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听听,秋的声音第一学时》
《《12 听听,秋的声音第一学时》》内容:
共1课时
12 听听,秋的声音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二)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三)尝试仿照诗歌的格式,续写诗文。
2新设计语文学习不能仅局限于教材之内,而应超越文本,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表演、练说、仿写不仅开阔学生思维,还进行了语言训练。
3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并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审美能力。但是课文是现代诗,学生接触的不是很多,而且诗文是描写秋天的声音很抽象,所以很难感受到秋天的意境美。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感受诗歌的韵味美。
4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从秋天的声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教学难点:学写诗歌
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一)图片导入,展开想象1、欣赏秋天的美景图,让学生试着用学过的成语描述秋天。
2、老师承接:因为你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所以你们捕捉到了秋天那么多迷人的景色,是的,秋天不仅是一个色彩缤纷的季节,只要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去听,秋天还是一个—— “辽阔的音乐厅”,现在就让我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去听听秋的美妙的声音。
活动2【讲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老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只听不看书,比比看谁的小耳朵最灵,听到了哪些好听的声音?并让学生试着模仿一下听到的声音。
师导语:其实不仅这些,书中还隐藏了很多美妙的声音正等着同学们去寻找呢!那就开始我们的发现之旅吧!
2、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找到的秋的声音或能表现隐含秋的声音的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字词。
4、师生对话共同记录发现:
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瞿瞿——是蟋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大雁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声;
田野在唱一曲丰收的歌吟。
在对话里引导学生想象“黄叶和谁在道别,大雁为谁而叮咛,田野里是谁在歌唱。”并随机板书。
5、教师导语:你最喜欢听哪种声音?
指名朗读前三节,边读边品,说明为什么喜欢,谈谈自己的感受。
活动3【讲授】(三)细听秋声,深感秋趣。(1)师导语:从刚才的对话中,我们已经听到了秋的声音,可大家听得还不够真切。我们快跑进树林里,站到蓝天下,再去仔细地听一听吧!
引入说一说:
黄叶和树妈妈说些什么?
蟋蟀会唱什么?
而大雁有什么叮咛?
秋风又有哪些欢快的歌吟?
(2)小组内演一演:把自己想像成其中的一个角色与同伴合作表演,想想你会怎么说、怎么唱。(分小组合作完成,其他同学再补充,教师相机给出评价和指导。)
(3)班级内演一演。其他同学深情朗读相应的诗节。
抽出演得好的小组戴上头饰在班级内表演。
[设计意图:朗读和想象表演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情境中深化对诗歌的理解。]
活动4【活动】(四)仿说秋声,编织秋韵1.师导语:在美丽的秋天里,何止这些声音!(引入第四节。)快把耳朵、把心、把想象带上,我们再去听听,秋天里还有哪些声音?
2. 引导学生看图,模仿诗歌格式说听到的秋声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不能仅局限于教材之内,而应超越文本,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这样进行练说不仅开阔学生思维,还进行了语言训练。]
3.出示诗歌仿写格式,给足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一节或几小节诗。写后选派代表诵读,并给学生们配上合适的音乐。
4.承接仿说内容,师引导学生略读诗歌第五、六两小节。
5.教师导语:秋天来去匆匆,虽然我们是如此不舍,但它悄悄地离我们远去。让我们再来细细地品味它吧!
配乐朗读、回味全诗。有兴趣、能力者可尝试背诵。
活动5【作业】(五)、作业设计1.为自己写的诗画一幅秋天的画或编一个秋天的童话。
2.搜集有关秋的诗歌,摘抄在好词好句记录本上。
www.jyzyw.com教育资源网提供。以上为内容(若无内容,请点击右侧“我要下载"免费下载完整的资料):
注意事项:
1.转载请注明《12 听听,秋的声音第一学时》DOC出处!本文地址:链接详见浏览器地址框,谢谢。
2.本站素材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
总之,综上所述如果您发现“《12 听听,秋的声音第一学时》”资料有错误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核对并更改以便帮助您和其他人可以正确学习使用。
最后推荐给您《23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一学时》, 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我们热切地希望您也上传自己的学习资料分享给别人,谢谢! 关键词:小学语文、DOC免费下载
- 科目: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9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