
汇报交流:
第一段:
(1)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2)、哪一位同学来说一说“奚落”的意思。
奚落: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还有哪些词语与他意思相近(讽刺、挖苦、嘲笑、讥讽)
(3)、这里说谁常常奚落谁?(铁罐常常奚落陶罐)也就是说铁罐常常用尖刻的话数说陶罐的短处。
(4)、请同学们思考:
▲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5)、生回答老师的问题读二段。
(6)、出示对话,体会各自态度。
①“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陶罐一开口就是“你敢碰我吗?”它的意思就是陶罐敢不敢碰它,。它根本就没有把陶罐放在眼里,它称呼陶罐“陶罐子”直呼其名,说明它有没有礼貌?。而且铁罐跟陶罐说话的态度什么样?。傲慢的意思是。你能不能把铁罐当时的傲慢心理和态度读出来吗?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理,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不敢,铁罐兄弟”。陶罐有没有生气?。它不但没有生气,一声兄弟让我们感受到陶罐怎么样?。谁能谦虚的读一读陶罐的回答。
②看到陶罐这个态度,铁罐又是怎样说的呢?
生读四段: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更加轻蔑的神气。(理解懦弱,轻蔑)
陶罐是如何回答的?本职工作是什么?而不是相互碰撞,比谁硬,比谁美,争辩,再说……省略号省略什么?(生发挥想象说)为什么没说完?省略了呢?
③被铁罐打断了怎样打断(愤怒)。生读第六段。(理解相提并论:意思是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看待或评说)他认为陶罐的最终结局是变成碎片,而自己会永远长存。
面对铁罐这样无情的嘲讽,陶罐什么态度?和睦相处,不想吵架。这也是刚才陶罐说在本职工作反面,自己不比铁罐差,再说之后的话省略的原因,因为陶罐不想和铁罐吵架,希望和睦相处,共同来完成任务。
④面对陶罐的一再忍让,铁罐却是步步紧逼,他说: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
看到铁罐这样傲慢无礼,陶罐不再理他。
⑤刚才铁罐说陶罐是懦弱的东西,你们说此时杨老师会不会也这样说陶罐?(它易碎,怎么不懦弱?铁罐一而再再而三的奚落、嘲讽陶罐,它还和颜悦色,一脸微笑,怎么不懦弱?)生反驳,师:是呀,这的确不是懦弱, 这分明就是陶罐兄弟的谦让,大度的美德的体现。
▲(7)铁罐为什么这样傲慢、轻蔑、愤怒地奚落陶罐呢?为什么看不起陶罐呢?
因为他觉得陶罐易碎(板),而自己坚硬(板),陶罐不能和自己相提并论,铁罐仗着自己的长处去奚落陶罐的短处。(板)
(8)、指导朗读1——9自然段。
①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下面我们就来分角色把1——9自然段中铁罐和陶罐的对话读一读。
②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出铁罐的傲慢、骄傲自大,读出陶罐的谦虚,大度。
③分角色练习朗读:同桌一生读铁罐说的话,一生读陶罐说的话。
④生生分角色朗读。
★总结1——9段、学习10——17自然段。
铁罐自以为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可是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当年同在国王御橱里的两只罐子一同被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历史在它们的上面堆积了渣滓和尘土,一个世纪连着一个世纪,一百年过去了,又一个一百年过去了,
(1)这么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都变成什么样子了?(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朴素、美观、漆黑锃亮。)(铁罐被氧化锈烂消失的无影无踪。)
(2)、当人们发现陶罐时,人们的态度怎样?为什么呢?(高兴、惊讶、捧起、擦洗干净,小心点……)(它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
(3)当年被铁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却成了很有价值的文物被人们永久的保存下来,(板书:价值)。
(4)人们都把陶罐当宝贝,陶罐也很兴奋,但他并没有骄傲自大。它重见天日之后首先想到的是什么?(生读16段)这体现出陶罐善良,宽厚待人,不计前嫌)正因为此,我们大家在多年前和多年后都是这样喜欢陶罐。
(5)而当年骄傲自大的铁罐却被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板书:消失)。
(6)当初认为自己会永远存在下去的铁罐有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没有,因为它只看到自己坚硬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易氧化的短处;同样陶罐也只看到自己易碎的一面,而没有正视自己易保存的一面。)
(7)指导朗读。
活动3【活动】小组交流,感悟哲理。1、到这《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故事我们就学完了,我们读寓言,不仅要知道故事的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故事本身感悟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法国著名诗人拉封丹曾经说过:“一则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描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深刻的教训好比是灵魂。”那《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故事带给我们什么深刻的教训,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2、学生联系课文和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看问题要全面,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别人的长处,还要看到自己的短处,这就是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3、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你有什么话想对陶罐说?有什么话想对铁罐说?
活动4【作业】布置作业1、假如你是铁罐,听到陶罐和人们的对话,听到同学们这么说,你会怎么想,发挥想象写一写。
2、很多寓言故事中都蕴含深刻的道理,希望同学们课下读一读《伊索寓言》和《小故事大道理》,相信会有更大的收获。
www.jyzyw.com教育资源网提供。以上为内容(若无内容,请点击右侧“我要下载"免费下载完整的资料):
注意事项:
1.转载请注明《27 陶罐和铁罐第一学时》DOC出处!本文地址:链接详见浏览器地址框,谢谢。
2.本站素材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
总之,综上所述如果您发现“《27 陶罐和铁罐第一学时》”资料有错误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核对并更改以便帮助您和其他人可以正确学习使用。
最后推荐给您《17 孔子拜师》, 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我们热切地希望您也上传自己的学习资料分享给别人,谢谢! 关键词:小学语文、DOC免费下载
- 科目: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9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