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网图标 教育资讯 学前教育 K12教育 STEAM教育 考试相关 学校动态 教育机构
用户登录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第一学时》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第一学时》》内容:

共1课时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过程和方法:

结合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词典,体会诗句的含义,体会诗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诗歌的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2学情分析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有些学生也并不陌生,甚至已能琅琅背诵,四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而且对于古诗比较感兴趣。但从思维发展的角度来看,四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因此他们对文本的深入理解还需教师的指导,才能与诗人引起情感的共鸣。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反复诵读、想象中体会诗歌情感。

教学难点:抓关键词理解诗句,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感情。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猜谜语导入

1、同学们,我们来做个猜谜游戏,猜猜他是谁?(课件出示资料)

2、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李白的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活动2【讲授】质疑解难

(一)引导自学

1、诗的题目中出现了一个“送”字,我们就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了。那围绕这个“送”字你们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呢?(板书)

2、提出自读要求,解决问题。

(二)、引导汇报

 1、检测朗读

2、理解前两句

3、小结学法:同学们已经读得很好了,读通诗句是学好古诗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就要去理解诗句的意思,进而去体会作者的情感。这就是我们学习古诗的三部曲。(板书:读诗句——明诗意——悟诗情)

4、那你从中读懂这些问题了么? 从哪句读懂的?

 (1)“谁送谁”(我是从题目中知道是送孟浩然。诗是李白写的,说明是李白送孟浩然。)

(2)在哪送,是在黄鹤楼。(课件出示黄鹤楼图片资料)

(3)“送到哪”( ①从标题,相机理解之的意思就是“去,到”的意思。②从第二句“下扬州”中知道的。(看图理解为什么用到了“下”字?)

(4)“何时送”(李白是在三月送孟浩然去扬州的。我是从第二句得知。)①理解烟花三月。(从字义上理解)

②欣赏烟花三月的图片,引导学生用上好词再用好词。

③拓展诗句。

④指导朗读。

(一)引导自学

1、诗的题目中出现了一个“送”字,我们就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了。那围绕这个“送”字你们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呢?(板书)

2、提出自读要求,解决问题。

(二)、引导汇报

 1、检测朗读

2、理解前两句

3、小结学法:同学们已经读得很好了,读通诗句是学好古诗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就要去理解诗句的意思,进而去体会作者的情感。这就是我们学习古诗的三部曲。(板书:读诗句——明诗意——悟诗情)

4、那你从中读懂这些问题了么? 从哪句读懂的?

 (1)“谁送谁”(我是从题目中知道是送孟浩然。诗是李白写的,说明是李白送孟浩然。)

(2)在哪送,是在黄鹤楼。(课件出示黄鹤楼图片资料)

(3)“送到哪”( ①从标题,相机理解之的意思就是“去,到”的意思。②从第二句“下扬州”中知道的。(看图理解为什么用到了“下”字?)

(4)“何时送”(李白是在三月送孟浩然去扬州的。我是从第二句得知。)①理解烟花三月。(从字义上理解)

②欣赏烟花三月的图片,引导学生用上好词再用好词。

③拓展诗句。

④指导朗读。

活动3【讲授】深入探究

1、正如同学们所读所感, 三月的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最有诗情画意的季节,也是最该携友同游的季节。可是诗人陶醉于这样的景色当中了么?(没有)

2、你是从哪里知道的?(生:我是从诗的后两句当中知道的:孤帆远影碧空尽,……) (出示后两句课件)

(1)诗人的眼中没有美景,那有什么?看见什么了呢?请快速地画一画。

(2)生汇报,相机理解:孤帆、远影、碧空、长江、天际

(3)三月的江南美景如画,长江的江面船只如云,那为何作者看见的是孤帆呢?(画船和波浪)

(4)是的,李白的注意力全在好友乘坐的那只小船上了,他看着好朋友孟浩然乘坐的小船越走越远,越走越远….   最后---(看不见了)

(5)哪个字知道小船消失了(尽)。他只看见了-----

3、那李白为什么如此久久伫立江边送孟浩然呢?(穿插故事)

4、想象说话:这么亲密的友人马上就要离开了,当时的李白心情怎么样?他久久伫立江边,好像要说:“_____。”

5、指导朗读。男女赛读。齐背古诗。

活动4【活动】课外拓展《送杜十四之江南》

1、师:李白不愧是诗仙,写送别诗写得那么的动情。老师这里有一首孟浩然写的送别诗和李白这首诗很相似,请看(出示)

2、小结学法:我们可以借助刚才学习古诗的方法来学习这首诗。先是……然后……最后……(借助注释读诗句,明诗意,悟诗情)。好,下面我们用上这个方法来进行小组学习,然后完成练习。

3、检查汇报:1、读诗句;2、小组内解诗意;3、悟诗情。

4、背古诗:那大家能把诗背下来吗?先练读一下。能背的就背,不能背的就偷偷地看一下。(生齐背)

活动5【作业】作业延伸

由于古代交通的不便,许多好朋友一别就是几个月,甚至是几年再见一面。所以古代送别诗有很多,课外你们试着收集更多的送别诗,下节课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www.jyzyw.com教育资源网提供。

以上为内容(若无内容,请点击右侧“我要下载"免费下载完整的资料):

注意事项:

1.转载请注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第一学时》DOC出处!本文地址:链接详见浏览器地址框,谢谢。

2.本站素材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

总之,综上所述如果您发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第一学时》”资料有错误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核对并更改以便帮助您和其他人可以正确学习使用。

最后推荐给您《21 搭石第一学时》, 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我们热切地希望您也上传自己的学习资料分享给别人,谢谢! 关键词:小学语文、DOC免费下载

资料信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第一学时》DOC资料信息
  • 科目: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9年12月30日
免费下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第一学时》DOC下载
(部分手机浏览器不支持下载,请使用电脑进行下载)用户登录后,免费下载,无病毒,无弹窗,无干扰链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第一学时》相关资源

《17 长城第一学时》
大小:
《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二学时》
大小:
《17 长城》
大小:
《11 去年的树第一学时》
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