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网图标 教育资讯 学前教育 K12教育 STEAM教育 考试相关 学校动态 教育机构
用户登录

《18 盘古开天地第二学时》

《《18 盘古开天地第二学时》》内容:

共2课时

18 盘古开天地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2.认识本课的多音字“血”等

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正是从神话这个角度初窥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次尝试。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围绕“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个专题,使学生第一次认识神话这种文学形式,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神话丰富想象力,激发其热爱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情感。

3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图片导入新课

今天来了一些老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吗?(出示PPT)这些都是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喜欢看神话故事吗?你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学生答)

活动2【讲授】识字解词,排除障碍

1.导入:

同学们,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是连在一起的,后来有一个叫盘古的巨人分开了天地。那么他是怎样分开天地的呢?今天我们要学习这个神话故事,题目叫《盘古开天地》。板书课题,请同学们用手指在空中跟老师一块写。

2.读课文

请大家把课本翻到71页,再次把课文认认真真地读一遍,把课文读通顺。碰到生字词,多读几遍记住它。

3.检查生字词

师:下面我们先来读读生字词。

指名读生字词。(幻灯出示)

第一组词: 滋润  混沌

师:大家发现没有,这组词有什么特点?(三点水)

师:说明了这些词——?

初步理解“滋润”“混沌”。

第二组词:四肢  肌肤

师讲解“月”字旁的由来。

第三组词:猛劈  缓缓

第四组词:逐渐  辽阔

第五组词:一丈  祖宗

指名学生领读两遍。

4、巩固多音字

出示文中的词组:下降、倒下、血液

读词,发现了什么?(降、倒、血是多音字)说说这些字的其他读音,并组词。

降(xiáng 投降  jiàng 降落)

倒(dào 倒车  dǎo倒下)

血(xuè 血液  xiě 鸡血)

活动3【讲授】初读课文,提领全文

1.初读课文:

师:生字词掌握了,不知课文能不能读通呢?下面我们请同学来读读这篇课文。

指名5位同学,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可以轻声地跟着读。

2.找出中心句,理解主要内容。

师:同学们,这是一个神话故事。你们知道它讲了谁干什么的故事吗?

师:你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到一句话说明谁干了什么?快速读文章,可以轻声速读,也可以不出声默读,看看课文中哪句话回答了这个问题。找到马上举手,我看看谁最快。

指名回答。

师:真不错!课文就是在讲——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事情。(PPT出示)

齐读。

师:是呀!文章的结尾句,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3.找出中心词,提领全文。

师:那么,在这句话里,哪个词写了“盘古‘开’天地”呢?(师划出“开”字)先不忙着说,我想请同学们通过读句子,把这个词强调出来,让大家一听就知道是哪个词。

男生读,女生读。

师:看来大家的意见都非常一致,一起说说是什么词。

(生回答:创造)

4.理解“创造”。

师:看老师写这个词。

师板书范写,边解说。

(请生讲讲由这个“立刀旁”“走之底”大家想到了创造需要什么。)

是呀,“立刀旁”说明创造需要刀等武器,“走之底”说明创造需要漫长的时间。

活动4【练习】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自主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并思考怎样把字写好。教师重点指导。

2.练习书写。写一遍生字,再抄写一遍词语表中的词语。

3.成果展示,师生评议。

活动5【作业】小结本课,铺垫下课

师:同学们,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盘古开天地》,盘古是怎样开辟天地的?如何创造出这美丽的世界?我们就把这些留到下节课来讲吧!

4.2 第二学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句子前后部分的比较与内容理解,初步认识排比句。

2.读懂课文,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学时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学时难点

用自己的话清楚条理地复述课文,通过内容的学习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复习课文,导入新课

1、谁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说出课文的中心句)

2、是呀,同学们,创造需要工具,需要行动,劳动人民就是在生活与劳动中创造了神话。神话是劳动人民的丰富想象,读神话,我们就可以在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又一幅的动人画面。现在让我们走进这一幅幅画卷中,感受其中的美妙吧。

活动2【讲授】潜心会文,真情涌动。

1.走进第一幅画面:[预设]巨人沉睡图

(1)师:首先让我们走进第一幅画面,大家闭上眼睛——很久很久以前……十万八千年。(师范读)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巨人 睡

(2)师:多么神奇的一幕幕呀!让我们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去细细体味这画面中的一点一滴,让这画面变得生动起来、丰满起来。

师:很久很久以前的宇宙是什么样子的?

(天地未分  混沌一片)

  师:同学们,你们看巨人盘古睡得多香呀!他一睡就睡了十万八千年。

师:在这十万八千年里,他醒来过吗?

师:所以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说明他睡得久、睡得香,叫——沉睡。

师板书补充成:(巨人沉睡)

(3)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指导读好时间词:一直、十万八千年。

齐读第一自然段。

2.走进第二幅画面:[预设]盘古猛劈图

(1)师:第二幅图又有什么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到神奇呢?谁来读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盘古面对无边的黑暗会想些什么?

(3) 他做了什么?

指名学盘古的样子做做动作,理解“猛劈”与“抡”。体会读。

如果学生未能演示出“抡”的动作,用换词法相比较,把“抡”换成“拿”,“猛劈”换成“劈”来理解。老师还可以做演示。

齐读此句,读好这句话。

师:读着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盘古?表情怎样?

