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网图标 教育资讯 学前教育 K12教育 STEAM教育 考试相关 学校动态 教育机构
用户登录

《27 陶罐和铁罐第一学时》

《《27 陶罐和铁罐第一学时》》内容:

共1课时

27 陶罐和铁罐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继续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奚落”的意思。

2.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习抓住人物的神态,借助标点、想象等方法读好人物的语言,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加提示语,换位体验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敬,和睦相处。

2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能够做到正确朗读课文并大体了解课文内容,能够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进行初步的阅读与分析,如:抓重点词句,体会思想感情;边读边想,提出问题;读文章,想画面等。《陶罐与铁罐》是一则童话,本篇课文内容简略易懂,对话活泼有趣,学生乐于去读。应放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方法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句来读懂课文内容,理解陶罐的谦虚和铁罐的傲慢无礼及文中蕴含的道理。

三年级学生已经能够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作为本课的一个训练重点,学生要通过文中的对话领悟人物的内心,理解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也有一定的难度。可以以读促讲,帮助学生入情入境的体会陶罐和铁罐当时的心理活动。

本课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情节,这就要求学生在朗读对话的过程中体会文章人物的情感,但课文中描写铁罐神态、动作的几个词语以及它最后为什么消失的原因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在语境中理解,在理解中朗读对话,感悟寓意。另外,三年级的孩子在自主阅读这则寓言时,往往会过于沉浸在故事情节中,而使自己的认识会有偏差,他们会以为陶罐是很“好”的,几乎是“完人”,没有什么缺陷,而铁罐是“不好”的,几乎没有任何可取之处。这种认识上的偏差,需要我们老师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加以引导。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习抓住提示语读好人物语言,达到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寓言所蕴涵的道理,明白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敬,和睦相处。

4教学过程 4.1 第二学时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导语: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国王的御厨,继续了解陶罐和铁罐的故事。

1.听写词语,检查复习

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词,你都记住了吗?

奚落、傲慢、骄傲、轻蔑、恼怒、   (铁罐)

谦虚、争辩、理会、光洁、朴素、美观 (陶罐)

2.读读这些词语,想一想是形容谁的。

3.运用词语,概括事件

预设问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试着说说课文写了陶罐和

铁罐的什么事吗?

预设学生情况:

  1.铁罐常常奚落陶罐。

2.傲慢的铁罐常常奚落谦虚的陶罐。

3.骄傲的铁罐常常奚落陶罐,陶罐很谦虚不理会它。

4.虽然铁罐常常奚落陶罐,但是谦虚的陶罐还是和它和睦相处。

【教学意图】:通过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丰富词语积累,通过运用词语写主要内容的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陶罐和铁罐的特点以及培养总结概括能力。

活动2【讲授】二、自主探究,深入理解

(一)回顾疑问,启发质疑

板书:奚落

导语: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我们往下读读看。

(二)细读品味,深入探究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铁罐和落陶罐说话时有什么不同?

预设学生情况:说话时的态度和语气不同

2.分角色读,深入理解

预设过渡:这位同学发现了它们说话的态度和语气不一样,你们都有这样的发现吗?那就想一想怎样才能把陶罐和铁罐的对话读好,同桌分角色练习一下。

4.品味朗读,感悟学法

 预设过渡:现在你们就是陶罐和铁罐,谁愿意读一读这组对话。

(1)指名读第一组对话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预设问题:从这位同学的朗读中,你听出了什么?

预设学生情况:强调傲慢这个词读出了铁罐的骄傲。

教师预设点拨:“傲慢”这个词是这句话的关键词,通过这个词,我们能知道说话人当时的神态,还能理解说话人当时的心情。

谁再来试试,读出铁罐的傲慢?

预设评价:我听出来了,他读的时候语调上扬,趾高气扬的。

②预设问题:面对傲慢的铁罐,陶罐是是什么态度? 你能读读么?

预设评价:你抓住了“谦虚”这个词,面对铁罐趾高气扬的奚落,你还是彬彬有礼的说话,你可真谦虚呀!

谁再试试?

③预设问题:除重点词以外,你还有什么发现?

预设学生情况:铁罐说话时用了问号和叹号

预设点拨:

想象一下陶罐说话时的样子,该怎样读呢?自己试一试。

我们一起读一读吧,教师范读。

 男生读铁罐,女生读陶罐,合作读读这段对话。

④小结学法

预设点拨:我们是怎样读好这段对话的?

小结:抓住重点词将人的神态带进对话,结合标点符号和想象帮助我们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意图】:在评价中引导学生悟出方法,掌握方法,学会抓住重点词将人的神态带进对话,结合标点符号和想象帮助我们读好人物的对话。

(2)指名读第二组对话

预设问题:请你用这种方法读读下面的对话,看看铁罐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自己练习读一读。

指两名学生合作展示读。

学生评价朗读,悟出方法

预设导语:谁愿意评价一下他们读得怎样?

预设学生情况:抓住重点词 “轻蔑”

预设点拨:轻蔑的表情什么样?加上轻蔑的表情读。

大家带着轻蔑的表情来读读这句话。

预设评价:瞧瞧你们,一个个斜着眼睛看人,一副看不起人呢的样子,对,这就是轻蔑。

预设学生情况:抓住重点词 “恼怒”

借助图片理解恼怒

预设点拨:这段话不但从声音上让我们体会到铁罐当时的神态,还可以加上

表情、动作表现出铁罐的恼怒。

你也加上表情和动作,读读这句话。

我们一起来读读。

预设过渡:面对傲慢、轻蔑、恼羞成怒的铁罐陶罐并不懦弱,它是怎么做的?

