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网图标 教育资讯 学前教育 K12教育 STEAM教育 考试相关 学校动态 教育机构
用户登录

《10 风筝第二学时》

《《10 风筝第二学时》》内容:

共2课时

10 风筝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翩翩飞舞、拼命、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 、垂头丧气、磨坊、继续”等词语。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脉络。

3.读懂课文,;理解“翩翩飞舞、大惊失色、垂头丧气”等词语。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5.发挥学生想象力,进行语言训练。

2学情分析

  我在教学《风筝》这一课能抓住“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这一线索展开。在教学中我想方设法挖掘学生的情感切入点,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新知。在教学“放风筝”时,我创设情境,让学生也来“放”一次风筝,让学生感悟当中的快乐。同时让学生互换角色,畅谈感受。除此外,我还挖掘文章的空白点,让学生合理想象。“放风筝”是快乐的,失去风筝是伤心的,在体会这情感时,我让学生潜心走进文本,用心感受,感情朗读。学生入情入境,朗读有形有色,读出了学生自己的心声。整节课,我依托教材,但却不局限于教材,挖掘学生情感的切入点,为学生的情感、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文本转变为学生情感的共鸣。

3重点难点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脉络。

2.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翩翩飞舞、拼命、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垂头丧气、磨坊、继续”等词语。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脉络。

3.教学“做风筝”部分。

 学时重点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脉络。

2.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学时难点

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风筝》第一课时

  10、风筝

  (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过程:

    1、唤起情感,导入学习。

  2、谈放风筝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词语多读几遍。

  2、标好自然段序号,指名学生读,一人读一个自然段,注意正音。

  3、课文围绕着风筝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事情?(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事?)课文哪些段落介绍?

  4、再读课文,边读边找出写“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心情的句子,自己读一读这些句子。

  5、交流找到的句子,反复朗读。

  6、引导发现、生疑:读后有什么发现,产生什么疑问,与大家交流交流。

  (交流要点:一是读中发现:“我们”的心情在做风筝是挺高兴的,放风筝的非常高兴,找风筝时很难受。二是读中生疑:我们的心情为什么会起这样大的变化?)

  三、 学习第1自然段。

  以读代讲学习第1自然段,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评。教师注意指导“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四、学习第2自然段。

  1、自读本段,边读边把自己读懂的和不懂的勾出来、写下来。(估计学情:学生能读懂做风筝所用的材料是什么?他们做完风筝后的心情。理解“憧憬”、“依然”二词,可能有难度。)

  2、学生汇报。

  学生在说用什么做风筝时,教师可让孩子结合自身经历及收集的资料谈谈看法。“憧憬”一词可根据“泡泡”的提示引导学生查字典,或在具体的语境中解决。“依然”一词可用近义词“仍然”,通过换词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3、当学生在谈到书中孩子的心情时,引导他们读两个句子:

  a、我们精心的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b、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从以上两句话你体会到是怎样的一种心情。(非常的快乐)

  4、重点理解句子:我们精心的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1)读句子,从哪些词体会到快乐的心情呢?(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2)理解“憧憬”。(憧憬就是向往的意思;)

  (3)憧憬是什么?(向往)

  (4)那孩子们心中憧憬的是什么?

  (5)完成练习:孩子们憧憬 —— ,憧憬—— ,憧憬—— ,憧憬—— ……

  (憧憬我们自己做的风筝能飞起来;憧憬风筝能越飞越高。憧憬快乐;希望幸福;憧憬未来;希望美好的生活……)

  (6)让我们就带着这份憧憬和希望用自己朗读表现出来。

  5、理解句子: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1)读句子,从哪些词可体会当时快乐的心情?(依然快活)

  (2)理解“依然”(依然就是仍然的意思。联系课文理解为开始做风筝时孩子们心中充满憧憬和希望,虽然做出来的风筝什么也不像,但是,他们仍然很快乐。)

  (3)为什么把我们的风筝叫做“幸福鸟”呢?(风筝里有着我们美好的“憧憬”,所以我们才把它叫“幸福鸟”。)

  (4)有感情朗读。

  五、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收集描写心情的词语或句子。(词:10个;句:3个)

4.2 第二学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翩翩飞舞、大惊失色、垂头丧气”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发挥学生想象力,进行语言训练。

 学时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学时难点

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风筝》第二课时

  《风筝》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翩翩飞舞、大惊失色、垂头丧气”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发挥学生想象力,进行语言训练。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

  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教学准备

  几种表情脸谱、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大变脸

  出示几种不同表情的脸谱,让学生说体会到怎样的心情?遇到什么事时有这样的心情?老师随机抽脸谱,让学生声情并貌说那件事。看谁说得最动情。

  一、激趣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风筝做好了,我们还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幸福鸟”(生说)。这时你最想做什么?(生说:放风筝)让我们和小伙伴们一起放飞我们的“幸福鸟”吧!

