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网图标 教育资讯 学前教育 K12教育 STEAM教育 考试相关 学校动态 教育机构
用户登录

《17 长城》

《《17 长城》》内容:

共1课时

17 长城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和设计巧妙。

2、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想象。

2重点难点

 

1.朗读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和设计巧妙,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走进文字中体会作者在联想中所表达的感情,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对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3教学过程 3.1 第二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长城

一、复习导入

 复习朗读第一自然段,回顾学习方法及文中用到的说明方法。

二 、合作探究

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1、自学课文2--4自然段,用横线画出让你感受到“伟大奇迹”的句子或词语,写出自己的体会。

2、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完善批注 。

3、全班汇报交流。

三 、小组汇报交流

四、精讲点拨(在学生交流时,随机点拨)

1、高大坚固、设计巧妙

①古代劳动人民为什么要修筑万里长城?

为了抵御敌人的侵略而修建的一项军事防御工程。

②第二自然段的写作指导。

“整体—--局部----细节”

2、劳动人民修建万里长城的不易。

① 补充资料:八达岭长城修筑的时间。

② 长城修建时材料运输时的不易。

③ 感受劳动人民修筑长城时付出的血汗和智慧。

 五、拓展

1、小练笔:

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下面是美国前总理尼克松的赞美之词,请你仔细的读一读,然后也来赞美一下伟大的长城吧!写完了别忘了签上你的名字。

 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尼克松

 2、什么叫“世界遗产”?    

为了保护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全世界突出的‘自然’和‘文化景观’评为‘世界遗产’,编成《世界遗产名录》。

3、观赏图片,针对这些世界遗产说说我们该怎么去做 ?

 六、板书设计:

17、长城

像一条长龙 (远看)

 雄伟壮观、高大坚固、

中华名族的象征

华夏儿女的骄傲

远 近  城墙、垛子、城台  (近看)  中华民族的象征

伟大的奇迹

 设计巧妙:防御敌人 华夏儿女的骄傲

 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联 想  工程巨大、条件艰苦,劳动量大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回文教学的设计,引导学生理解“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工程。”这句话。那么,这句话就成了我课堂教学中的中心句。接下来,引导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从远看长城、近看长城、建筑长城的伟大人民三方面一次次地感悟这个句子。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对中心句的理解是层层递进,朗读也是一次比一次更有激情。

 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这一点与学生在情感上的距离是非常大的,如何让学生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我先让学生读这一自然段,相互交流体会最深的句子,然后抓住“抬”“陡峭”“无数”“两三千斤”等词语,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体会,特别是“两三千斤”,我让他们先说说自己的体重是多少,那一块石头相当于我们多少个小朋友重,有了这样的对比,学生对巨石的感受更深了,也更能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在没有火车没有汽车没有起重机的情况下,肩抬手扛着这巨大的条石在陡峭的山岭上劳动是多么艰难的事,从而体会劳动人民的伟大。

 在充分说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观看图片,学生有的说似乎看到了许多人抬着一块巨石艰难得行走在山路上,有的说似乎看到了有的人不小心就掉下了悬崖,有的说似乎还能看到监工用皮鞭抽打着劳工,有的说似乎看到有人眼里噙着泪,还要在劳动,通过学生的说,我感到学生在情感上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了。

活动2【作业】长城

《长城 》 作业设计

 

 一、辨一辨、组词语

岭(   ) 陡(   ) 魄(   ) 站(   )

玲(   ) 徒(   ) 魂(   )  战(   )

  二、划去括号中不合适的字

1.远看长城,它(像  象)一条长龙,在崇山(俊 峻)岭之间蜿蜒盘(漩  旋)。

2.这样气(魂  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 厉)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其  奇)迹。

3.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惠 慧),才凝(结   洁)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成   城)。

  三、填空

(1)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   ),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   )和(   )。

(2)这篇文章作者按照从(   )到(   ),由(   )到(   )的观察顺序写的。

  四、造句

例: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请用“没有……没有……就……”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按要求写句子。

1、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缩句)--------------------------------------------------------------------

2、这样气 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改为访问句)--------------------------------------------------------------------

(改为感叹句)--------------------------------------------------------------------

www.jyzyw.com教育资源网提供。

以上为内容(若无内容,请点击右侧“我要下载"免费下载完整的资料):

注意事项:

1.转载请注明《17 长城》DOC出处!本文地址:链接详见浏览器地址框,谢谢。

2.本站素材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

总之,综上所述如果您发现“《17 长城》”资料有错误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核对并更改以便帮助您和其他人可以正确学习使用。

最后推荐给您《21 搭石第一学时》, 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我们热切地希望您也上传自己的学习资料分享给别人,谢谢! 关键词:小学语文、DOC免费下载

资料信息-《17 长城》DOC资料信息
  • 科目: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9年12月30日
免费下载-《17 长城》DOC下载
(部分手机浏览器不支持下载,请使用电脑进行下载)用户登录后,免费下载,无病毒,无弹窗,无干扰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