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网图标 教育资讯 学前教育 K12教育 STEAM教育 考试相关 学校动态 教育机构
用户登录

《28 狮子和鹿第一学时》

《《28 狮子和鹿第一学时》》内容:

共1课时

28 狮子和鹿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阅读提示的帮助下自己读懂课文,了解故事所蕴涵的道理。

3.通过课文重点句的自读自悟,体会鹿对自己的角和腿前后不同的态度。并结合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对课文质疑,解疑,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

2学情分析

班中的所有学生都读过童话故事,寓言故事,而且都很喜欢。几乎是每个学生家里都有几本这样的故事书。《三只小猪》、《白雪公主》大家耳熟能详;《伊索寓言》这样的童话寓言故事集学生们也是百看不厌。在平时的口语和写作教学中,也常有“讲故事”、“编故事”、“续写故事”的活动,学生们的兴趣也很浓厚。 所以在本课教学中,安排学生先读懂这个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再归纳写作要素,发展想象编写一个童话故事。 只是学生们从来没有自主编写过一个完整的童话故事,在课上能否写出来,是否有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都是未知。如果学生能在故事中蕴含一个道理则更好。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能根据“阅读提示”来学习略读课文,并能根据鹿所说的话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发展想象,写一篇童话故事,并掌握写作方法。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狮子和鹿 1.创设情境:欢快的音乐声起:茂密的丛林中,住着许多动物。看,谁向我们走来了?

媒体出示:小鹿

2.师:这是一只多么漂亮的鹿啊,谁能用自己的话来夸夸它?也可以抓住它某一个特征来说说。

3.那么今天小鹿要和我们分享它的什么故事呢?

4.揭题,齐读

活动2【讲授】狮子和鹿 初读课文

1.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边读边想,每节写什么?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交流检查

1)媒体出示:匀称   精美别致   珊瑚

读准多音字“称”,区分几种读音并组词

媒体出示:称  chèn   称心、对称

  chēnɡ 称许

chènɡ   同“秤”

把这些词语藏在句子中读一读——

媒体出示: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他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2)媒体出示:抱怨 撅起   配得上

媒体出示: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鹿开始抱怨起自己的腿来。

3)媒体出示:撒开长腿 甩在了后面   使劲一扯   挣脱出来

媒体出示: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可是,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眼看狮子就要追上来了,鹿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最终安全逃脱。

师:这三段话,就像是三幅画面,谁能用很概括的词语给每幅画加上标题。

如学生有困难,老师先示范。

预设:欣赏美角   抱怨细腿   狮口逃生

4.选择几个词语,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如果学生有困难,出示句式帮助理清思路:

媒体出示:鹿非常欣赏(   ),而抱怨( )。但是当(   ),那( )让它(   ),而( )帮它( )。

5.师小结:能抓住关键词语初步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就初步读懂了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说明:分三组出示词语和片段,旨在帮助学生读准字音尤其是三个多音字,读通课文并概括出每一个片段的主要意思,为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降低难度,教学学生读懂故事的基本方法:抓关键词语。

三、研读课文

师过渡:那才大家评价了小鹿的许多优点,那你们知道小鹿是怎么样来评价自己的吗?请大家打开书本第110页,自由朗读一下课文的第2、3、4小节,找一找课文中的鹿到底是怎么来评价自己的。

(一)学习课文第2—4小节

1.师:谁能再为大家来读一下这三小节?

学生个读。

2.师:大家找到小鹿是怎么样来评价自己的没有?谁来说一说。

生:身段匀称,角精美别致,像珊瑚……

板书:鹿角 美丽

媒体出示: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3.师: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的时候,我们把美丽的珊瑚比作分枝的鹿角,现在我们又把美丽的鹿角比作了珊瑚,它们之间真有那么像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对比图片吧。

媒体出示:图片

4.师:是啊,这是多么美丽的角啊,假如你是小鹿,你会用怎么样的语气来赞美自己美丽的角呢?(学生回答:自豪、骄傲、高兴……)

老师指导朗读,点拨过程中,引导学生紧抓“多么……多么……”来体会鹿的自我欣赏。

5.师:现在就请大家把自己当成小鹿,一起来赞美一下自己头上的角吧。(师生共读)

6.师:小鹿除了评价了自己的鹿角,还评价了自己的什么呢?

