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网图标 教育资讯 学前教育 K12教育 STEAM教育 考试相关 学校动态 教育机构
用户登录

《4 火烧云第一学时》

《《4 火烧云第一学时》》内容:

共1课时

4 火烧云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文章内容,从颜色和形态两方面理解体会火烧云变化的神奇。

2.尝试运用如下方法理解文章:进行各种角度方式的比较阅读;联系作家生平理解作品。

3.感受欣赏本文的语言特色:自由灵活、充满诗味、富有情趣的充满联想的优美行文。

2重点难点

从语言文字中体会火烧云变化的快和多,同时有阅读方法的指导。

感受萧红这篇写景散文的语言特色,体会“景语皆情语”的散文特点。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一、导入,理清脉络,抓“火烧云”的特点

1.今天我们学习著名作家萧红的文章《火烧云》。这是一篇写景的散文。板书:散文高年级学习写景散文,要学会:了解景物特点,体味作家的情感,品味文章的语言。这也是今天我们学习的重点。

2.理清文章脉络:通过预习,这么美的火烧云,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写的?

板书  颜色、形态 哪几自然段写颜色?哪几自然段写形态?

3.注意到结尾的这句话吗?一起读: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  和课文中的哪句话呼应?读: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

4.上来和下去之间,这是什么样的火烧云,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 板书:神奇

通过预习,我们对火烧云有了丰富的感受。看,多美啊!(图片),但真实的火烧云比这个更美,课文描写火烧云,集中写了一个字, 哪个字可以概括?板书  变 转瞬即逝的变化中更见其神奇。

5.你看,满天的红霞多美啊!通过预习,你知道火烧云是什么?为什么叫“火-烧-云”,课文中有一句话就点明了,找找看。

出示:读: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里还有一句话,读读看,有什么不一样?

比较交流: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红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6.点评小结:和“红”相比,“烧”字形象,有画面感,给人无限联想,仿佛能看到从西到东一路烧过来的情景。板书 比较用词妙不妙,一比就知道。“比较法”是品析语言中常用的有效方法。

7.“烧”字很普通,在萧红信手拈来的才情下却显得不寻常。萧红文学成就的一大亮点就是她的语言,我们来了解一下,(学生默看,老师概述)出示

作家卡片一 :“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茅盾 评《呼兰河传》

有文学评论说,萧红的文字充满了儿童式的奇特想象和信马由缰的思路。她的字里行间,正是一派稚拙可爱的孩子气。

  还有人说:她以儿童般的想象力,创造出独有的灵活句式,完成自由的表达。

语言特点:

自由灵活,充满诗味,富有情趣。

本文是否就有这样的语言特点呢?先看看看这位民国才女是怎样把瞬间的美景写出来的。

活动2【活动】二、深入文本,赏析文章表达方法和语言特点

1.看1-3自然段,自己读读,你从哪里感受到了火烧云的神奇? (颜色的多,颜色的丰富,变化快,变得很美)

2.作者怎么写出来的?哪些语言你觉得很有特点,让你眼前一亮? (教学先后根据学生回答来定)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天空中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比较:

天空中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黄澄澄的,一会儿紫莹莹的。

(1)品语言,用比较。读读,有什么不一样?哪一句好,好在哪里?

出示:红彤彤  金灿灿   红彤彤  金灿灿  黄澄澄  紫莹莹

  半紫半黄  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 梨黄  茄子紫

指导朗读。

(2)大自然就是高明的画师,更高明的是把景色描绘出来的萧红!她为什么还要写上这么一句: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更突出了火烧云的神奇、颜色的丰富啊!给人更多的想象。)看似平淡,但颇具表现力,这就是高明作家的语言智慧。

(3)第一自然段中萧红写得也非常有特色:出示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

比较:

(读一读,体会一下有“了”和没有“了”的区别。)

小结:了字用得那么醒目,那么有韵味,那么有节奏,喜悦欣喜之情就在“了”里,简直用绝了“了”。

(4)出示1-3自然段,此时此刻,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你感受到了作者的心情吗?齐读,读出神奇的变化带给我们的喜悦。

点评:无一字喜爱却字字喜爱,情感融在景物里,寄托在文字间,这就是写景散文的语言特点,景语皆情语。我们要读出语言背后的情感。板书:景语皆情语

总结:(根据板书)我们一路比较着,一边品着语言,一边感受着火烧云颜色变化中的神奇,体会着作家的情感。萧红以其自由灵动简洁的语言,把色彩写得非常热闹!

3.火烧云形态的变化又是怎么写的呢?

出示4、5、6三个自然段:自己读,边读边想象画面,从哪里感受到火烧云的神奇?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1)从哪里感受到神奇?

(2)比较:一会儿,天上刚刚还是一匹跪着的马,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条凶猛的大狗;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那边的云又变成了一头大狮子。

读读比比,有什么不同?