轻声读读陶罐争辩的话,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预设问题:陶罐争辩的有理吗,你试着填一填

陶罐明白自己的短处是( ),也知道铁罐的长处是(  ),它还明白作为罐子的职责是( )

陶罐明白自己的短处是(容易碎),也知道铁罐的长处是(坚硬),它还明白作为罐子的职责是(盛东西)

 预设评价:看,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虽然据理力争,但还是心平气和,不急不躁。

  (3)读第三组对话

①预设问题: 接下来铁罐又是怎样继续奚落陶罐的,这段对话又该怎么读?

读这段时你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学生情况:没有写出陶罐和铁罐的神态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②预设点拨:你能不能想象一下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神态,填上形容他们说话的语气或心情的词语。试着自己读一读。

预设学生情况:(陶罐:心平气和、温和、平静、好言好语……;铁罐:火冒三丈、怒气冲冠、暴跳如雷……)

③选择喜欢的词语写在书上

5.回读对话,体会特点。

(1)预设问题:铁罐为什么会这样一次又一次的用尖刻的话讽刺挖苦陶罐呢?

预设学生情况:铁罐看到自己坚硬的长处,看到陶罐容易碎的短处。

板书:   易碎   坚硬

预设问题:读到现在你知道“奚落”是什么意思吗?

预设学生情况:铁罐用尖刻的语言说陶罐的短处,让人感到难堪,这就是“奚落”

教师小结:我们用联系下文的方法就能准确理解词语。

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预设问题: 你能把换个词吗?(讽刺、挖苦、辱骂)

(2)预设问题:铁罐不仅常常奚落陶罐,还总想有一天把陶罐碰成碎片,它的想法实现了吗?请你快速读10—17自然段。

  导语:千百年过去了,人们发现了陶罐,小心地捧在手中,恐怕把它碰坏了,因为……

  预设学生: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预设问题: 铁罐呢?人们把土都掘遍了,却……

  预设学生: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板书:无价之宝   无影无踪

①铁罐到底去哪了呢?请你读读这份小资料,说说你了解了什么

铁罐遇到空气中的氧和水中的氧会生锈。很多年后,铁罐一层层氧化成粉末。这就是铁罐最后无影无踪的原因。

②引读:

铁罐就这样一次次想尽办法找好话题,一次一次去奚落陶罐。然而就在今天,昏睡了几百年的陶罐终于开口说话了,它问的第一句话就是寻找自己的铁罐兄弟,请女同学读读这句话:

“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铁罐一次一次去讽刺,一次一次去辱骂,几百年后的今天,陶罐一直关心的还是自己的铁罐兄弟,请男同学再一次读读陶罐醒来说的这句话!

“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一次次奚落,一次次遭白眼,几百年后的今天陶罐一直在牵挂着自己的兄弟铁罐,请大家再一次来感受这一句话。

“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小结:几百年后的今天,一直牵挂着奚落过自己的人,这该是一种怎样的胸怀呀!这就是一种无私的宽容,一种无怨的宽容,一种伟大的宽容!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句、标点符号,根据想象读出语气,达到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主感悟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特点,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

活动3【讲授】三、表达感受,深化感悟

指板书总结:易碎的陶罐成为了很有价值的文物,坚硬的铁罐却因为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孩子们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预设学生情况:

  不要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还要看到别人的长处。

不要用自己长处去比他人的短处。

要正确的看待他人和自己。

板书:取长补短

【教学意图】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谈感受,尊重学生主体,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有培养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4【讲授】四、拓展延伸,强化感悟

预设导语:如果铁罐还存在,他一定会为自己当初的态度而后悔,如果他还有机

会见到陶罐,他又会对陶罐说什么呢?

让我们来写一写他们的对话:

“ 。”铁罐(   )地说。

陶罐地(   )说:“   ”。

活动5【作业】五、作业

1.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2.把描写神态的词语和名言写在积累本上。

 3.如果“陶罐和铁罐再次相遇,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你也来当一回童话大师,接着写一写这个故事。(自主作业)

活动6【讲授】板书设计:

27.陶罐和铁罐

无价之宝

无影无踪

取长补短

www.jyzyw.com教育资源网提供。

以上为内容(若无内容,请点击右侧“我要下载"免费下载完整的资料):

注意事项:

1.转载请注明《27 陶罐和铁罐第一学时》DOC出处!本文地址:链接详见浏览器地址框,谢谢。

2.本站素材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

总之,综上所述如果您发现“《27 陶罐和铁罐第一学时》”资料有错误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核对并更改以便帮助您和其他人可以正确学习使用。

最后推荐给您《16 找骆驼第一学时》, 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我们热切地希望您也上传自己的学习资料分享给别人,谢谢! 关键词:小学语文、DOC免费下载

资料信息-《27 陶罐和铁罐第一学时》DOC资料信息
  • 科目: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9年12月30日
免费下载-《27 陶罐和铁罐第一学时》DOC下载
(部分手机浏览器不支持下载,请使用电脑进行下载)用户登录后,免费下载,无病毒,无弹窗,无干扰链接。

《27 陶罐和铁罐第一学时》相关资源

《29 掌声第二学时》
大小:
《27 陶罐和铁罐第一学时》
大小:
《23 美丽的小兴安岭》
大小:
《7 奇怪的大石头》
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