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网图标 教育资讯 学前教育 K12教育 STEAM教育 考试相关 学校动态 教育机构
用户登录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学时》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学时》》内容:

共1课时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课题,整体感知全文,体会作者激动、自豪的心情。 2.认读词语,正确理解“呼风唤雨、世纪、家耕社会、依赖”等词语。3.从具体事例中了解20世纪的重大发现和发明,在进一步区别“发现”与“发明”的同时,感受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课外阅读与搜集相关资料的兴趣。  2学情分析 学生对伟大的科技发明很感兴趣,但是对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还不是很了解,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深厚兴趣。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题,围绕“20世纪”这个词,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揭题导入

一、揭题引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走进科技世界。课前,问一个时间问题:一个世纪是多少年?(100年)我们现在生活在几世纪?(21世纪),上个世纪就是(20)世纪,通过预习,你知道20世纪是一个怎样的世纪?(呼风唤雨的世纪) “呼风唤雨”原指什么?(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出现在这篇课文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现指能够支配自然的力量) 

2.人类真了不起,都能够呼风唤雨了,那你觉得应该怎么读课题呢?(自豪、激动)再读课题。 

活动2【讲授】授新课

二、围绕“20世纪”句子,理解科技的巨大变化 

(一)提出自学要求: 

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请你大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从文中找出带有“20世纪”一词的句子?编上序号。(出示自学要求:大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从文中找出带有“20世纪”一词的句子,并编上序号。) 

(二)交流五个句子: 

l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l  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l  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l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l  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的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为人类创造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 

1.先来看第一句。(出示第一句)大家来读一读,你读出什么来了?(路甬祥爷爷写这篇文章时心情激动、自豪、高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句话统领全文,是总起句。) 

是的,第一小节显然就是全文的总起句,让我们带着自豪、坚定、不容置疑的语气再来读一读。 

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板书:人类 现代科学技术) 

出示这句话,一、二组读提问部分,三、四组读回答部分。表达同样的内容,如果我把句子改成这样:②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你觉得哪句更好些?为什么? 

2.(出示第二小节的第2句) 

人类靠科学技术来呼风唤雨,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1)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从“那么多、奇迹、出乎意料”体会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之快,成就之大。)(相机板书:发现和发明) 

(2)区分“发现”和“发明”。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对两者的理解:“发现”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现”的是本来存在的但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则是指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发明”的是本来不存在的事物,是新的创造。 

(3)做练习题进一步体会两者的区别。 

3.课文中提到了20世纪有哪些发现和发明?(出示第四句)(指导朗读) 

(1)同桌练读句子

(2)感受语言表达的特点

这个句子中,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呢?(指名发言)上半句是写发现,下半句是写发明,路爷爷在语言表达上,条理十分清楚。

(3)体会词语搭配的巧妙

课件出示四幅图并配上文字: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天体,探索奥秘。

出示相应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话)20世纪,人类登上了月球,发现了——(稀土金属,水);潜入深海,发现了——(奇妙的海底世界);洞察天体,看到了——;探索奥秘,又发现了——(   )。

(4)简单交流查阅的资料

(5)理解“地球村”:科学技术将世界缩小。

过渡:可是,在20世纪以前,人类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4.(课件出示)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1)师描述创设情境,引导读

师:那时没有电灯,夜晚,人们只能在昏暗的油灯下干活;没有电视和收音机,千里之外发生再大的事情也无从知晓;没有汽车,远行只能徒步,甚至受伤需要抢救却没因为不及时而导致丧命……

(2)理解“依赖”和“农耕社会”

师:人类的生活,只能顺从自然,只能听天由命,这就是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

(3)想象变化

师:20世纪的到来,却让这一切发生了变化。20世纪,有了神话中的“千里眼”——那是(电视机,天文望远镜等),我们可以了解世上所有的事情;20世纪,有了神话中的“顺风耳”——那是(收音机、电话,)我们可以听到千里之外的声音;乘坐飞机,我们也成了腾云驾雾的“神仙”,宇航员叔叔乘坐火箭还能像嫦娥一样飞向美丽的月球……(展示科技变化迅速的图片)

那么多的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出示)

强调: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5.了解了这么多20世纪的发现和发明,你有什么想说的?是的,这样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有了这么多的成就,可以用一句怎样的诗来形容?(出示第三句话)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科技发展之快、成就之多) 

读,指导读出惊喜之感。 

(1)是的,作者通过一个个例子向我们介绍了一些20世纪的发现和发明,这样的说明方法叫举例子(板书:举例子)。 

(2)那么多的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了,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出示第二小节的第3句)从这个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中体会科技发展对改善人类生活的重大意义。)

6.科学造福了人类的生活,作者说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我们再来读读带有20世纪的第五句话。(出示第五句) 

20世纪的许多发现和发明创造了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这句话中什么和什么在对比?(20世纪的生活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生活在对比)

活动3【活动】拓展交流

三、拓展:20世纪是一个( )的世纪。

四、交流自己搜集的20世纪科学发明的资料

活动4【作业】课外阅读

五、阅读推荐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20世纪的发现和发明,老师向你推荐一本书(屏幕出示): 

2000年,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一书,这本书由路甬祥主编,书中介绍了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

板书设计:

www.jyzyw.com教育资源网提供。

以上为内容(若无内容,请点击右侧“我要下载"免费下载完整的资料):

注意事项:

1.转载请注明《29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学时》DOC出处!本文地址:链接详见浏览器地址框,谢谢。

2.本站素材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

总之,综上所述如果您发现“《29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学时》”资料有错误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核对并更改以便帮助您和其他人可以正确学习使用。

最后推荐给您《17 长城第一学时》, 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我们热切地希望您也上传自己的学习资料分享给别人,谢谢! 关键词:小学语文、DOC免费下载

资料信息-《29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学时》DOC资料信息
  • 科目: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9年12月30日
免费下载-《29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学时》DOC下载
(部分手机浏览器不支持下载,请使用电脑进行下载)用户登录后,免费下载,无病毒,无弹窗,无干扰链接。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学时》相关资源

《送元二使安西第一学时》
大小:
《9 巨人的花园第一学时》
大小:
《13 白鹅第一学时》
大小: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第一学时》
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