指导学生再读这句话,读出盘古的气势。

再齐读。

师:只听得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盘古的这一劈,劈开了天地,我们用一个词来形容盘古的这个举动,叫——开天辟地。师板书(开天辟地)。

(5)盘古一劈后,我们看到了什么?什么变成了天?什么变成了地?

  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师:读了这句话你们发现了什么?

A反义词很多。

请生在文中圈出反义词。理解:“清”,之后引导理解“浊”。

用对对子的形式读反义词和这句话,读出不同的感觉来。个别读,男女生对读,小组对读。

B近义词

找出近义词,“渐渐、缓缓、慢慢”三个词都是近义词。

师:请你再读读这两句话,体会到了什么?

生:天地分开的非常慢,太不容易了。

生:天地慢慢分开,盘古很辛苦。

师:是啊,天地分开的多不容易啊,那这句话我们怎么读?

C学习“分号”用法。

出示填空:(  )而(  )的东西,缓缓( ),变成了(  ) □ (  )而(  )的东西,慢慢( ),变成了( )。

师:老师把这句话中的几个词去掉了,你还会读吗?

生读。

师:填了之后,你发现了什么吗?

预设:句子样子非常像。内容都是同一个方面的。

师:这里都在写猛劈之后的变化,内容相关,句式相像,所以两个分句中间用了一个——分号。

齐读。(随机指导时间的漫长,读好“缓缓”“慢慢”。)

3、走进第三幅画面:顶天立地图

(1)请生读第三自然段。

说说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出示图。

(2)说说盘古的动作,学学盘古的样子。

让学生学盘古的样子做做动作,(用力顶天,使劲蹬地)一分钟的体验,感受盘古的艰辛、勇猛、伟大。

老师启迪学生感悟:

师:一年过去了,

生:盘古依然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一百年过去了,

生:盘古依然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一千年过去了,

生:盘古依然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一万年过去了,

生:盘古依然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就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盘古强忍着浑身的疲惫还是——生: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此时,你又有怎样的感受?

生:盘古太累了

生:盘古一直坚持着,没有放弃,他真了不起。

师:就这样,天地不断发生变化——

生: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

师:盘古也随着变化——

生: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

师:所以盘古是巨人,是顶天立地的巨人。(板书:顶天立地)

师:如此辽阔的天,是多么的沉重呀!可是他却依然坚强地屹立在天地间。在盘古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可是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第三自然段,读出神奇。

4.走进第四幅画面:化身万物图

(1)找本段中心句

师:盘古顶天立地,但最终还是累倒了。累倒之后又怎样呢?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用书上一句话来说一说。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师:这就是这段话的中心句。

(2)指导朗读

师:盘古的身上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出示相应的图片,说说盘古的变化)

师:谁能把这巨大的变化读出来。

生读书,师指导朗读(一望无际的大地那是何等的辽阔啊!奔流不息的江河那是何等的汹涌澎湃啊!滋润万物的雨露是多么泌人心田啊!让四季的风吹得柔一些吧,让飘动的云再飘得慢一些吧)请你再读一读。

(3)认识排比句

师:发现这些句式有什么特点?看看标点符号。

初步认识排比句。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就叫排比。用排比来写事更形象更生动,用排比来抒情更能显得情感洋溢。咋们写作文的时候就可以用用排比修辞方法。

(4)练习说句子

换一种方式说说盘古的变化。根据图片说句子。

句型:(   ),我知道那是盘古的(   )

(5)拓展想象

师:仅仅有这些变化吗?(理解省略号)

师: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仿写句子。

他的( )变成了(   )的( )

师:盘古,他用自己的身体化成了宇宙万物,化成了所有一切的一切!(板书:身化万物)

5、小结

师:大家看,这就是盘古!(课件出示盘古的图像)

师:他开天辟地、他顶天立地、他化作万物,面对这么一位坚持不懈的巨人,你想对着他说点什么?

 (奉献精神,伟大等)

师: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齐读最后自然段。

活动3【作业】课后作业:

1、把盘古劈开天地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2、积累文中像“隆隆的雷声”这样的词。

(板书设计)

 18盘古开天地

  开天辟地

 创造  顶天立地

 身化万物

www.jyzyw.com教育资源网提供。

以上为内容(若无内容,请点击右侧“我要下载"免费下载完整的资料):

注意事项:

1.转载请注明《18 盘古开天地第二学时》DOC出处!本文地址:链接详见浏览器地址框,谢谢。

2.本站素材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

总之,综上所述如果您发现“《18 盘古开天地第二学时》”资料有错误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核对并更改以便帮助您和其他人可以正确学习使用。

最后推荐给您《27 陶罐和铁罐第一学时》, 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我们热切地希望您也上传自己的学习资料分享给别人,谢谢! 关键词:小学语文、DOC免费下载

资料信息-《18 盘古开天地第二学时》DOC资料信息
  • 科目: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9年12月30日
免费下载-《18 盘古开天地第二学时》DOC下载
(部分手机浏览器不支持下载,请使用电脑进行下载)用户登录后,免费下载,无病毒,无弹窗,无干扰链接。

《18 盘古开天地第二学时》相关资源

《10 风筝第一学时》
大小:
《24 香港,璀璨的明珠第一学时》
大小:
《27 陶罐和铁罐第一学时》
大小:
《13 花钟第二学时》
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