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网图标 教育资讯 学前教育 K12教育 STEAM教育 考试相关 学校动态 教育机构
用户登录

《5 灰雀第一学时》

《《5 灰雀第一学时》》内容:

共1课时

5 灰雀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2.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

3.懂得知错能改是诚实的表现。

2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能了解课文的梗概。但学生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内心则是初次接触,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尤其是理解列宁的循循善诱有一定的困难。 本课教学着力体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积累”的教学理念。通过学生的朗读,读懂词句的含义,读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教学难点:

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4教学过程 4.1 第二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孩子们,这节课,我们继续《灰雀》。那三只灰雀的模样,还记得吗?谁来填一填?

生口头填空

师:读到这儿,我们知道:列宁——喜爱灰雀。可是,一天列宁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师:这时,他看见了一个小男孩,他会和小男孩说些什么?

活动2【讲授】品读人物对话,体会情感

(一)品读列宁的话

1.默读课文,找出列宁说的话

师:请大家默读课文,把列宁说的话用横线划出来。

生读,师巡视

师:谁愿意把列宁说的话读给大家听听?

生读课文3、5、7、9自然段

师:(出示3、5、7、9自然段)都找对了吗?

师:如果有画错的地方,赶紧改一改。

生动笔修改错误的地方。

2.自读课文,体会列宁的心情

师:四处找遍了,也不见灰雀踪影的列宁,这时说的每一句话都包含着怎样的心情呢?自己再读读列宁的话,体会列宁的心情。

3.检查交流

师:好,谁先来说说:你从那句话体会到列宁的什么心情?

(1)品读“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啊,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A交流句子

生:我从“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啊,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这句看出列宁很伤心,难过。

B找关键词语

师:你是从哪个词语看出的?

生:从“可惜”这个词语看出了列宁很伤心。

师:这里有一个词语——“自言自语”,你注意到了吗?

师:什么叫自言自语?

生:“自言自语”就是自己给自己说话。

师:你在什么情况下会自言自语?

师:大家说的情况虽然不一样,但也有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当人的感情很——

生:(喊)激动、投入、强烈。

师:列宁为谁激动起来?

生:(齐)为灰雀。

师:是啊,列宁太想灰雀了,越想越投入,越想越伤心,以至有点情——

生:(喊)情不自禁。

C指导朗读

师:现在,你就是列宁,灰雀不见了,你多么思念它、牵挂它,把你的惋惜之情读出来吧!

师:我仿佛看到了一位惋惜的列宁,读得真棒!大家学着她,读出伤心的感觉。

生齐读

(2)品读“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师:还有吗?你还从哪个句子体会到什么样的心情?

生:我从“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我从这句话中看出列宁很关心灰雀。

师:你能把列宁对灰雀的关心读出来吗?

 生读

师:你还从这句话体会到什么?

生:我感觉到列宁很着急,很紧张。

师:紧张、着急的时候,问问题,会怎么问?语速会怎么样?(变快)

师:你再试一试。

师:谁能比他更紧张一点?

师:我读前面的提示语,你说列宁的话。

师: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

生: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师:真好,听出着急了。大家一起来试一试。一二,读。

师:老师看到了一群着急的列宁先生了。

(3)品读“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师:还有其他句子要交流吗?

生:从“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这句看出列宁爱灰雀,很担心灰雀。

师:是啊,多冷的天,列宁可担心着呢。列宁在担心什么?

生:它冷死了吗?

生:它在哪儿,它有没有吃的呀?

师:现在,你就是列宁,你心爱的灰雀不知是生是死,你会怎么说这句话呢?  

 (4)品读“会飞回来?”

师:接着,还有没有?

生:我从“会飞回来”感受到列宁很惊讶。

师:此时列宁的心情怎么样?

生:惊讶

师:列宁找了那么久,都没有找到。现在听到小男孩说灰雀会飞回来,用一个词语形容,应该是(兴奋、喜出望外)

师:谁能用喜出望外的语气读一读?指名读

师:听出来了,请坐。

(二)品读小男孩的话,感受小男孩的内心

 师:同学们,到底这只让列宁牵肠挂肚的灰雀哪去了呢?

 生:被小男孩捉走了。

 师:可是,课文中没有明确地告诉我们灰雀是被小男孩捉走的。老师请你们来当一回精明的小侦探,请你们仔细分析小男孩的行为,包括他想的、说的,看能不能找到线索、证据去证明男孩捉走了灰雀。这个任务能完成吗?现在请大家仔细默读课文,找出灰雀的小时与男孩有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然后说说理由,得让大家听得心服口服。

生:(齐)能!

 师:好,下面召集紧急会议,进行案情分析,谁先来发表自己的高见?

1.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师:找到一句是一句,谁来说?

生:我找到的是——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师:为什么说从这句话可以判断出灰雀的消失与小男孩有关?

生:因为灰雀没被小男孩捉走的话,他应该是肯定地说我没看见。

师:那你觉得男孩说这句话时,是怎样地说?

师:男孩说的这句话中,加了一个什么标点符号?

生:省略号

师:这个省略号表示了什么?

生:有点停顿

师:是的。有点停顿,他说得不是很肯定,那你能不能在括号里加个词语,形容男孩怎样地说?

生:害怕地说

师:你能不能用害怕的语气说说他为什么害怕?

生:因为他怕列宁知道。

师:那你能不能用这种语气说一说?把词语加进去?

生:男孩(害怕地)说:“没……我没看见”

师:可是,从你的朗读中,我听不出害怕。你再试一试。

师:嗯,有点感觉了

师:那还能填其他什么词语?

