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网图标 教育资讯 学前教育 K12教育 STEAM教育 考试相关 学校动态 教育机构
用户登录

《18 颐和园第一学时》

《《18 颐和园第一学时》》内容:

共1课时

18 颐和园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4、5自然段。感受昆明湖的美景。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3、引导学生体会并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2学情分析

根据文本特点和中年级学生边读书边想象的读书要求及学习作者表达方法的习作要求,我们力求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思路,让教学走两个来回,让学生随着文字移步换景,抓住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把书读厚,体会颐和园丰富的人文内涵。反过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从不同角度欣赏到的不同景物的特点和作者简洁准确的表达方式,从而有效地学习游记的写法。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

4教学过程 4.1 第二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复习导入

上节课,邱导带领大家初游览了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公园——颐和园。知道了《颐和园》是一篇游记。作者按照移步换景的方法依次给我们介绍了哪些景点呢?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佛香阁

板书:长廊→万寿山→排云殿→昆明湖

看来大家对这些景点的印象还是很深的,现在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出示图片,你能猜出是哪个地方吗?

活动2【讲授】学习“昆明湖”

1、这节课,邱导就带领大家去游览占了全园面积四分之三的昆明湖。站在哪里是欣赏昆明湖的最佳地点呢?走,各位小游客,让我们登上万寿山。在那里,颐和园的景色大半将收在眼底。请大家自由读读第4自然段。读完后四人小组内交流:作者登上万寿山,欣赏了哪些方位的景色?看到了哪些美景?

找到相应的句子好好品读。交流:

登上万寿山:(向下望)树丛 葱郁……

(正前面) 昆明湖  静、绿  (像……像……)  

(向东远眺)城楼白塔  古老 

作者就是这样,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向正前面看,向东远眺的,这样的观察方法叫定点观察,这样观察能让读者读来有顺序。(板书:定点观察)

这些风景中最美的就是昆明湖了。你能找出描写昆明湖的句子吗?

谁愿意读(三、四位学生读)[课件: 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都说这儿有一面镜子,一块碧玉, 你们看, [课件: 昆明湖图片] 这面镜子照得见什么?

这面镜子是一幅巨大的画。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这句话抓住了昆明湖哪两个特点来写的?用什么方法写出这两个特点的?(静、绿 比喻)

是的,第一句话用比喻写出了昆明湖静和绿的特点,那第二句话写的是什么呢?写游船、画舫的动是为了什么?有什么作用?(衬托昆明湖的静),是啊,作者是以动衬静,更衬托出了昆明湖静的特点。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划船,我们都知道是这个“划”字,(板书:划)而作者在这里却用了一个滑冰的滑,我觉得用错了,可是文中的小伙伴却说:“滑”字用得真好,你觉得呢?我想听听,你觉得好在哪里?是啊,那画舫、游船就像在湖面溜过去一样,几乎没有一点痕迹,昆明湖多静啊!谁还想谈?用滑字好像船轻轻擦过去一样,而划字感觉船在水面留下一道很大的波纹。就体现不出昆明湖的静了。那怎么读这一句话,把静读出来。读慢点,读轻点。抽两生读。再齐读,读出特点,读出喜爱。

读了这么多遍,你能像这样读吗?填空读三遍,一遍比一遍省略的多。这么美的句子就要熟读成诵,读着读着,就把它背下来了。

2、学习第5自然段

各位小团友,我们刚才是站在佛香阁前面远远地欣赏了昆明湖的美景,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昆明湖。你们可以漫步堤岸,来到湖中心的小岛,走上十七孔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景点,不同的特点,一定会带给你不一样的感受,那你最想去哪儿游赏呢?下面就是自由观赏的时间,找到你最想去的地方,同桌之间好好品读一番吧。

汇报交流读。

十七孔桥可是颐和园里最大的一座桥。读了描写十七孔桥的句子,如果有一天,你去十七孔桥上游玩,你最想看到什么?(想去看小狮子)为什么?(姿态不一)是啊,我也想去看看,可作者没有写出来,那么多根石柱,每根上面的狮子姿态都不一样,到底有哪些姿态呢?让我们展开想象,用上我们前面学的用打比方的方法描写事物,用列数字的方法描写景点。将学习单上的这段话写具体吗?可以参阅大屏幕上有一些狮子的图片和资料。

练习写话。以我是小导游的身份,介绍这段话。

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远远望去,像( )。桥栏杆上有(  )根石柱,每根柱子上都雕刻着( )的狮子。(  )只狮子,大小不一,姿态不一,有的(  ),有的(   ),有的(  ),还有的(  ),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像这样一写,感觉十七孔桥真的很美。有机会一定要去看一看。

活动3【练习】小练笔

练习写话。以我是小导游的身份,介绍这段话。

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远远望去,像( )。桥栏杆上有(  )根石柱,每根柱子上都雕刻着( )的狮子。(  )只狮子,大小不一,姿态不一,有的(  ),有的(   ),有的(  ),还有的(  ),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活动4【活动】小结,拓展延伸。

我找到了一幅颐和园的全景图,大家看看,颐和园的美景还多得很呢!真是印证了课文最后的一句话,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颐和园的景美,课文的语言也很美,建议课后将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孩子们也可以上网去查阅有关颐和园的资料,从多方面了解颐和园。

www.jyzyw.com教育资源网提供。

以上为内容(若无内容,请点击右侧“我要下载"免费下载完整的资料):

注意事项:

1.转载请注明《18 颐和园第一学时》DOC出处!本文地址:链接详见浏览器地址框,谢谢。

2.本站素材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

总之,综上所述如果您发现“《18 颐和园第一学时》”资料有错误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核对并更改以便帮助您和其他人可以正确学习使用。

最后推荐给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我们热切地希望您也上传自己的学习资料分享给别人,谢谢! 关键词:小学语文、DOC免费下载

资料信息-《18 颐和园第一学时》DOC资料信息
  • 科目: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9年12月30日
免费下载-《18 颐和园第一学时》DOC下载
(部分手机浏览器不支持下载,请使用电脑进行下载)用户登录后,免费下载,无病毒,无弹窗,无干扰链接。

《18 颐和园第一学时》相关资源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学时》
大小:
《16 母鸡第一学时》
大小:
《17 长城第一学时》
大小:
《21 搭石第二学时》
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