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网图标 教育资讯 学前教育 K12教育 STEAM教育 考试相关 学校动态 教育机构
用户登录

《17 长城》

《《17 长城》》内容:

共1课时

17 长城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字。正确读写“蜿蜒、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呼应、肩膀、凝结、奇迹、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2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长城并不陌生,但是只限于名字而已,课前应多加以交流。

3重点难点

重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雄伟的气势。

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教学过程 4.1 第二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长城》 ​

第二课时

第一环节:

1、导语

师:上节课,我们已打开了我国世界遗产的第一扇窗口——象征中华民族,令华夏儿女骄傲的——长城。从秦代到明代,从明代到现代,千百年过去了,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尽,但长城依然巍然屹立在中国的领土上,让我们为之骄傲自豪。

谁来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按照什么顺序观赏了长城?(生答:由远及近 或  空间顺序)教师板书 远 近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也知道这篇课文配有插图,是一篇游览性的写景状物的文章,那我们以前是用什么方法来学习这类文章的呢?

(生答 通过 读 ——观察图片 ——体会含义——品读的方法)

师:看来这位同学把咱们讲过的学习方法记得非常扎实,那老师就尊重你们的意见,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读 ——观察图片 ——体会含义——品读的方法 继续进行学习。 (把学习方法 板书) 把学习方法齐读两遍

3.我们先来观赏几张长城的图片。(展示几张长城图片)配乐

刚才,老师从同学们的表情已经看到,同学们看到长城就已经为之震撼。那就让我们再次走进长城,去领略长城的风采。

第二环节

1.我们按照学习方法,先来学习第一段,第一步,读。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

(指名读)

2.接下来我们要进行第二步:观察图片(出示远观长城的图片)

远观长城,你都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多找几个同学回答,生答 气势雄伟) 

3.师:长城是曲曲折折,起起伏伏,随着山势而变幻。它时而盘旋,时而笔挺。

这些都是我们从图片上感受到的,那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三步:体会含义,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然后说说你的体会。(学生汇报)

例:如果学生汇报“远看长城,她像一条长龙”

  (1)师提问为什么把长城比作龙(多找几名学生回答)

  (2)师讲解 龙的含义 和  打比方的 说明方法。

(3)指名读  这句话 齐读

例:如果学生汇报“一万三千多里”

  (1)同学们,你能想象一万三千多里是多长的距离吗?  (生答)

 (2)(课件出示 地图上 长城示意图,师 背诵材料)

材料:长城位于中国的北部,它东起河北省渤海湾的山海关,西至内陆地区甘肃省的嘉峪关。横贯河北、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七个省、市、自治区,全长约6700公里,约13300里,在世界上有“万里长城”之誉。这么远的距离,就是刘翔百米跨栏的最快速度在长城上不分昼夜地跑,也要五十多天才能跑完全程。

  (3)谁能读出长城的长?  男生读 女生读  板书 气势雄伟

5.现在我们进行第四步(教师手指向黑板上的学习方法)品读。谁能带着你的感受读出长城的雄伟气势?(指名读   齐读)

 第三环节

1、现在大家按照学习方法自学第二段。第一步我们要——生答  读

指名读。

2.思考:第二自然段的那些语句是写长城构造的,作者分别向我们介绍了构成城墙的哪些构造呢?用笔圈出来。

(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

3.谁知道接下来我们要怎么学习——生答 观察图片

(出示图片)大家再仔细的读读课文 看你能不能再图片中 找出垛子、瞭望口,射口和城台的位置。 (生自由读文 然后到前面指位置。)

师:看来大家真会读书,已经读懂长城的构造了,通过你们的介绍,我知道了长城的每个部位都能很好的保护自己,打击敌人。

4.下面我们——(老师指向黑板的学习方法)生答 体会

师: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名士兵,此刻正在长城上作战,对于长城这样的设计,你有什么感受?  (多找几人)

 回答:我感觉很安全,因为长城建造的很坚固。

  垛子高 躲在里面很安全。

  城墙高 易于防守。

城台像一个小屋 可以让士兵 养足精神 继续作战  

师:这样的设计让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高大坚固 设计巧妙  古代人民的智慧)

板书:高大坚固

5. 师:长城用它独特而巧妙的设计,高大而坚固的身躯,一次次地抵御了外族的侵略,保卫了祖国的领土,真正地做到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像这样的设计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6.现在谁能追随作者的足迹,做个小导游,把长城这样的设计介绍给更多人呢?我们先在小组内向小组的成员介绍。