(3)看看萧红是怎么展开丰富的联想,笔下的马是怎么“变”的?

出示: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A最能表现马的“活动、变化的是哪些词语?朗读指导。

B这就是萧红充满趣味的语言。不仅马的样子在变,看的人的心情也在变,读出了什么心情?(奇、喜、惜)多么富有趣味。一匹可爱的神奇的马!

C 马的样子在变,看的人的心情在变,我也变一下。读出节奏、感受一下诗味:

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

  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过了两三秒钟

那匹马大起来了

腿伸开了

脖子也长了

尾巴可不见了

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

那匹马变模糊了

你看,萧红的语言长长短短,有韵味,有节奏,不仅有趣味,还充满诗味。

d 自己再读读狗和狮子部分,你是不是觉得这像我们小孩子写的,特别亲切?

(4)小结:这就是萧红的语言:充满诗性,富有情趣。

(5)小练笔:神奇的变化时时都在发生,发挥你的想象,还会有什么变化?(引导可能来了可爱的兔子,瘦瘦的山羊,神气的公鸡……)你看接着又来了————大家发挥想象,仿照狮子的这一段,我们也来尝试一下诗性和情趣的语言。

写完交流。

4.看也看不够啊,一时恍恍惚惚——出示第七自然段。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

看够了吗?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偏偏)

美好的东西总是短暂的,绚丽至极,但是转瞬即逝。太遗憾了,意犹未尽啊! 带着这样的情感我们读好这一段。

活动3【讲授】三、拓展迁移,感受作家的情感,深入理解文本

《火烧云》全篇 548个字,语言简洁自然自由,我们仿佛看到了童年的萧红仰着头专注地陶醉于天空的美景。

阅读名家名篇,为了更好地了解作品,有必要了解这个作家的生活经历。

1.介绍作家:那萧红有什么经历呢?指名读。

作家卡片2  萧红一生追求爱与自由,她是一位命运坎坷的漂泊者,人生不幸。她一生颠沛流离,从哈尔滨到青岛、上海、日本、北平、武汉、西安、汉口、重庆,最后到香港。1940年12月,萧红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完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2年病逝,年仅31岁。

萧红说:“童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

2.勾连文章,出示原文一段:火烧云虽然美,但你看呼兰这个地方的人,想看就看,不看就睡觉,在习以为常的人眼里未必就那么神奇了。萧红笔下的火烧云却如此神奇。创作此小说正值抗日战争,身在香港、身体虚弱、精神寂寞的萧红无法回到故乡。在人生的末端,回忆遥远的童年,遥远的故乡,那火红火红的云彩在记忆中是显得那么美好!

3.学习了本文,除了绚烂,你还读出了什么?(追忆美好童年,追忆自己的故乡)

小结:景语皆情语,在欣喜之外,我们读出了另外一种情,对美好童年的追忆。童年就像火烧云那么美,在萧红暗淡不幸的短暂一生中,童年那一丁点的快乐是那么灿烂!这火烧云呢,就像萧红短暂的一生,绚烂至极却转瞬即逝。萧红用她的才华把瞬间的美定格成文学的永恒。

活动4【测试】总结

这堂课有什么收获?总结板书。

1.读懂了什么?(回顾内容,在颜色和形态的变化中感受到了神奇)

2.怎么读懂的,总结学法:A比较法。可以用比较的方法,品析语言。B 景语皆情语。字字句句总关情啊!

3.读名家名篇,掌握阅读方法,学会感受情感,学会欣赏文字,你就可以走进作家心里,和作家对话了。

4.作业:读《呼兰河传》 ,品味萧红文章的语言特点。

www.jyzyw.com教育资源网提供。

以上为内容(若无内容,请点击右侧“我要下载"免费下载完整的资料):

注意事项:

1.转载请注明《4 火烧云第一学时》DOC出处!本文地址:链接详见浏览器地址框,谢谢。

2.本站素材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

总之,综上所述如果您发现“《4 火烧云第一学时》”资料有错误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核对并更改以便帮助您和其他人可以正确学习使用。

最后推荐给您《13 白鹅第一学时》, 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我们热切地希望您也上传自己的学习资料分享给别人,谢谢! 关键词:小学语文、DOC免费下载

资料信息-《4 火烧云第一学时》DOC资料信息
  • 科目: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9年12月30日
免费下载-《4 火烧云第一学时》DOC下载
(部分手机浏览器不支持下载,请使用电脑进行下载)用户登录后,免费下载,无病毒,无弹窗,无干扰链接。

《4 火烧云第一学时》相关资源

《11 去年的树第一学时》
大小:
《23 卡罗纳第一学时》
大小:
《21 搭石第二学时》
大小:
《11 去年的树第一学时》
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