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网图标 教育资讯 学前教育 K12教育 STEAM教育 考试相关 学校动态 教育机构
用户登录

《11 秋天的雨第一学时》

《《11 秋天的雨第一学时》》内容:

共1课时

11 秋天的雨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

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积累好词佳句。

2学情分析

谈话激情,导入课题。

播放课件,感受景色美。

品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动情朗读,体会秋雨的美。

3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的。

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语文的语言美。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秋天的雨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 播放雨声,揭示课题;

2. 板书课题,朗读课题。

二、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1.多音字:扇;

2.轻声词:喇叭、衣裳、粮食、钥匙

三、欣赏秋景图,引入课文

活动2【讲授】秋天的雨

四、品读课文,感悟秋天的美

(一)品读第二自然段,感悟秋雨的色彩美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该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3.朗读交流,读中感悟秋雨五彩缤纷的色彩。

重点指导朗读:

(1)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2)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啊飘啊,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4.随文指导“爽”字的书写;

5. 自主学习,交流感悟该段其它句子;

(1)朗读句子,边读边想象;

(2)朗读交流印象深刻的句子,感悟丰收的喜悦与菊花的美丽;

(3)随文指导:你挤我碰、频频点头等词语。

活动3【活动】秋天的雨

6.仿写训练:

根据文中的句子“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进行仿写训练。

它把---------给了----------,--------------------像------------------,------啊------啊,-------------------------。

活动4【讲授】秋天的雨

7.配乐朗读,读出秋雨的色彩美。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感悟秋雨的气味美

1. 自由读文,画出三个动词“躲、藏、勾”;

2.由“躲、藏”二字引导学生描述自己找到的香味;

3. 由“勾”字引导学生理解“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实则是“小朋友们被香味吸引,不愿离开”;

4. 朗读该段,读出气味美。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感悟秋雨的声音美

1.默读课文,思考: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对树林里的朋友们说了什么?

2. 朗读动物、植物是如何准备过冬的句子,与同桌进行角色扮演练习;

3. 分角色扮演,与老师共同进行对话练习。

五、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的“看、闻、听”延伸自己对秋雨的感知。

  我们用眼睛看到了秋雨五彩缤纷的颜色,用鼻子闻到了秋雨香甜勾人的气味,我们用耳朵听到了秋雨热情的声音,其实我们还能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去感受秋雨呢!

六、总结感受,激发学生对秋雨的赞美,对秋天的热爱。

  今天这节课我们和秋雨成了好朋友,我们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去感知秋雨,现在正值金秋时节,此时此刻,我多想拥入大自然的怀抱去感受秋雨的神奇和秋天的美好啊!

活动5【作业】秋天的雨

七、作业

仿照老师改编的小诗,请你选择课文中你最喜欢的段落将它改成一段诗,读给你的好朋友听。

银杏树黄黄的,

枫树红红的……

是谁把秋天装扮得如此美丽?

滴滴答,滴滴答,

是秋天的雨啊!

www.jyzyw.com教育资源网提供。

以上为内容(若无内容,请点击右侧“我要下载"免费下载完整的资料):

注意事项:

1.转载请注明《11 秋天的雨第一学时》DOC出处!本文地址:链接详见浏览器地址框,谢谢。

2.本站素材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

总之,综上所述如果您发现“《11 秋天的雨第一学时》”资料有错误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核对并更改以便帮助您和其他人可以正确学习使用。

最后推荐给您《23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一学时》, 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我们热切地希望您也上传自己的学习资料分享给别人,谢谢! 关键词:小学语文、DOC免费下载

资料信息-《11 秋天的雨第一学时》DOC资料信息
  • 科目: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9年12月30日
免费下载-《11 秋天的雨第一学时》DOC下载
(部分手机浏览器不支持下载,请使用电脑进行下载)用户登录后,免费下载,无病毒,无弹窗,无干扰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