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网图标 教育资讯 学前教育 K12教育 STEAM教育 考试相关 学校动态 教育机构
用户登录

《望天门山第一学时》

《《望天门山第一学时》》内容:

共2课时

望天门山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会写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2学情分析

 学生对古诗中的地名不了解,不能很好地体会诗情诗意。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介绍一下他?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幼年随父迁居绵州昌隆青莲乡,他一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现存近千首诗,他的诗歌色彩瑰丽,大胆想象,被称为“诗仙”。谁来背背他写的诗?

2、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学生齐读课题)

活动2【活动】二、自主学习,了解诗意

 1、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1)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同桌对读,纠正读错字音,试着解答对方不懂的问题。

 (3)齐读,指名读等,注意读准词语,理解不懂的词语,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留给你的初步印象。(感觉到这首诗描写了雄伟的长江,有一种豪放之情融入其中。给人历历如眼前的感觉)

 (4)了解背景:唐玄宗开元13年,25岁的李白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乘舟顺江而东,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此时的李白年轻浪漫,一派天真,充分展示了丰富的想象力。

 2、请同学们联系课文注释,并参考工具书,结合画面,小组交流学习诗句的意思。

 3、全班交流:提出疑问,哪些字词或句子需共同讨论?(出示“断”、“至此回”、“出”、“来”等课件)教师与学生一起品读。

(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碧绿的江水奔腾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活动3【活动】三、品读想象,感悟诗情

 1、听范读,学生思考:透过诗句你看到了什么,想象到了什么?边听边画出关键字词。

师: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天门山和楚江?

生:美丽、壮观……

 2、小组研读合作:这首诗美在哪呢?出示要求: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

有颜色,句句含景(碧水、青山、白帆、红日,明亮美丽)

有动感,流动之美(中断、开、至此回、出、来,动态之美)

 3、渗透讲解意象“天门山、楚江”。讨人李白在写《望天门山》时正值青年,他才华横溢,满腔热情,志向远大,高大雄伟的天门山、波澜壮阔的楚江最能寄托当时心中的理想,抒发自己的情感。这两种景象就成为诗人意气风发的象征。

 4、指名朗读,齐读等,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活动4【活动】四、拓展延伸,熟读成诵。

 1、课件出示李白带“碧”的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诗人特别喜欢用这个“碧”字,好在哪里呢?(引导学生从字形入手分析,左上的“王”是玉,和“白”组成琥珀的“珀”,下面是石,本义是青绿色的像玉一样的石头。这“碧”像青色的水晶,似绿色的翡翠,难怪诗人对“碧”字情有独钟。

 2、对比中学习《望天门山》,引导背诵,同桌互背。

活动5【活动】五、总结全诗,深化感悟

 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4.2 第二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播放西湖景色的课件。提问:西湖的景色美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师:从这个课题你读懂了什么?(引导:“湖”指的是西湖;板书西湖 “初晴后雨”的意思是先晴后雨,顺势板书晴雨  )那么这个“饮”字该如何理解呢?大家可以先组个词,谁来给“饮”组个词?

生:饮酒、饮水。

师:古时候,人们喜欢一边欣赏风景一边喝酒,特别是诗人,酒意浓浓,诗意浓浓。今天我们就和诗人一起欣赏西湖美景。

活动2【讲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师指导朗读。

师出示重点词语:潋滟、空蒙、雨亦奇、浓妆淡抹、相宜

师:这些词语,你读懂了哪些?

生:潋滟、空蒙、奇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看注释

师:看注释是我们了解古诗中新字的好方法,还有“宜”字,谁来组个词:

生:适宜。

师:对,是适合的意思,所以组词也是我们了解古诗中新字的好方法。

(2)请同学们联系课文注释等,小组交流学习理解诗意。

 体会诗意。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3)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的朗读节奏。

活动3【活动】三、品读诗歌,感悟诗情。

(1)朗读交流。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

 用“----”线划出诗人对西湖晴天时的称赞,对“﹏”划出作者对雨天时的称赞。

生:“晴方好”  “雨亦奇”  (顺势板书)

师:诗人看到怎样的景象才发出了这样的称赞,找出诗中的相关句子。

生:诗人晴天时看到了水光潋滟,雨天时看到山色空蒙

师:想象一下,假如此刻你在晴天的西湖游玩,你还会看到些什么?(引导:天气晴朗,阳光照射在水面上,一只只小船在湖面上缓缓行驶)

生:岸边杨柳在甩着长发,鸟儿在轻声歌唱

师:此时诗人的心情怎样:

生:愉悦,开心

师:所以他提笔写下:水光潋滟晴方好,就在这时,天空飘起了雨,同学们想象一下雨中的西湖美在哪里呢?

生:游人们纷纷撑起了雨伞,有红的,黄的……汇成了五颜六色的景色,雾气蒙蒙的山上,高高的白塔时隐时现……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让我们带着这种高兴的心情美美地读读吧。

(2)再读课文,读出诗情。你能将西湖雨中的美景读出来吗?

学生借助多媒体的音画反复诵读体验。

(3)学生自由背诵。

活动4【讲授】四、走出课文,拓展延伸

(1)师出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一“碧”一“红”,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师:描写西湖的诗你还知道吗?

多媒体出示《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生齐读

 师:写出了西湖骤雨初歇的动态美。 西湖晴也美,雨也美;昼也美,夜也美。通过诗人的笔触西湖已经深深地印在我们脑海。在历史的长河里像苏轼一样博学多才的诗人数不胜数,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2)多媒体出示山水的谚语  学生齐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总结:这节课我们在古诗词中漫步,在祖国山山水水中畅游,祖国文化博大深,需要你细细品味;祖国江山如此多娇,期待你用心感受。

 (2)布置作业:见《名师课堂导学案》

(3)课后收集苏轼的诗。

板书设计:

晴方好

  水光山色

 雨亦奇

饮湖上初晴后雨 比西子   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淡妆浓抹   和热爱之情

总相宜

www.jyzyw.com教育资源网提供。

以上为内容(若无内容,请点击右侧“我要下载"免费下载完整的资料):

注意事项:

1.转载请注明《望天门山第一学时》DOC出处!本文地址:链接详见浏览器地址框,谢谢。

2.本站素材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

总之,综上所述如果您发现“《望天门山第一学时》”资料有错误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核对并更改以便帮助您和其他人可以正确学习使用。

最后推荐给您《18 盘古开天地》, 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我们热切地希望您也上传自己的学习资料分享给别人,谢谢! 关键词:小学语文、DOC免费下载

资料信息-《望天门山第一学时》DOC资料信息
  • 科目: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9年12月30日
免费下载-《望天门山第一学时》DOC下载
(部分手机浏览器不支持下载,请使用电脑进行下载)用户登录后,免费下载,无病毒,无弹窗,无干扰链接。

《望天门山第一学时》相关资源

《2 金色的草地》
大小:
《18 盘古开天地第一学时》
大小:
《26 科里亚的木匣第一学时》
大小:
《5 灰雀第二学时》
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