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网图标 教育资讯 学前教育 K12教育 STEAM教育 考试相关 学校动态 教育机构
用户登录

《8 人造发光植物第一学时》

《《8 人造发光植物第一学时》》内容:

共1课时

8 人造发光植物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过程 1.1 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荧光”“细菌”等科技术语,了解“发光植物”的培植过程及其作用,复述实验过程。

2.通过对“并不只是”的探究,初步体会科普说明文的用词准确性,进一步学习举例子的方法并尝试运用。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科技的神奇力量,产生探索科学的愿望。

 教学重点

了解“发光植物”的培植过程及其作用,复述实验过程。

 学时难点

初步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性,进一步学习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并尝试运用。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教学设计《人造发光植物》

一、导入

1.提问:20世纪是人类呼风唤雨的世纪,许许多多伟大的科学发明都在这个时期产生,请你说一说你知道哪些20世纪以来重大的科学发明创造。

2.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一些图片,我们一起看一看,出示图片(人造卫星、克隆、移植、转基因食品、人造发光植物等)

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学习一篇科普说明文《人造发光植物》。板书课题。

3、回忆一下我们本学期学过哪些说明文?你知道哪些说明方法?说明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体会说明文语言上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出示要求,指名读:

(1)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

(2)这篇文章长句子较多,科学专用语也较多,请同学们边读边圈出这些专用术语并读准确。

(3)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着发光植物主要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2.集体纠正字音 (分析、载体、细菌等)

3.通过课前预习和刚才读课文,你了解了哪些专用术语?

(1)指名说

(2)课件出示:荧光 细菌 基因 移植 细胞核 内切割酶 连接酶 转基因植物……

齐读,引导学生读准确。

4.课文围绕着发光植物主要写了哪两个方面?(板书:培植过程和作用)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培植过程是在第几自然段里写的?(第2自然段)我们一起把目光聚焦在第2自然段。

1.研读发光植物的培植过程

(1)请你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一找发光植物的培植过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也就是说,科学家们先做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2)指名汇报,引导(设想、分析、实验)并板书。

师:正如牛顿说的,没有大胆地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要经过大胆地设想、仔细地分析研究和细致科学地实验,这样才有可能成功。

学习实验过程

过渡:下面我们来重点看看这个实验的过程。

(1)出示课文语段,指名读。

(2)引导发现在叙述实验过程时作者运用了“先”、“再”、“……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顺序词变红色)

问:作者在叙述实验过程时为什么要用上顺序词?有什么好处?

(3)这些词使说明文的语言具有条理性。(板书:条理性)

3.复述实验过程

(1)同桌之间用自己的话互相说说实验的过程,注意用上表示顺序的词语。

课件出示:“先……再……然后……最后……”

(2)推选代表复述展示。

4.语言训练

联系实际生活,说说你做一件事情的过程,注意用上“先……再……然后……最后……”等顺序词。(如炒菜做饭、收拾房间等)

(1)同桌互相说 (2)指名说

(3)小结:我们平常写文章也要注意用上顺序词,使文章更有条理。

学习第三自然段,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性

过渡:科学家们研究出发光植物到底有什么作用呢?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的哪段提到了它的作用。(引导学习第3自然段)

1.汇报,出示第三自然段:

科学家创造这一奇迹,并不只是供游人观赏猎奇,更重要的是想通过这项研究,进一步揭示生命的奥秘。这种将外来生物的基因转入到植物中的生物技术叫做“植物转基因技术”,而这种植物则叫做“转基因植物”。

2.从这段文字你能看出人造发光植物有几个作用?分别是什么?

(1)学生汇报并在书上用线画出来。

(2)教师板书:观赏猎奇 揭示生命奥秘

3.比较句子,引导学生对“不只是”的探究,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

①科学家创造这一奇迹,并不只是供游人观赏猎奇,更重要的是想通过这项研究,进一步揭示生命的奥秘。

②科学家创造这一奇迹,并不是供游人观赏猎奇,更重要的是想通过这项研究,进一步揭示生命的奥秘。

指名读句子师:两句话的区别在哪?这个“只”字能删吗?为什么?

小结:一个小小的“只”字就让两句话的意思完全改变了,可见说明文在用词上一定要非常准确,这也就是说明文的另外一个特点——准确性(板书)。

体会第一自然段用词的准确性

过渡:那么游人在这里观赏捕猎到的是怎样的奇景?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提到了?(引导学习第1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1段:

凡是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参观的人,总要到该校的植物园去领略一番奇妙的夜景。夜幕降临后,您会看见一片片紫蓝色的荧光。难道是荧光灯在田间闪烁?不,这是因为那儿有一些能发出荧光的植物。

指名读描写奇景的句子。师引读:难道是荧光灯在田间闪烁?

生接读:不,这是因为那儿有一些能发出荧光的植物。

师引读:这景象真是太奇妙了,以至于——

生接读:凡是……总要……

(4)从“凡是……总要……”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小结:正如你们所说的,加上“凡是”和“总要”这两个词,我们就感受到了人造发光植物的神奇之处,进一步证明了说明文的语言非常准确精妙。

(四)学习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学习最后一段

过渡:人造发光植物的研究成功以后,科学家进行了什么大胆而乐观的设想?(指名读)

出示:例如,未来的高速公路两旁,不用再安装路灯,只要种上一排排发光植物就可以了。

引导学生认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问: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板书:举例子)

问:作者为什么要举这个例子?加上例子有什么好处?