师:是的,从这个地方,可以看出小男孩在说谎。还有没有其他的证据,继续找。

2.那个男孩本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生:我从“那个男孩本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这句话看出男孩刚才没说实话。因为要是没看见,不可能知道灰雀没有死。

师:关于这句话还有补充吗?

生:这句话说他不敢讲,正好说明他一开始师傅就没说实话,他怕现在说出来列宁批评他。

师:这两位侦探的任务完成得非常好,说话口齿伶俐,分析得很有道理,接着往下说。

3.对比:“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生:我从“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看出男孩开始没说实话,因为要是他没看见,就不可能知道灰雀一定会飞回来,而且还那么坚定地说。

师:说得真好!

师:我们来看看这两句话。你们认为男孩最后的两次说话有什么不同?

生:第二次的语气比第一次更肯定。(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老师就范读。问:听出了什么?)

师:你们来试着读一读。

师:读得真不错,你们刚才找到很多证据,证明了灰雀的消失与小男孩有关,否则他不会有这些表现,不会有这些话语。

师:行了,那现在老师是列宁,你们是一个个小男孩。列宁问到谁,谁就站起来回答。

师:会飞回来?

生:一定会飞回来!

师:会飞回来?全班一起回答——

师:我听出你们的坚定。那你现在心里在想什么?(我错了,我应该把灰雀放回来)

4.感悟小男孩捉灰雀的原因

师:可是,现在老师就觉得奇怪了,小男孩捉走灰雀的原因是什么呀?

生:小男孩也爱灰雀。

5.感悟两种不同的爱

师:列宁爱灰雀,孩子也爱灰雀,他们的爱有什么不同你更赞同谁的请大家讨论讨论!

师:我明白大家的意思了。列宁爱鸟,给它自由;孩子爱鸟,把它捉回去,让它失去了自由。列宁是真正的爱鸟。

6.指导朗读

师:鸟儿不见了,列宁着急地问——

生:“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师:注意体会列宁着急的心情。再来一次。(生再接读)

师:男孩吞吞吐吐地说——

生:“没看见,我没看见。”(此处读得不好,师教读,生再读。)

师:可怜的小生命究竟怎样了,列宁担忧地说——

生:“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师:列宁爱鸟的情触动了孩子的心——

生: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师:面对孩子的沉默,列宁自言自语地说——

生:“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师:列宁爱鸟的情打动了孩子的心,他看看列宁,再也忍不住了。说——

生:“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师:真像孩子说的那样吗列宁又关心地问——

生:“会飞回来”(这里学生没有读好,师指导再读,直到读好。)

师:列宁爱鸟的情深深打动了孩子的心,他坚定地说——

生:“一定会飞回来!”

活动3【讲授】再进白桦林,学习人物品质

师:男孩说灰雀会飞回来,是真的吗?你从哪个地方知道的?

生:灰雀是飞回来了,因为课文说“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林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

师:找得好,我觉得这句话有一个词用得特别好,你们读一读,看认为是哪个?(果然)

师:为什么?(因为男孩说灰雀会飞回来,现在真的飞回来了,“果然”这个词用得很准确。)

师:大家再把这部分读一读,看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生独立思考后可与同学交流

1.那个男孩为什么会低着头?(男孩觉得自己错了。怕列宁批评他。)

师:同学们再想想,男孩错在哪里? (捉灰雀、说谎)

2.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而是问灰雀哪里了?(列宁懂得尊重别人的自尊心。)

师:从这里我们看到列宁不仅爱灰雀,更——爱小男孩

3.小男孩都撒谎了,为什么还说他是诚实的?

师:是啊,老师也弄不明白,列宁为什么不问会说话的男孩,却问不会说话的灰雀呢讨论讨论吧。

生小组讨论,师巡视并加入讨论。

生:因为他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师:为什么这样说呢?

生:因为男孩在列宁爱鸟之情感染下,把鸟放回来了。

师:像男孩这样知错并改错的孩子就是什么样的孩子。

生:诚实的孩子。

师:可是刚才那个问题老师还是没弄明白。

生:列宁知道男孩是诚实的,他就不会问男孩了。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列宁不想伤害男孩的自尊心。

师:你多了解列宁的心啊!是啊,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

生:爱!

师:列宁爱孩子,幽默的话里含着多么深的爱,读——

生齐读12自然段,字幕中“微笑”一词闪动。

师:列宁为什么而微笑?

生:男孩承认了错误。

生;鸟儿又回到了枝头唱歌。

师:爱的力量使灰雀重归大自然,男孩改正错误,这多么让人高兴!拿起书来,高高兴兴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活动4【练习】完成小练笔,总结全文

师:学到这儿,你想对列宁、小男孩或者灰雀说些什么呢?拿出课堂练习本,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生交流小练笔内容

师:多么美丽的故事啊!而这一切都因一个字:爱!在我们的身边充满了爱,人与人之间的爱,人与自然之间的爱……这是一个爱的世界!

www.jyzyw.com教育资源网提供。

以上为内容(若无内容,请点击右侧“我要下载"免费下载完整的资料):

注意事项:

1.转载请注明《5 灰雀第一学时》DOC出处!本文地址:链接详见浏览器地址框,谢谢。

2.本站素材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

总之,综上所述如果您发现“《5 灰雀第一学时》”资料有错误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核对并更改以便帮助您和其他人可以正确学习使用。

最后推荐给您《14 蜜蜂第一学时》, 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我们热切地希望您也上传自己的学习资料分享给别人,谢谢! 关键词:小学语文、DOC免费下载

资料信息-《5 灰雀第一学时》DOC资料信息
  • 科目: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9年12月30日
免费下载-《5 灰雀第一学时》DOC下载
(部分手机浏览器不支持下载,请使用电脑进行下载)用户登录后,免费下载,无病毒,无弹窗,无干扰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