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网图标 教育资讯 学前教育 K12教育 STEAM教育 考试相关 学校动态 教育机构
用户登录

《11 秋天的雨第一学时》

《《11 秋天的雨第一学时》》内容:

共1课时

11 秋天的雨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认识“钥、匙”等8个生字,能准确读好“钥匙、喇叭”等轻声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在写秋天的雨。

3.能够结合上下文理解“五彩缤纷”的意思,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颜色、样子、动态等,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五彩缤纷”这一中心写具体,并尝试运用。

2学情分析

三年级孩子处于形象思维阶段,这阶段孩子还不太习惯于通过阅读认识世界,或者说自主阅读能力还没养成,而阅读教学恰恰要求孩子通过语言符号、感知课文中描写的具体事物以及隐含的思想感情,我们教师首先必须考虑的是教会孩子突破语言障碍理解文字包含的意思,然后教会孩子体会语文文字的精妙绝伦,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感悟文章的意境美、语言美,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注重情境中语言的运用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理解和体验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3重点难点

理解“五彩缤纷”的意思,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颜色、样子、动态等,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五彩缤纷”这一中心写具体,并尝试运用。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导入新课

孩子们,“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秋雨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走进秋雨的世界,读读课题《秋天的雨》。

活动2【讲授】二、初读课文,检测字词

1、预习了课文,请孩子们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吧(双手做请的动作)。

2、检测生字: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前置导学单,和同桌小伙伴相互读读这些词语,如有错误,互相纠正纠正(师出示词语ppt)。

3、反馈:请每组的一号同学开火车读读黑板上的这些词语。准备好了吗?开始!(请三个小组的二号同学读词语)

4、师:你们真棒!这些加点的轻声字读得非常准确,一起来读读。

5、再请每组的二号同学开火车读读这些词语。开始!(生读完)字音读得很准确,一起来读读!

6、多音字:读好了词语,相信句子也难不倒大家: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师:你真会读书,这个“扇”字他读了两个读音,(师PPT出示多音字),一个是“扇子”,一个是“扇风”。再读读这个多音字。

活动3【讲授】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秋雨特点

1、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的雨,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2、自学要求:作者又是从哪些方面在写秋天的雨呢,请孩子们仔细默读2—4自然段,用横线勾画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生交流汇报),一起来读读这三个中心句,围绕中心句,作者选取了这么多的景物。

3、互学:我们看看第二自然段,作者为了展现秋雨“五彩缤纷”的特点,为什么选择了黄色的银杏树、红红的枫叶、金黄的田野、橙红色的果树、五颜六色的菊花,而没有选择其他的景物呢?(小组讨论交流)

4、师小结:你关注了这些景物都与颜色有关,它们最能展现秋雨的颜色了。所以,第二自然段是从“颜色”这一方面来描写秋雨的。(师板书“颜色”)(不用读句子)

5、那么第三自然段选取的这些景物又是在从哪方面来展现秋雨的特点呢?

生:从气味来展现秋雨的特点。

师:这么多好闻的气味,有。。。(师板书“气味”)

6、第四自然段又是从哪方面来写秋雨的呢?

生:动植物的活动。

师:秋天来了,他们可忙了,瞧!

7、小结:你们看,作者就是这样从颜色、气味、动植物的活动来展现秋雨的特点的。

活动4【活动】四、教学第二自然,围绕中心“五彩缤纷”写具体

1、过渡语: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让我们走进秋雨,去感受它的五彩缤纷!(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2、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什么是“五彩缤纷”呢?(师出示句子,并将“五彩缤纷”变红。)

3、生:五彩缤纷就是颜色很多,五颜六色的。

师:你们说是“五颜六色”,作者却用“五彩缤纷”,一定有他的道理,我们一起去探究探究!先来看看秋雨有哪些颜色,给了谁?在文中圈出来。(学生汇报,师ppt出示整段内容,并将学生汇报的内容变色。)

4、是啊,这么多颜色真是五彩缤纷呀。那你最喜欢描写秋雨五彩缤纷的哪些句子呢?找出来多读几遍,待会儿交流交流你的感受。

5、生交流:(1)我喜欢“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预设:因为运用了比喻,把银杏树叶比作了扇子。

师:瞧,一片片银杏树叶的样子就像一把把小扇子,为我们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多美呀。(板书)谁也想来读读?

