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网图标 教育资讯 学前教育 K12教育 STEAM教育 考试相关 学校动态 教育机构
用户登录

《13 白鹅第一学时》

《《13 白鹅第一学时》》内容:

共2课时

13 白鹅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一)了解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笔下的白鹅的鲜明特点,体会

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二)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准确描摹的方法。

(三)品味欣赏本文生动而风趣的语言,感受作者的生活情趣。

2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抓住“白鹅的高傲体现在哪”这一线索贯穿教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学中我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读书、思考、感悟相结合,在积极主动的阅读活动中,理解和感悟白鹅的高傲,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 教学难点: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一)了解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笔下的白鹅的鲜明特点,体会

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二)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准确描摹的方法。

(三)品味欣赏本文生动而风趣的语言,感受作者的生活情趣。

 学时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学时难点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导入

1.同学们,动物和我们人类共同生存在这个地球上,有许多小动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乐趣,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和小动物有关的第四组课文。

2.我们先来看看本单元的导读,默读,边看边想,你读懂了什么?(本组课文写的都是有关小动物的;我们要比较作者在表达上的不同)

3.出示本组的四篇课文标题和作者给学生看

4.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学习第13课《白鹅》,齐读课题

5.课前我们都预习了课文,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吗?(丰子恺)有没有同学搜集了丰子恺先生的资料(丰子恺不但是作家,还是一位画家。)

6.出示老师搜集的资料: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原名丰润,后改为子恺。中国浙江桐乡石门镇人。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朱自清说“丰子恺一幅幅的漫画,就如一首首的小诗” ,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丰子恺的画线条简洁、幽默。文学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出示几张丰子恺的画,最后两张是白鹅)

7.下面,我们就来读读课文,看看他笔下的白鹅是什么样的。

1.同学们,动物和我们人类共同生存在这个地球上,有许多小动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乐趣,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和小动物有关的第四组课文。

2.我们先来看看本单元的导读,默读,边看边想,你读懂了什么?(本组课文写的都是有关小动物的;我们要比较作者在表达上的不同)

3.出示本组的四篇课文标题和作者给学生看

4.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学习第13课《白鹅》,齐读课题

5.课前我们都预习了课文,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吗?(丰子恺)有没有同学搜集了丰子恺先生的资料(丰子恺不但是作家,还是一位画家。)

6.出示老师搜集的资料: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原名丰润,后改为子恺。中国浙江桐乡石门镇人。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朱自清说“丰子恺一幅幅的漫画,就如一首首的小诗” ,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丰子恺的画线条简洁、幽默。文学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出示几张丰子恺的画,最后两张是白鹅)

7.下面,我们就来读读课文,看看他笔下的白鹅是什么样的。

活动2【讲授】二、讲授

1、请请同学们把书翻到63页,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同学们读的很认真,课文里的生字、新词都读会了吗?老师要检查检查

出示书中所有应该会的词语,同桌相互间读读,看谁会的多。

3.说说在刚才的学习中,谁读词的时候出现了问题。(老师,他把头颈的颈读成了第四声)那请这位同学再来读一次。

4.在这些词中,藏着一些多音字,你能找出来吗?

5.学生找多音字,并组词。

6.出示老师整理的四个多音字,这是本课中新出现的,请同学们把这四个字写在书上。

7.出示词串,请四位同学读,其他同学听他们读的是否准确,并结合课文内容想想,这些词语有哪些特点。

伸长头颈   左顾右盼 

严肃郑重 厉声呵斥   厉声叫嚣   引吭大叫

步调从容   大模大样   毫不相让   净角

三眼一板   一丝不苟   供养不周 不胜其烦  架子十足

8.(第一组词语和鹅的姿态有关;第二组词语和鹅的叫声有关;第三组词语和鹅的步态有关;最后一组词语和鹅的吃相有关。

9.词语我们能读准,把他带到课文中你还能读准他嘛?

10.谁愿意读读有第一组词语的段落,大家听听他读的准不准确。

11.谁愿意读读鹅的叫声段落。

12.谁能读读鹅的步态的段落。

13.谁能读读鹅的吃相的段落。

14.课前同学们做了预习,刚才我们也读了课文,谁能说说这只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吃饭有意思一口泥一口水;叫声很大;走路很有特点,大模大样的等等)

15.同学们的发现真不少,作者只用了一个词准确的概括了这只白鹅,(高傲)谁愿意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作者初见白鹅是怎样想的。(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谁来说说(读书上的句子)

“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16.大屏幕出示这个句子:

 “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一个高傲的动物。”

男女生读,比较句子情感。

读读这两个句子,你有什么感受?(多了这个好字,突出了作者感到很惊喜,没想到;非常高兴)带着那份惊喜再来读读这句话。

17.是啊,初见白鹅,作者就感受到了鹅的高傲,在接下来的生活中,鹅的高傲无处不在,更表现哪里呢?作者用一句话就告诉我们了,最快的速度画出来。(学生画中心句)

18.指名读第二句,老师板书。

19.鹅的叫声、步态、吃相究竟有哪些特点,作者是怎样写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活动3【讲授】三、总结

