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网图标 教育资讯 学前教育 K12教育 STEAM教育 考试相关 学校动态 教育机构
用户登录

《17 孔子拜师第一学时》

《《17 孔子拜师第一学时》》内容:

共2课时

17 孔子拜师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体会孔子拜师的诚心与老子的热心。

2.阅读课后的选做题与资料袋,并通过补充其他资料,加深对孔子的了解。

3.会读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掌握14个词语及一个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2学情分析

1、学生对于孔子基本不了解,最多只限于他的“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样的名句,所以,首先必须在上课前介绍关于孔子的一些资料,尤其是他对人类做出的贡献,激发他们学习孔子精神的热情。课后也抄写一些孔子的语录给学生背背。

2、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培养,但是还有一些孩子没有形成,所以,像划句子这样简单的学习能力,还需要对学生巡视指导

3重点难点

1、会读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掌握14个词语及一个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2、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想象及补充资料的学习,体会孔子拜师的诚心和老子收徒的热心。3、体会“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的含义。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1、会读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14个词语及一个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2、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想象及补充资料的学习,体会孔子拜师的诚心。

 学时重点

会读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14个词语及一个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学时难点

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想象及补充资料的学习,体会孔子拜师的诚心。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背景资料介绍孔子。

1、导入课文。

问:后面这么多老师,你们高兴吗?这让老师想起了孔子的一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是焉”,哎呀,大家当中肯定有我的老师啊,我可得向几十位小老师共同来完成今天的学习任务!

2、学生自读课文后的《资料袋》,感受孔子的伟大。

3、揭示课题,写课题。

 课文后面的材料介绍孔子叫孔丘,老子叫老聃, 可大家为什么说孔子、老子呢?师介绍“子”的含义。同时引导学生了解还有:孟子、韩非子、孙子等等。生汇报,师相机评价。

4、师;通过大家的介绍,老师知道了孔子和老子都是有学问的人,人们对他们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啊?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

活动2【讲授】二、初读,感受“诚心”。

1、自读3分钟,你能读几遍?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回。

2、交流读词语。

风餐露宿 风尘仆仆

日夜兼程 远近闻名

传授  佩服 纳闷 止境

等候 迎候 拜访 拜见

3、同桌互读最受感动的地方,说说感受到了什么?

4、教师板书,小结。

活动3【讲授】三、研读“诚心”。

(一)合作交流。

1自主阅读,用“——”划出孔子诚心拜师的句子,用“。。。”圈出重点词语。

2.交流

A:“屈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1)你能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孔子的诚心,圈一圈,读一读,说一说。

2)交流:用比较的方法,从体会“终于”一词,体会孔子克服了重重困难。

在学生交流时,由风餐露宿引出风尘仆仆。

3)指名读,齐读。

B:孔子想:这位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1)自读,体会到了什么?

2)选择其中的一句话,感情朗读。自读。指名读。

3)理解“学习是没有止境的。”的这句话。

联系课文,联系自己实际谈感想。

C:“从此,孔子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1)围绕着前一句想象说话。

2)教师补充资料。

D:第一自然段

积累:用一分钟时间,背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话。

(二)研读感悟孔子的品行。

一个人的品行是通过他的言行表现出来。你能不能找出表现他这些品行的句子?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提示:孔子拜师时多大了?三十岁是大还是小?指导读“总觉得”“还不够”在读中你感觉到了什么?说明什么?(“谦虚好学”)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提示:感受到了什么?“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是怎么理解的。

1)你体会到了什么?相距上千里说明什么?(路途遥远)

这让你想到哪些成语?(千里迢迢、万水千山)

你能读出“远”吗?

你读到“风餐露宿”这个词语时,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体会“日夜兼程”

烈日炎炎的白天,孔子在赶路;

———————,孔子在赶路。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让我们学学孔子,彬彬有礼地拜见老师吧。读

◆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你怎么理解?

