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网图标 教育资讯 学前教育 K12教育 STEAM教育 考试相关 学校动态 教育机构
用户登录

《18 颐和园第一学时》

《《18 颐和园第一学时》》内容:

共2课时

18 颐和园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等1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写景状物要抓住特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从中得到陶冶;在欣赏、品读养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情分析

学生阅读经验、方法积累的还不多,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尝试运用一些简洁而有效的方法,如:查找资料、联系上下文、品词品句、边读边想象等。

3重点难点

 重点:1.会认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等15个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作者写景状物要抓住特点。

3.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从中得到陶冶;在欣赏、品读养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难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写景状物要抓住特点,培养同学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学习抓住特点进行介绍的方法。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等1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1、2自然段。

 学时重点

会认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等15个词语。

 学时难点

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1、2自然段。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图片导入

  同学们,在我国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那里有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又还有许多精致的建筑,请同学们先欣赏一下这里的美景。(出示图片欣赏)

 【设计意图:出示颐和园美景图片让学生欣赏,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活动2【讲授】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标出课文自然段序号。

2. 朗读并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叙述顺序。

活动3【讲授】识字写字,学习1、2自然段

(一)认读生字词语

1.认读生字“颐、耸、阁、舫、眺、堤、态”。

2.认读词语“ 长廊、柱子、建筑、宫殿、葱郁、掩映、朱红、堤岸、雕刻、狮子、佛香阁、神清气爽、金碧辉煌、隐隐约约、姿态不一”。

3.开火车读词语。

4.根据意思填写词语。(神清气爽、金碧辉煌、姿态不一,远眺)

(二)学习会写的生字

 殿 廊 柱 栽 筑 阁 朱 堤 雕 狮 态

1.认读生字。

2.形近字区分:栽、载、裁。

3.学生书空,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扫清文字障碍,为学习课文打基础】

(三)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的中心句。(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四)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长廊有什么特点?美在哪里?

活动4【活动】拓展阅读

阅读17-21页,必读篇目《颐和园介绍 》、《颐和园游记》、《颐和园观后感》选读篇目《雪后颐和园游记》、《颐和园游记诗》

【设计意图:培养阅读能力,增加阅读量,增强课外知识。】

活动5【练习】快乐写话

选择下面的几个词语写话:

 长廊 柱子 建筑 宫殿 葱郁 掩映 朱红 堤岸 雕刻 狮子

佛香阁 神清气爽 金碧辉煌  隐隐约约  姿态不一 

【设计意图:练习连词成文,是对所学生字的一个巩固,同时提高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

4.2 第二学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作者写景状物要抓住特点。

3、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从中得到陶冶;在欣赏、品读养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时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作者写景状物要抓住特点。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从中得到陶冶;在欣赏、品读养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时难点

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写景状物要抓住特点,培养同学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学习抓住特点进行介绍的方法。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复习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是哪儿吗?(颐和园)谁去过颐和园,颐和园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又大又美)(板书:颐和园)谁愿意做个小导游带我们去观光呢? 

活动2【讲授】学习3、4自然段

(一)、讲读第三段。

1.作者走完长廊,又来到了哪里?

明确:万寿山

作者在万寿山脚下看到什么?请同学看图回答。

明确:佛香阁、排云殿

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明确:万寿山雄伟壮丽,佛香阁巍峨壮观,排云殿金碧辉煌。

(1)“耸立”指高高的直立,这个词说明了佛香阁巍峨雄伟。

(2)“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亮”表现了佛香阁的建造气势恢弘。

(3)“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体现了佛香疾的造型精巧。

(4)“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说明排云殿很多,“金碧辉煌”指宫殿十分雄伟,像一朵朵金光闪闪的云排列在佛香阁下面。

2.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万寿山的这种美?

明确:第四自然段

请同学们默读这一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1)“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万寿山很高,站在半山腰就可以看到大半景色。这里的“大半景色”指的是山前的景色,因为作者的观察点是在佛香阁前面,所以后山的景色看不到。

(2)“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很高,从半山腰望去能看到掩映在绿树中的屋顶和红红的宫墙。

(3)“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这句话也体了万寿山的高大,向前望,美丽宽阔的昆明湖变成了一面镜子,一块碧玉。

(4)“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由于山高离得很远,所以看不到看不到静静的湖面上浅浅的波纹。

(5)“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这一句更加说明了万寿山的高,站在半山能望见城里的景物。

4.小结:这一段描写了作者在万寿山脚下和登上半山腰所见的景物,突出了万寿山雄伟壮丽的特点。从万寿山下来,作者又来到了哪里?

(二)、自学第四段。 

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讨论,说一说昆明湖有什么特点?

1.同学自由讨论。

2.指名发言,检查自学情况,其他组的同学补充发言。

3.每组选出代表读课文,比一比,那一组读得好。

4.教师小结:这一段写了昆明湖的静和绿,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秀美的风景画。在颐和园中除了精美的长廊,壮美的万寿山,秀美的昆明湖,还有哪些美景呢?

明确:智慧海、知春亭、大戏台、玉带桥、石舫……

正像大家所说的那样,“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学生齐读)“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三)根据板书总结全文。

 作者按游览的顺序,以万寿山为中心,描写了长廊、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桥、湖心小岛几外景物的特点。赞美了祖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

活动3【活动】拓展阅读 活动4【练习】快乐写话

观察一处景点(如学校、公园、游乐场等),按地点转换的顺序把它写下来。

www.jyzyw.com教育资源网提供。

以上为内容(若无内容,请点击右侧“我要下载"免费下载完整的资料):

注意事项:

1.转载请注明《18 颐和园第一学时》DOC出处!本文地址:链接详见浏览器地址框,谢谢。

2.本站素材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

总之,综上所述如果您发现“《18 颐和园第一学时》”资料有错误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核对并更改以便帮助您和其他人可以正确学习使用。

最后推荐给您《17 长城第一学时》, 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我们热切地希望您也上传自己的学习资料分享给别人,谢谢! 关键词:小学语文、DOC免费下载

资料信息-《18 颐和园第一学时》DOC资料信息
  • 科目: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9年12月30日
免费下载-《18 颐和园第一学时》DOC下载
(部分手机浏览器不支持下载,请使用电脑进行下载)用户登录后,免费下载,无病毒,无弹窗,无干扰链接。

《18 颐和园第一学时》相关资源

《11 去年的树第一学时》
大小:
《11 去年的树第二学时》
大小:
《17 长城第一学时》
大小:
《27 乌塔第一学时》
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