  二、学习“放风筝”部分

  1、自渎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怎样放?找出相关句子。

  2、齐读。

  (过渡:既然大家都对怎样放风筝很熟悉了,那我们就一起放吧!)

  3、(生起立,边读边做动作)师生合作读书。

  (课件出示)老师朗读:我们去放风筝。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远远”重读),说声——(学生读)“放”(大声读,声音响亮而快速),那线——(学生读)“一紧一松”(并做拉线的动作),风筝——(学生读)“凌空而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学生读)“翩翩飞舞着”(做动作),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村里人看见了,说:——(学生读)“放得这么高!”(指导:不够高,再读。)

  村里人夸我们的风筝“放得这么高!”,此情此景,我感到——(学生说) “快活”等。

  4、再自读第三自然段,在你认为最快活的地方画上表情脸谱。自己有感情朗读。

  5、指导朗读句子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过渡:风筝越飞越高,飞过树梢,飞向蓝天。我们的“幸福鸟”会遇见谁呢?它们会说写什么呢?)

  6、说话训练。

  “幸福鸟”飞向蓝天,——谁)见了,——说:“ —— 。”

  (过渡:哟,“幸福鸟”不仅给我们带来欢乐,连小鸟、云彩、太阳公公它们见了幸福鸟都乐了,让我们再一次放飞幸福鸟,让它飞得更高,更远,让更多的人快乐,好吗?)

  7、配乐朗读。

  三、学习“寻找风筝”部分

  (过渡:风筝把我们的名字带上蓝天,把我们的憧憬带进了天空。可是,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看课件:配乐,风筝断线了,不见了。)

  1、小伙伴们,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学生说),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

  2、默读4、5自然段,找找描写我们不快乐的句子,同时画上脸谱,表达你此时的心情。

  3、学习重点句子:

  (1)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理解:大惊失色,千呼万唤

  (2)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影踪。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理解:垂头丧气

  什么时候垂头丧气?用这词说话。

  (3)指导朗读。

  (过渡:有希望找到吗?就在我们垂头丧气的时候,一抬头,看见——(学生说“水磨坊”)

  出示幻灯片:

  “那儿找过了吗?” (读出希望又有一点担心的语气)

  “没找过,说不定‘幸福鸟’就在那儿呢。”(读出满怀希望的语气)

  先请两位学生读对话,并谈谈自己说这句话时心里想了些什么?

  抓住“说不定”进行句式、语气训练。

  再读对话,男女同学分读,读出希望、信心。

  5、学习最后一段。

  出示句子: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

  读句子,理解:我们找了半个下午也没找到风筝的踪影,为什么还要继续寻找呢?

  练习说话: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 —— ”,其实我们同时在继续寻找—— ,继续寻找 ——,继续寻找——。

  四、续编故事结尾。

  1、伙伴们寻找的结果怎样呢?有几种结局?(找到、没找到)心情怎样?

  2、平时积累了哪些描写此时心情的词句?学生交流。

  3、课件出示有关描写心情的词语,学生选用,续编结尾。

  五、总结全文。

  我们在寻找幸福鸟带给我们的快乐、幸福和憧憬,我们是在寻找我们幸福的寄托!只要我们寻找下去,总有一天,我们会找到我们的“幸福鸟”。

  师生齐读最后一段: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学生根据自己感受体悟读书)

 

www.jyzyw.com教育资源网提供。

以上为内容(若无内容,请点击右侧“我要下载"免费下载完整的资料):

注意事项:

1.转载请注明《10 风筝第二学时》DOC出处!本文地址:链接详见浏览器地址框,谢谢。

2.本站素材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

总之,综上所述如果您发现“《10 风筝第二学时》”资料有错误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核对并更改以便帮助您和其他人可以正确学习使用。

最后推荐给您《31 给予树第一学时》, 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我们热切地希望您也上传自己的学习资料分享给别人,谢谢! 关键词:小学语文、DOC免费下载

资料信息-《10 风筝第二学时》DOC资料信息
  • 科目: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9年12月30日
免费下载-《10 风筝第二学时》DOC下载
(部分手机浏览器不支持下载,请使用电脑进行下载)用户登录后,免费下载,无病毒,无弹窗,无干扰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