对比交流,感受动态美

师:对比读读这两个句子,看看它们有什么区别?(生读句子并交流区别,第一个句子多了扇,有了动作。)

师: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师小结:你看,它不但把银杏树叶的样子写出来了,一个“扇”字还把叶子写动了写活了,咱们也跟着叶子动起来吧。

(2)我喜欢“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预设:因为运用了比喻,把枫叶比作了邮票。

师:瞧,一片片枫叶的样子就像一枚枚邮票,寄来了一封信,告诉我们秋天来了。

(3)我喜欢“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预设:运用了比喻。把田野比作了金色的海洋。

师:你们瞧,这金色的田野多像海洋啊,如果一阵微风吹来,还会翻起金色的波浪呢!

(4)我喜欢“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预设:因为运用了拟人,把果子当成人来写,你挤我碰的!

师:看,这么多各色各样的水果,就像调皮的你们一样,下课的时候你挤我碰地争着要往教室外跑呢!把它当成人来就更可爱了!我们同桌之间也来挤挤碰碰,读读这个句子。(生自读)来,我们一起读读这个句子,看谁最会挤!

(5)我喜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预设:因为菊花仙子在秋雨里频频点头,用了拟人。

师:瞧,五颜六色的菊花,好像正在秋雨里不停地向我们点头打招呼呢!多美啊!我们也来跟他们打个招呼吧!

 6、版块小结:作者就是这样围绕“五彩缤纷”,选取了这么多颜色的景物,抓住景物的样子和动态,展现了秋雨五彩缤纷的美。

7、刚才我们已经感受到了秋雨的五颜六色,作者却用的是“五彩缤纷”你们找到其中的秘密了吗?没关系,同学们再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注意这些红色部分描写景物样子和动态的句子(师点出PPT),再想一想作者为何用“五彩缤纷”而不用“五颜六色”呢?

8、师小结:对呀,五颜六色是指颜色多,而五彩缤纷,它也有颜色多的意思,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五彩),你们看缤和纷的偏旁都是?(绞丝旁),与丝、线有关,“缤纷”原指旗帜后面缀连的飘带,而飘带是用什么做的?(丝线)古代叫“旗游”,因风吹而游动,所以“缤纷”这个词语带有一种“动感”。这里的五彩缤纷,不仅体现了景物颜色多,而且还把景物的动态美写出来了。现在你知道作者为什么用“五彩缤纷”了吧。

活动5【练习】五、表达练习

9、小练笔:

(1)如果你是秋雨,你还会把颜色又给哪些景物?让咱们学着第二自然段的写法,注意!抓住它的样子,写出它的动态美。

它把   给了   , 的 像   , 。

 展评:谁来说说你把什么颜色给了谁。(生自己读自己仿写的景物)

10、孩子们,秋天来了,公园里的花也很美,争奇斗艳!瞧白色的菊

花像美丽的千手观音,在微风中欢快地向秋天招手呢!其他的花颜色也很美,样子也很可爱。我们小组合作,每人选一种你喜欢的花,像这样(肢体语言),抓住它的颜色和样子,用上比喻或者拟人写出它们的美,如果能写出它们的动态美就更好了。

师出示PPT:秋天来了,公园里的花争奇斗艳!你瞧,

粉红色的合欢花像小女孩细长的发丝,在微风中轻轻飘动;

  ; ;   。

(3)展评:你们写出了这些花的颜色、样子和动态,让我们好像真的看到了公园里美丽的花儿竞相开放。把你们四个人写的合起来,就变成了一段完整的话,小组内先整理整理,读给自己的组员听听!(小组内读写的句子)

活动6【作业】六、课后小结:

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围绕中心句,抓住景物的样子和动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景物的特点。相信在本单元的习作中孩子们一定也能运用这种方法写出优美的景物,下来之后,把你们小组的作品再整理整理,读给同学听听,让更多的人去感受花儿的美丽!

www.jyzyw.com教育资源网提供。

以上为内容(若无内容,请点击右侧“我要下载"免费下载完整的资料):

注意事项:

1.转载请注明《11 秋天的雨第一学时》DOC出处!本文地址:链接详见浏览器地址框,谢谢。

2.本站素材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

总之,综上所述如果您发现“《11 秋天的雨第一学时》”资料有错误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核对并更改以便帮助您和其他人可以正确学习使用。

最后推荐给您《14 蜜蜂》, 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我们热切地希望您也上传自己的学习资料分享给别人,谢谢! 关键词:小学语文、DOC免费下载

资料信息-《11 秋天的雨第一学时》DOC资料信息
  • 科目: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9年12月30日
免费下载-《11 秋天的雨第一学时》DOC下载
(部分手机浏览器不支持下载,请使用电脑进行下载)用户登录后,免费下载,无病毒,无弹窗,无干扰链接。

《11 秋天的雨第一学时》相关资源

《13 花钟》
大小:
《22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学时》
大小:
《23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一学时》
大小:
《13 花钟第一学时》
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