(3)激趣:请你们像科学家一样,做大胆的猜想,发光植物还可能用在什么地方?

  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归整,欣赏图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一些科技术语,了解了发光植物的培植过程,以及它的作用,通过分析课文,我们体会到说明文语言的条理性和用词的准确性,并进一步学习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此外,同学们还提出了许多大胆的设想。希望你们这些设想早日实现,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新的绚丽的色彩,而这一切都源于科技神奇的力量。

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这些有趣的人造发光植物。(播放图片)

布置作业,完成练习。

师:假如你现在就是一株发光烟草,请你大家做个自我介绍,试着将下面的这段文字补充完整。

(课件出示,向学生下发练习纸。)

发光烟草的自述

我原是一颗普通的烟草。由于研究人员先用一种  ,将荧火虫的发光  “剪”下来;再用一种 把它“缝合”到我的“载体”的 上。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它就感染到我身上。这样,萤火虫的发光  就被 到我的细胞里了。等我长大后,就成了一株地道的人造发光烟草了。科学家们给我取了个新名字“ ”。

我的出现并不只是  ,更重要的是 。我还能够运用在 。

六、板书设计

设想  

分析 条理性

人造发光植物 实验 准确性

 (说明文) 观赏猎奇  举例子

 揭示生命奥秘

活动2【讲授】《人造发光植物》教学反思

  《人造发光植物》教学反思

 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第一小学 韩笑

  《人造发光植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选读课文,是一篇科普性的说明文,主要讲的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们了解了萤火虫的发光原理,提取出了发光基因,并且把这种基因通过细菌来感染植物,最终让植物也获得了这种基因,种出了美丽的发光植物。重点写了人造发光植物的培植过程及作用,使学生感受科技的神奇力量,产生探索科学的愿望。

 课前,我布置预习单,让学生通过查阅书籍和网上信息,了解文中科学专用术语的意思,避免了课上枯燥的语言讲解,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课前参与能力,节省了课上时间。

导入部分让学生回忆20世纪以来重大科技发明创造,并利用文字和图片资料,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为深入课文奠定基础。接着,回忆本学期学过的说明文、说明方法和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做好铺垫。

 初读阶段,让同桌互读课文,边读边找出科学术语,这样既达到了纠正字音的目的,也让他们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为下一步的品味语言服务。

 精读品味阶段,为了让学生体会说明文条理性的特点,我让孩子们根据默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章,搜索答案。在研读发光植物的培植过程这一内容时,让他们总结出培植过程的三个阶段,并引导他们知道在生活中做事也要经过大胆地设想、仔细地分析研究和细致科学地实验,才能成功。继而,重点分析了实验过程,通过顺序词的使用,文章更具条理性,利用出示的“先……再……然后……最后……”对实验过程进行复述,并练习说话。使他们在实践中,体会说明文的语言具有条理性。

为了体会说明文的另一个特点——用词的准确性,我在教学人造发光植物作用的时候,通过比较句子,让学生自主发现,一个小小的“只”字就让两句话的意思改变,足可见得说明文在用词上一定要非常准确。并通过分析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凡是……总要……”,进一步体会说明文的用词准确性。

 教学课文的最后一段,重点体会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引导学生认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并让他们像科学家一样,做大胆的猜想,发光植物还可能用在什么地方?说话时注意运用“例如……”,进一步学会使用这种说明方法。

在布置作业时,我注意创设情境,“假如你现在就是一株发光烟草,请你大家做个自我介绍,完成《发光烟草的自述》。”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完成练习的兴趣,又有意地让他们回顾课文主要内容,达到复习的目的。

本节课,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认识了人造发光植物,了解了它的培植过程和作用,通过分析课文,体会到说明文语言的条理性和用词的准确性,并进一步学习和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同学们还进行了许多大胆的设想,激发了他们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意识。

 回顾本节课,还有一些缺点和不足,如我的语速比较快,没有给足孩子思考的时间。教学过程中,对朗读的指导比较单一,需要加强。本人也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希望今后得到各位老师的及时批评指导。

www.jyzyw.com教育资源网提供。

以上为内容(若无内容,请点击右侧“我要下载"免费下载完整的资料):

注意事项:

1.转载请注明《8 人造发光植物第一学时》DOC出处!本文地址:链接详见浏览器地址框,谢谢。

2.本站素材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

总之,综上所述如果您发现“《8 人造发光植物第一学时》”资料有错误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核对并更改以便帮助您和其他人可以正确学习使用。

最后推荐给您《2 雅鲁藏布大峡谷第一学时》, 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我们热切地希望您也上传自己的学习资料分享给别人,谢谢! 关键词:小学语文、DOC免费下载

资料信息-《8 人造发光植物第一学时》DOC资料信息
  • 科目: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9年12月30日
免费下载-《8 人造发光植物第一学时》DOC下载
(部分手机浏览器不支持下载,请使用电脑进行下载)用户登录后,免费下载,无病毒,无弹窗,无干扰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