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盘古开天地第一学时》
《《18 盘古开天地第一学时》》内容:
共1课时
18 盘古开天地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想象,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盘古的献身精神,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2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能自学字词,读通课文。但学生往往注重感悟故事本身的神奇,忽视对语言表达的关注。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读书,边读边想,边读边议,边读边展开想象,抓住关键句段进行品词析句,利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读懂课文。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感悟方法,在读中欣赏提升。
3重点难点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感受神话故事丰富的想象,激发阅读的兴趣。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盘古开天地教学过程
一、利用旧知,导入新课。
(一)通过已学过的神话故事,导入新课。
(二)揭露课题,板书课题,读题
活动2【讲授】整体感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说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认读词语。个人读,小老师带读,齐读(含有肉月,一丈就是3.3米)
3.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中心句)。
4.初步理解中心句中的重点词“创造”的意思,指导书写“创造”。
(二)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围绕“创造”质疑。
2.师生共同梳理、归纳问题。创造前?创造后?怎样创造?
活动3【讲授】课文梳理三、解决问题,读懂课文。
(一)解决问题——“盘古创造前宇宙什么样子?”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提出的问题。
2.根据学生回答,理解“混沌”的意思。
(二)解决问题——“盘古怎样创造宇宙?”
1.引导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默读课文,思考相关的问题。
2.读中品词析句,感受盘古的精神与表达的精妙。
(1)学生汇报交流:
①理解“抡”的意思。
②比较“拿”“提”“拎”与“抡”的不同,感悟盘古的力大、神勇,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
3.指导朗读,感受盘古劈开天地的力量和勇气。
①理解“轻”与“清”意思的不同。
②在朗读中,感悟课文通过几组反义词,把天地形成的过程写得清楚、明白。
c.结合句子,进一步理解“混沌”的意思,体会联系上下文也是深入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2)引导学生用成语概括段意。(板书:开天辟地)
(3)引导学生在读懂第三段的基础上,也用成语概括段意。(板书:顶天立地)
(三)解决问题——“盘古创造后是怎样的宇宙?”
1..指导朗读,展开想象,感受神奇和美丽。
(1)学生自读,找到自然段的中心句,体会中心句的作用。
(2)边读边画出盘古身上发生的变化,感受变化的神奇。
(3)男女生合作读。男生读身体部位句子,女生读变化的部分。
(4)指导朗读,把文字变成脑海中的画面,感受宇宙的美丽。
①师:盘古的身上是不是只有这些变化?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②启发想象,练习说话。
盘古的( ),变成了( )的( )。
盘古的鼻子,变成了巍峨的高山;
盘古的鼻孔,变成了庞大的山洞;
盘古的头发,变成了喷涌的火山;
盘古的牙齿,变成了晶莹的宝石;
盘古的经脉,变成了纵横交错的道路
(5)有感情朗读课文,感悟盘古创造的宇宙的美丽。
活动4【活动】回顾课文四、回归整体,升化认识。
围绕板书,说说盘古是怎样创造的,明晰“创造”的含义。齐读课文。
活动5【作业】作业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把这个神奇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 从文中摘抄与“隆隆的雷声”相似的词语。
www.jyzyw.com教育资源网提供。以上为内容(若无内容,请点击右侧“我要下载"免费下载完整的资料):
注意事项:
1.转载请注明《18 盘古开天地第一学时》DOC出处!本文地址:链接详见浏览器地址框,谢谢。
2.本站素材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
总之,综上所述如果您发现“《18 盘古开天地第一学时》”资料有错误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核对并更改以便帮助您和其他人可以正确学习使用。
最后推荐给您《16 找骆驼》, 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我们热切地希望您也上传自己的学习资料分享给别人,谢谢! 关键词:小学语文、DOC免费下载
- 科目: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9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