媒体出示: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板书:鹿腿

7.师:小鹿刚刚还在开心呢,这会儿却撅起嘴,皱起了眉头,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回答)谁能加上表情来读一读呢?(学生个读)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哎……太细了……”等处体会鹿对腿的抱怨。

板书:难看

8.师:从这三小节中,我们知道了小鹿喜欢他的——美丽的鹿角,而不喜欢他的——难看的鹿腿。

(二)学习课文第5—7小节

1.师:同学们,看过“动物世界”吗,看到过猛兽追赶猎物时那惊心动魄的场面吗?对于弱者来说,那将是一场生与死的考验,这样吧,现在我们就到森林深处去亲自体验一下。闭上眼睛:清清的池水边,一头小鹿正在悠然地喝水,突然它发现了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身材是那样匀称,皮毛是那样光滑,特别是两只鹿角就像两束美丽的珊瑚,一阵风吹来,他忘情地欣赏着,殊不知远处的树丛中,两只虎视眈眈的眼睛正在注视着它,一场厄运就这样降临了,鹿猛一回头……,(惊叫)哎呀,一头狮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从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甩在后面。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挡住了。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同学们想看一看这惊心动魄的场面吗?那就请同学们边读边在自己的脑海里播放这惊心动魄的场面吧。

媒体出示:图片、音乐

(1)学生自由朗读(5—6小节)。

(2)通过刚才的朗读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生交流

师小结:这叫有惊无险。大家体会得很好,不过,我还想提个建议,当大家读到,“哎呀,一头狮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时,就在后面写上三个字“好险呀!”;读到“鹿使劲一扯,才把鹿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的时候,也写上三个字“好险呀!”咱们再把五六两小节连起来读一读,体会体会。

2.师:是呀,危急时刻,两只美丽的角差点让鹿——差点送命

板书:差点送命

而难看的四条腿却让鹿——狮口逃生

板书:狮口逃生

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课文最后一小节。

活动3【活动】狮子和鹿 .师:经历了这次灾难之后,小鹿痛定思痛,幡然省悟,它想锯掉头上那两只美丽的角。同学们讨论一下该不该这样做呢?

生讨论交流

5.师:事实上,鹿角也不是一无是处的,它不仅是雄鹿的象征,还是一种非常名贵的药材呢。所以说任何一件事物,任何一个人都像鹿的角和腿一样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鹿角虽美但是在危险时刻却让鹿差点送了命,鹿腿虽丑,可是它却救了鹿一命。我们不能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能为它的短处而否定了它的长处。用我们以前学过的一句话那就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也是《狮子和鹿》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像这种在一个小故事里藏着一个大道理的文章,我们称它为寓言。而这则故事就选自《伊索寓言》这本书,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去读一读这本书。

板书: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活动4【练习】狮子和鹿 .小练笔:现在小鹿又一次来到小溪边,看到自己的角和腿,它会有什么话要对自己说?联系你的生活,你有什么话对自己说?或者也可以对其他人说……选择一个写下来。

媒体出示:小鹿对自己说:“   。”

我对自己说:“   。”

我对 说:“ 。”

4.交流。

活动5【作业】狮子和鹿 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父母听。

www.jyzyw.com教育资源网提供。

以上为内容(若无内容,请点击右侧“我要下载"免费下载完整的资料):

注意事项:

1.转载请注明《28 狮子和鹿第一学时》DOC出处!本文地址:链接详见浏览器地址框,谢谢。

2.本站素材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

总之,综上所述如果您发现“《28 狮子和鹿第一学时》”资料有错误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核对并更改以便帮助您和其他人可以正确学习使用。

最后推荐给您《11 秋天的雨第一学时》, 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我们热切地希望您也上传自己的学习资料分享给别人,谢谢! 关键词:小学语文、DOC免费下载

资料信息-《28 狮子和鹿第一学时》DOC资料信息
  • 科目: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9年12月30日
免费下载-《28 狮子和鹿第一学时》DOC下载
(部分手机浏览器不支持下载,请使用电脑进行下载)用户登录后,免费下载,无病毒,无弹窗,无干扰链接。

《28 狮子和鹿第一学时》相关资源

《29 掌声第一学时》
大小:
《29 掌声第一学时》
大小:
《23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学时》
大小:
《13 花钟第一学时》
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