初见鹅给作者的感受是高傲,共同生活后,发现鹅的高傲无处不在,具体表现在哪里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4.2 第二学时  教学目标

1.分析“白鹅”特点,理解作者对白鹅的思想感情。 2.学习用比较的手法突出事物特征的写法。 3.学习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

 学时重点

1.分析“白鹅”特点。

 2.学习用比较的手法突出事物特征的写法。

 学时难点

难点 学习用比较的手法突出事物特征的写法。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丰子恺先生写的白鹅,知道了他家有一只高傲的白鹅,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学习前,老师要考考大家上节课学习的词语,请把本子打开。老师每次读3个词语,读两遍,请同学们听完第一遍后在开始写。

活动2【练习】二、听写词语

严肃郑重   厉声呵斥 引吭大叫

另起一行

  傲慢 步调从容  大模大样

另起一行

  发笑 三眼一板  一丝不苟  

这是刚才老师听写的词语,请同学们对照大屏幕,自己批改一下,写错的字画出来,并写一遍,然后坐好。

  同学们看屏幕,第一组词写的是鹅的什么?(板书叫声)

第二组呢(板书步态)

第三组(板书吃相)

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默读课文的第三——七自然段,想想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能会到鹅的高傲,把它们画出来仔细体会。

学生读课文,找词句。

活动3【活动】汇报

(1)鹅的叫声

学生汇报,从严肃郑重这个词体会到,这个词的意思是一本正经,非常认真的样子,像个德高望重的老人或者家长,我从这个词体会到了鹅的高傲。

我从厉声呵斥这个词,体会到了鹅的高傲,厉声呵斥的意思是用很严厉的声音训斥,所以从这我体会到了鹅的叫声高傲。

厉声叫嚣的意思是严厉的大声喧叫吵闹,这也能体会到鹅的高傲。

引吭大叫的意思是伸长脖子大声叫,我从这个词也体会到了鹅的高傲。

4、在写鹅的叫声时作者用了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这些都是表示叫声的词语,那么他们的位置能不能换换呢?

5、谁能说说?

(严肃郑重是严厉地说,并不是大声地说,所以用厉声呵斥比较合适。厉声叫嚣是大声地说,当有生客进来时,鹅想用大声的叫喊赶走生客。当篱笆外有人经过时,鹅想看看是谁又来影响他的生活,篱笆很高他必须要伸长脖子才能看到外面,所以这里用引吭大叫比较合适。)

是呀,文章用词准确才能打动人。

8、谁来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把描写鹅的叫声的词语突出出来,让大家感受一下这只严厉的鹅?(读原文)

9、读得真好,这样你还能读吗?先自己试试。

10、这样的谁能读?

11、谁还能读 郑重严肃   厉声呵斥  厉声叫嚣 引吭大叫 

大家看第三自然段,丰老先生只单单写鹅了吗?为什么还要写狗呢?(和狗对比,想突出鹅的声音非常大)

12、仅仅就是为了突出鹅的叫声大这个特点吗?(不是,想表达对鹅的喜爱。)

这就是对比的好处,不仅突出了鹅的叫声特点,更是表达对鹅的喜爱。(板书对比)

13、相信同学们在生活中,也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你能不能也用对比的手法表达一下你它的喜爱。

小狗非常贪吃,每次吃饭后,它的肚子圆滚滚的,不亚于满月的小猪。

小金鱼在鱼缸里慢悠悠地游着,一点也不着急,甚至比乌龟爬还要慢。

百灵鸟的叫声清脆悦耳,那声音不亚于凤凰传奇的歌声。

14、用词的准确、对比的手法,写出了鹅的高傲,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作者还用这样的手法

鹅的高傲还表现在它的步态中,说说步态吧。

活动4【活动】汇报

1鹅的步态从容,大模大样的,我体会到了鹅的高傲。

2、和鸭子比较,突出了鹅的高傲。师:对,这又是对比的写法。

3、我还从傲然这个词体会到鹅的傲慢,人来了也不让路。

4、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我觉得这只鹅真是霸道,不让路就算了,还嫌人挡道,真是高傲。

5.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叫净角吗?(净角通称花脸,扮演性格刚烈或者粗暴的人物。)

6.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段净角出场的片段,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鹅就是这样走路的。

7.再读这个句子,读出鹅的高傲。(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一直到咬你一口。只读这一句,指导朗读)

活动5【讲授】讲授

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这个句子让我发笑,

三眼一板的意思是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一丝不苟的意思是连最细微的地方也毫不马虎,鹅吃饭都这么讲究,真是高傲。

师:这就是鹅的做派,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多么高傲,又是多么可笑(板书:可笑)——此处教师结合学生回答适时插入。

还有哪些句子体现出鹅的可笑?