用一个词?(学无止境)你还知道哪些成语跟它意思一样?(学海无涯)

联系实际生活来说说?

师:这就是孔子对学习的理解,也是孔子拜师学习的一个根本原因。

你们在不断地学习,老师在不断地学习,今天在场的所有人也在相互学习,可见学习是没有尽头的,让我们在齐读一下这句话。

引:因为学无止境,所以孔子跋山涉水、不远千里去拜师

因为学无止境,所以孔子风尘仆仆、不辞辛劳去拜师

因为学无止境,所以孔子求知若渴、迫不及待去拜师

面对这样的孔子,你有什么话想说呢?

活动4【活动】四、拓展,深入感悟“诚心”。

孔子一生为我们后人留下了无数的精神财富。单单他一生的言行,被他的弟子记录下来,变成了一部书叫《论语》,对后世影响很大。我们一起来积累一下他的名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

你还知道孔子的哪些名言?

1.你还知道孔子拜师的其他故事吗?学生介绍。

2.教师补充孔子拜师的故事。

1)孔子跟师襄子学琴。

2)孔子拜项橐为师。(三字经: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活动5【作业】五、作业

 作业本第1、2、3题。

4.2 第二学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想象及补充资料的学习,体会体会孔子拜师的诚心和老子收徒的热心。

2、体会“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的含义。

 学时重点

体会孔子拜师的诚心,尤其是他克服重重困难的词句。

 学时难点

体会“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对孔子拜师有什么认识?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那么老子又是怎么对待孔子的呢?

活动2【讲授】二、自主研读。 活动3【讲授】三、感悟老子的品行。

你觉得老子是个怎样的人?又是通过哪些词句体会出来的呢?

1、自主阅读思考:老子是怎么对待孔子的?划出相关的词句,朗读体会。

2、交流。

重点研读“迎候”与“毫无保留”两词。

小结:

他们是德才兼备的人。你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扎实、认真的态度。老师也衷心地希望在座的同学们也能像孔子那样,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做到不畏艰难、谦虚好学、彬彬有礼,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活动4【活动】四、孔子文化交流

1、你知道关于孔子的什么资料吗?

学生交流。

教师适当引导,让学生学习了解孔子的论语及文化。

2、学习课文后的选做题。

活动5【作业】四、完成作业本上的作业。

孔子文化在我们五千年的古老文明中也不过是一个点,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传统不一定很古,它有时离我们很近,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希望大家透过教材这扇门,课后去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

1、课外收集积累孔子的名言和关于孔子的小故事。

2、办一期“走近孔子”的手抄报。

3、做一做“孔子书签”。

活动6【讲授】板书设计:

  17、孔子拜师(老子)

  学 诲

而   学无止境   人

不 不

   厌 倦

www.jyzyw.com教育资源网提供。

以上为内容(若无内容,请点击右侧“我要下载"免费下载完整的资料):

注意事项:

1.转载请注明《17 孔子拜师第一学时》DOC出处!本文地址:链接详见浏览器地址框,谢谢。

2.本站素材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

总之,综上所述如果您发现“《17 孔子拜师第一学时》”资料有错误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核对并更改以便帮助您和其他人可以正确学习使用。

最后推荐给您《12 听听,秋的声音第一学时》, 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我们热切地希望您也上传自己的学习资料分享给别人,谢谢! 关键词:小学语文、DOC免费下载

资料信息-《17 孔子拜师第一学时》DOC资料信息
  • 科目: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9年12月30日
免费下载-《17 孔子拜师第一学时》DOC下载
(部分手机浏览器不支持下载,请使用电脑进行下载)用户登录后,免费下载,无病毒,无弹窗,无干扰链接。

《17 孔子拜师第一学时》相关资源

《11 秋天的雨》
大小:
《31 给予树第一学时》
大小:
《23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一学时》
大小:
《18 盘古开天地第一学时》
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