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网图标 教育资讯 学前教育 K12教育 STEAM教育 考试相关 学校动态 教育机构
用户登录

《18 颐和园第二学时》

《《18 颐和园第二学时》》内容:

共2课时

18 颐和园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认识和掌握生字新词,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的语言;

2、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3、初步掌握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2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的阅读教学要能够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观察周围的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四年级上学期处在中年级后期阶段,“理解词语,感受优美的语言、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清楚”等要求学生能够做到。在课堂上要巧妙地提供帮助,让学生将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与领悟文章写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学完课文后,学会写游记的方法,做到“跳一跳摘到桃子”。

3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  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文段。 

2、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3、感受景色美和语言美,受到情感熏陶,从而激发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学时重点

1、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 

2、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学时难点

体会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颐和园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6课《颐和园》,通过上节课的学习,颐和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它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出示课件)

2、师:作者写了颐和园哪些地方的景色?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生:作者是按照游览路线的顺序介绍的。(填空练习)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 )脚下。登上(),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从万寿山下来,就是( )。”

在文中画出来并体会这些句子在上下文中的作用(过渡作用)

明确: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师:颐和园有这么多的美景,真吸引人呀!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去游览这又大又美的颐和园。

活动2【讲授】颐和园

二、讲授新课

1、“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二段,边读边想作者是从哪几个不同的角度来介绍长廊的?颐和园的长廊有什么特点?(又长又美)画出有关语句。

A、哪句话写了长廊的位置?(“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离大门不远)

B、“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句话是从什么角度介绍长廊的?(从整体和外部介绍,长廊上有红有绿十分美丽。这是长廊的颜色美。)

(1)“一眼望不到头。” 写了长廊的什么特点?(长)

师:还从哪里看出这长廊很长?

(2) “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这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也是世界上最长的长廊,1992年他被认定为“世界吉尼斯记录”,。谁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一下。指导朗读,(抽生读、齐读)。

比较句子,让学生说说哪一种写法好?为什么?

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这条长廊很长,分成很多间。

小结:在这儿作者使用了具体的数字来描写长廊的长和间数的多。运用数字可以把事物的特点说得更具体、更清楚。这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以后大家在写作时也可以运用这样的写法。

B、从外部看长廊又长又美,我们看一看内部美不美?

(出示课件)“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师:(出示图片)横槛在哪里?指出来。这273间上面有多少幅画?(几千幅)这些画上都画着些什么?引:告诉你们,这上面画得都是些奇花异草,还有很多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人物呢!总之,这几千幅画里,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绘画艺术多么高超啊!

谁来读读这句话,读出画的美,画的不同!指名生读

C、长廊外部内部都很美,我们再来看看长廓周围的风景美不美,(出示课件)“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生读

这么多的花,我谢了,你开,你谢了,它开,总之一年四季都有花儿在——开放。是啊!这怎么能不说明长廊是很长,很美的呢!

站在长廊之中,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徐徐吹来,那几千幅各不相同的画就展现在游人的眼前,文中哪个词写出了游人的感受?(神清气爽)

“神清气爽”看出游人的心情十分舒畅。学生用“神清气爽”说话。

3.小结:这一段描写了长廊长和美,突出了长廊的精致美观,这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古代的劳动人民真了不起。

4.指导朗读

让我们齐读第二自然段,再次感受长廊的美。

(三)讲读第三,四自然段

1、师:颐和园里还有其他的景色等着我们去细细游赏!走完长廊就来到了哪里?生:万寿山,

默读三、四两段,边读边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万寿山的景色的,(出示课件:山下,山上)

师:作者在山下向上看,看到了怎样的景色,谁来读一读,(指读)

作者在山下看到了什么?(佛香阁、排云殿)

谁来读描写佛香阁、排云殿的句子,(指读)

说一说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佛香阁:八角形宝塔,耸立在半山腰,三层顶上所铺的黄色琉璃瓦闪闪发光。

排云殿:一排排、金碧辉煌。

(1)“耸立”指高高的直立,这个词说明了佛香阁巍峨雄伟。

(2)“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亮”表现了佛香阁的建造气势恢弘。

(3)“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体现了佛香阁的造型精巧。

(4)“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一排排”说明排云殿很多,面积大“金碧辉煌”指宫殿十分雄伟。谁来带着感情读一下这段话。

2、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看,作者描写的景色也很精彩,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葱,黄,绿,朱红)

想一想这些词在句子中起到什么作用?

生找回答,交流:这些词表现出万寿山的景色很美。

还有哪些句子写得也很美?(出示课件)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师:刚才,通过朗读,我们知道了这两句话写出了昆明湖的“静”与“绿”。这儿用了一个“滑”字,能改用“划”字吗?

师: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精彩!从一个“滑”字中,我们不但体会到了昆明湖的“静”,更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希望同学们在平时写作文时,也要像作者一样,准确地用好词语,把作文写生动。

(学生再次朗读上面两句话。)

3.指导朗读这两段

(1)指名读,注意重点词要读出重音。例如“大半”、“静”、“绿”、“一点儿”等。

(3)齐读第三,四段,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从万寿山下来,作者又来到了哪里?(昆明湖)

(四)自学第五段

想一想这一段描写了哪些景点,重点写了那处景点。有什么特点?

1、这一段描写了( )(  )( )三处处景点,重点写了(  ) 。 

2.指名发言,检查自学情况,其他组的同学补充发言。,三处景点,堤岸,湖心岛,十七孔桥。

重点写了十七孔桥,谁来读一读描写十七孔桥的语句。

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也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从语句中体会十七孔桥胡特点

师总结:桥洞(多),狮子(姿态不一、数量多)

课件: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也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为什么重读了 “也”字呢?体会到了狮子也没有相同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一起读这句话。

快速默读课文,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颐和园景色的特点呢?(第一句话。)齐读。我们随课本欣赏了颐和园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美丽景色,作者把颐和园的景色介绍完了没有?哪个段落告诉我们?最后一段。

 “出示最后一节: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为什么说“说也说不尽”?( 很多很美)

课文最后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的作用)和前面有什么关系?(总分总的关系。)写法上第一和最后一段有什么关系?(首尾呼应。)

(五)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1、了解颐和园的哪些美丽之处。2,作者按什么顺序来写的?3、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三、总结全文

作者按游览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等几处景物。赞美了祖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

www.jyzyw.com教育资源网提供。

以上为内容(若无内容,请点击右侧“我要下载"免费下载完整的资料):

注意事项:

1.转载请注明《18 颐和园第二学时》DOC出处!本文地址:链接详见浏览器地址框,谢谢。

2.本站素材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

总之,综上所述如果您发现“《18 颐和园第二学时》”资料有错误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核对并更改以便帮助您和其他人可以正确学习使用。

最后推荐给您《11 去年的树第一学时》, 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我们热切地希望您也上传自己的学习资料分享给别人,谢谢! 关键词:小学语文、DOC免费下载

资料信息-《18 颐和园第二学时》DOC资料信息
  • 科目: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9年12月30日
免费下载-《18 颐和园第二学时》DOC下载
(部分手机浏览器不支持下载,请使用电脑进行下载)用户登录后,免费下载,无病毒,无弹窗,无干扰链接。

《18 颐和园第二学时》相关资源

《6 爬山虎的脚第一学时》
大小:
《4 火烧云第一学时》
大小:
《4 麻雀》
大小:
《11 去年的树第一学时》
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