  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我觉得狗像小偷一样让人发笑,窥伺的意思是指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

  看它再吃了一口饭,再走开去喝水、吃草、吃泥的时候,狗又敏捷地跑上来,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狗和鹅抢饭吃我觉得可笑。

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鹅自己吃饭三眼一板,还愿别人,我觉得可笑。

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些句子,边读边想象鹅、狗之间的吃饭战争,感受鹅吃饭的可笑。

大屏幕出示关键的几个句子(每个同学在下面练习读一遍,然后找四个同学站起来读)

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

鹅、狗的抢食之战拉开了序幕。

等它吃过一口饭,踏着方步去喝水、吃泥、吃草的当儿,狗就敏捷地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饭。

鹅的从容,狗的敏捷,多么鲜明的对比

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

鹅老爷的威严,狗甘拜下风。

 看它再吃了一口饭,再走开去喝水、吃草、吃泥的时候,狗又敏捷地跑上来,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

循规蹈矩的吃法,还是让狗的计谋得逞了。

 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

 这又能怪谁呢?

面对这位鹅老爷,我们不胜其烦,谁能说说不胜其烦的是什么意思?(忍受不了某种麻烦)

作者是真的忍受不了了吗?(不是,它对鹅是非常喜欢的,虽然麻烦,他还是侍候着,说明不是真的讨厌,而是喜欢)

对,这个词语在这里表达的意思恰恰和词的本意相反,这样的表达方式叫反语(板书)

在吃相这部分中,还有哪个词语运用了反语的写作方法。

鹅老爷,老爷都是指旧社会的地主,作者在这里用老爷来称呼鹅,表达的是喜欢,所以是反语。我觉得架子十足也是反语,本来这个词语架子很大,对他人摆出一副不屑的表情或样子,在这里,作者也是想表达喜爱之情。

恰当的引用反语,会使文章表达的情感更强烈。

你能不能用反语这种修辞方法说说你喜欢的小动物。

  我们家的金鱼小姐,吃食非常挑剔,每次吃鱼虫的时候,总是挑三拣四的,很长时间才能吃进去一条鱼虫。

邻居家的小狗,声音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狗老爷非常爱管闲事,甚至有人在走廊里走路,它也要厉声叫嚣,好像是走了它家的道。

我的小鸡全身金黄,像个小黄球。她可娇气了,人老远的还没靠近它,它就用柔弱的声音叫起来,叽叽叽叽,好像在说:“别靠近我,我怕。”

反语更能表达大家对小动物的喜爱。

指着板书,通过学习,我们从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感受到了鹅的高傲,正如作者所说:

出示: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联系上下文,你能体会到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吗?(这是一个过渡句;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接了上文鹅的姿态高傲,又开启了下文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的内容。)

13、真好,看来你不仅读懂了文章内容,还明白了文章的结构特点。

总结:这片课文节选自丰子恺《白鹅》,这是原文中的其他内容,

鹅,不拘它如何高傲,我们始终要养它,直到房子卖脱为止。因为它对我们,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有贡献。使主母和主人都欢喜它。物质上的供献,是生蛋。它每天或隔天生一个蛋,篱边特设一堆稻草,鹅蹲伏在稻草中了,便是要生蛋了。

。。。。。。

望望那鹅,它正吃饱了饭,昂胸凸肚地,在院子里跨方步,看野景,似乎更加神气了。但我觉得,比吃鹅蛋更好的,还是它的精神的贡献。因为我们这屋实在太简陋,环境实在太荒凉,生活实在太岑寂了。赖有这一只白鹅,点缀庭院,增加生气,慰我寂寥。

活动6【讲授】结束

希望同学们课后能阅读这篇文章,领略这只高傲白鹅的更多风采。

活动7【活动】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本课教学思路清晰,注重让学生整体阅读、体验文本,感受白鹅的高傲。

在词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词语,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回顾,也是对词语进行分类积累。让学生将本课出现的重点词语抄写在积累本上,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扎实、有效。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在教学中,教师紧紧抓住“白鹅的高傲体现在哪”这一线索贯穿教学。教学中教师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读书、思考、感悟相结合,在积极主动的阅读活动中,理解和感悟白鹅的高傲,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在体会鹅的步态的时候,先让学生将鸭与鹅的步态进行对比,播放净角出场的画面,给学生直接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感受鹅步态的大模大样。对于本课中出现的反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其作用,并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运用,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教学结束前,教师还展示了《白鹅》原文的其他内容,推荐学生读丰子恺先生的更多作品,达到了“以点带面”的效果。

www.jyzyw.com教育资源网提供。

以上为内容(若无内容,请点击右侧“我要下载"免费下载完整的资料):

注意事项:

1.转载请注明《13 白鹅第一学时》DOC出处!本文地址:链接详见浏览器地址框,谢谢。

2.本站素材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

总之,综上所述如果您发现“《13 白鹅第一学时》”资料有错误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核对并更改以便帮助您和其他人可以正确学习使用。

最后推荐给您《21 搭石第二学时》, 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我们热切地希望您也上传自己的学习资料分享给别人,谢谢! 关键词:小学语文、DOC免费下载

资料信息-《13 白鹅第一学时》DOC资料信息
  • 科目: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9年12月30日
免费下载-《13 白鹅第一学时》DOC下载
(部分手机浏览器不支持下载,请使用电脑进行下载)用户登录后,免费下载,无病毒,无弹窗,无干扰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