生: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长城。我是你们的小导游***,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我很高兴。我们抬头看,这里是长城的垛子,这是长城瞭望口和射口,供士兵们瞭望和射击用,每隔300多米,就会有一个城台,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看,长城是不是很坚固,希望大家能在长城上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生: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小导游***。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现在我们已经站在了长城脚下,我要祝贺大家都成为了真正的好汉。现在我们来看看长城的结构,这里是长城的垛子,有两米多高,这是长城瞭望口和射口,供士兵们瞭望和射击用,这是长城的城台,打仗的时候会放出狼烟,也叫狼烟台。好了,我们的游览到此结束,谢谢。

7.刚才两位小导游的介绍真是精彩,让我们用掌声感谢她们。

学习的最后一步是——生答 品读

现在让我们带着各自的体会共同大声齐读,去展现出长城的高大坚固。齐读

  第四环节:

1、长城是全世界瞩目的建筑,它与埃及的金字塔媲美,所以这里游人如织。但是登上长城的人各自的心情不一样,有的人兴奋不已,有的人踏着方砖,扶着条石,感慨万千。现在让我们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蹬上长城想到了什么? 生:劳动人民

2.文中哪个句子很好的把作者的介绍和联想连接起来了? (第一句)

齐读这个句子。 过渡句的作用 承上启下

师:就是因为有了这个句子,文章才能流畅的结合起来,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要学习这种方法。

3.第三自然段没有图片,我们怎么办?(板书:想象图片)下面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遥远的古代,想象这里正在修建长城,你仿佛看到什么样的情景?

生:我好像看到了很多很多人都低着头,围在一起抬一块大石头。他们的头上、身上全是汗。

生:我感到他们的手上、脚上、膝盖上、肩膀上先磨起了血泡,后来都磨破了,所以他们身上到处是血。有时也可能由于撑不住了摔了跤,所以可能脸上也是伤,还在流血。

生:我们现在有汽车,还有起重机,建一幢房子就要几个月。他们前前后后修了几百年,肯定付出了巨大的艰辛。

4.你们有没有感觉到建设长城的艰难? 生答。   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师:是的,修筑长城是多么不易,但是它还是以他的傲然的身姿挺立在的大地上。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不是一个两个人完成,而是(出示句子: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5.看这两个句子: ⑴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⑵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师: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

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生答 

师:红色字体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答 生读 指导朗读

6.虽然举步维艰,困难重重,但长城还是建成了。所以说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出示句子: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生齐读)板书:伟大的奇迹

7.长城,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中华民族的象征。不仅被写进了歌曲之中,更融进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之中。她是中华民族的根,她是中华民族的魂,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老师手指板书)她是如此的气势雄伟,高大坚固,所以说:(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生齐读)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自豪地说: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让我们一起充满自信地说: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第五环节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也是令世人惊叹不已的旅游胜地,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她的磅礴气势。让我们读一读几位伟人的感言。(出示 名人留言)

1.  同学们,面对这巍然屹立的万里长城,不仅是伟人,我想你们也有千言万语要表达,现在就让我们把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面对长城,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2.感言可以说出来,也可以记在纸上,可是有人却把对长城感言写到了城墙上,垛子上,你觉得应该吗(教师渗透对文物的保护,长城的美,不知道凝结着多少人的智慧和血汗。我们欣赏它,我们更要保护它,不仅要保护长城,还要保护更多像长城一样伟大的建筑)

3.同学们,今天的长城之旅就要结束了,请全体起立,让我们怀着对长城的敬仰之情,一起赞美我们的长城!

2.  齐读

长城啊,长城!

  长城啊,长城!

我为你歌唱!

我为你自豪!

我为你列入“世界八大奇迹之一”骄傲!

我站在高峰之巅 

我站在城楼之上 

向着群山  向着大海

大声呼喊:

我爱长城

我爱中华!

4.同学们请坐,我从你们的声音中 听出了对长城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歌唱家也用歌声唱出了对长城的赞美。(播放 长城长)

5.(音乐小点声,教师说)同学们,我们的课结束了,但长城的故事说不完,长城的历史道不尽,如果你想更多的了解长城,课下可以查阅更多的资料。我相信长城的美名一定会千古流传,长城的精神一定会永放光芒!

www.jyzyw.com教育资源网提供。

以上为内容(若无内容,请点击右侧“我要下载"免费下载完整的资料):

注意事项:

1.转载请注明《17 长城》DOC出处!本文地址:链接详见浏览器地址框,谢谢。

2.本站素材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

总之,综上所述如果您发现“《17 长城》”资料有错误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核对并更改以便帮助您和其他人可以正确学习使用。

最后推荐给您《21 搭石》, 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我们热切地希望您也上传自己的学习资料分享给别人,谢谢! 关键词:小学语文、DOC免费下载

资料信息-《17 长城》DOC资料信息
  • 科目: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9年12月30日
免费下载-《17 长城》DOC下载
(部分手机浏览器不支持下载,请使用电脑进行下载)用户登录后,免费下载,无病毒,无弹窗,无干扰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