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陶罐和铁罐第一学时》
《《27 陶罐和铁罐第一学时》》内容:
共1课时
27 陶罐和铁罐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恼怒、相提并论、理会、荒凉、惊讶、光洁、朴素、价值、兴奋”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领悟故事中蕴涵的道理,懂得每个人都有自身的长处和短处。在与人相处时,我们要尊重他人,不可骄傲。
2重点难点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明白课文讲的道理。
3教学过程 3.1 第二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27 陶罐和铁罐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故事的主人公是陶罐和铁罐(黑板上粘贴主人公的纸质图片),那么他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2、指名反馈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点。
3、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自由课文。
活动2【讲授】27 陶罐和铁罐二、研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
1、反馈铁罐傲慢无礼的对话。
2、指导对话朗读,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应该语调上扬,体现铁罐的挑衅、傲慢。“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应该语调下沉,体现铁罐的轻蔑。“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应该声高气粗、紧凑高扬,体现铁罐的不讲理。
3、反馈陶罐谦虚的对话。
4、指导对话朗读,陶罐谦虚(从称呼上等感受)、宽容、语气应该自然平稳。
5、根据朗读指导,小组分角色读,同时加上动作。(幻灯片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对话。)
6、指名分角色表演朗读。
三、学习9至17段
1、通过朗读,感受“奚落”的意思:用尖刻的话讽刺别人,使人难堪。
2、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能跟他碰撞吗?(不能,他的短处是易碎)那么陶罐就没有长处了吗?
3、小组读9至17段。
4、反馈:许多年过去了,陶罐依然美观,并且时间使他成为无价之宝。而铁罐却消失了。
5、追问,铁罐哪里去了?
超链接,小资料袋:关于铁罐氧化作用的科学道理。
铁的化学性质很活泼,铁罐遇到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会生锈。年代久远,铁罐会层层氧化,最终变成了粉末。
四、联系生活,明白道理
1、回顾故事(视频朗读),想想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反馈后:生活中你喜欢陶罐那样的人还是铁罐那样的人?为什么?
3、总结:你喜欢什么样的人,那么你就先做那样的人。让我们做个谦虚、友善,能正视自己长处和短处的人。
活动3【活动】27、陶罐和铁罐五、老师送给同学们的话
课件出示: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4、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活动4【作业】27、陶罐和铁罐六、作业
假如铁罐复活了,他可能会对陶罐说些什么呢?发挥想象力写下来。
活动5【导入】27陶罐和铁罐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教学设计表鹤庆县辛屯镇辛屯小学 王贤教学内容教材版本年 级课 题人教版三27、陶罐和铁罐教材分析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故事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此外,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继续学习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领悟故事中蕴涵的道理,懂得每个人都有自身的长处和短处。在与人相处时,我们要尊重他人,不可骄傲。教学重点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教学难点明白课文讲的道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朗读、图片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媒体运用第一课时 学习生字并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过程略)书写生字,熟悉课文
为理解课文做准备
第二课时一、 导入课文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故事的主人公是陶罐和铁罐(黑板上粘贴主人公的纸质图片),那么他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2、指名反馈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点。3、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自由课文。二、研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1、反馈铁罐傲慢无礼的对话。2、指导对话朗读,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应该语调上扬,体现铁罐的挑衅、傲慢。“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应该语调下沉,体现铁罐的轻蔑。“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应该声高气粗、紧凑高扬,体现铁罐的不讲理。3、反馈陶罐谦虚的对话。4、指导对话朗读,陶罐谦虚(从称呼上等感受)、宽容、语气应该自然平稳。5、根据朗读指导,小组分角色读,同时加上动作。6、指名分角色表演朗读。三、学习9至17段1、通过朗读,感受“奚落”的意思:用尖刻的话讽刺别人,使人难堪。2、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能跟他碰撞吗?(不能,他的短处是易碎)那么陶罐就没有长处了吗?3、小组读9至17段。4、反馈:许多年过去了,陶罐依然美观,并且时间使他成为无价之宝。而铁罐却消失了。5、追问,铁罐哪里去了?小资料袋:关于铁罐氧化作用的科学道理。铁的化学性质很活泼,铁罐遇到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会生锈。年代久远,铁罐会层层氧化,最终变成了粉末。四、联系生活,明白道理1、回顾故事,想想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反馈后:生活中你喜欢陶罐那样的人还是铁罐那样的人?为什么?3、总结:你喜欢什么样的人,那么你就先做那样的人。让我们做个谦虚、友善,能正视自己长处和短处的人。五、老师送给同学们的话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2、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3、取人之长,补己之短。4、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六、作业假如铁罐复活了,他可能会对陶罐说些什么呢?发挥想象力写下来。
自由说对主人公的印象。
说说体现性格对话的句子。
小组分角色读,表演朗读。
结合上下文思考奚落的。
朗读9至17段。
思考铁罐哪里去了?默读资料袋内容。
听朗读,感悟故事蕴含的道理。
从不同角度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
熟读名言警句。
想想后进行小练笔。
为研读对话做铺垫。
从人物对话中细品人物性格。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又把握了“人物”的内心活动,为理解寓意奠定了基础。
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很自然地引出了学生对本篇课文所要揭示的道理的领悟,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升华。
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自主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在读中进行初步的感知,在思中进行内心的体味。
把明白的道理运用于生活。
对寓意加深印象。懂得要做个谦虚、不骄傲、汲取别人长处的孩子。
让学生有想象的空间,续编故事。
出示课题。
出示课文插图。
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对话。
出示小资料
视频朗读或教师范读。
出示名言警句
出示作业。板书设计
27 陶罐和铁罐陶罐 铁罐 谦虚、友善 傲慢、没礼貌 无价之宝 无影无踪 道理: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课后反思
1、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表演朗读时学生放不开。可以通过些小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1、课件太单一,缺乏动感。
2、教师激励机制使用不够,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师对表现好的学生应该口头或小礼品鼓励,学生会更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www.jyzyw.com教育资源网提供。
以上为内容(若无内容,请点击右侧“我要下载"免费下载完整的资料):
注意事项:
1.转载请注明《27 陶罐和铁罐第一学时》DOC出处!本文地址:链接详见浏览器地址框,谢谢。
2.本站素材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
总之,综上所述如果您发现“《27 陶罐和铁罐第一学时》”资料有错误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核对并更改以便帮助您和其他人可以正确学习使用。
最后推荐给您《23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一学时》, 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我们热切地希望您也上传自己的学习资料分享给别人,谢谢! 关键词:小学语文、DOC免费下载
- 科目: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9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