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网图标 教育资讯 学前教育 K12教育 STEAM教育 考试相关 学校动态 教育机构
用户登录

《17 长城第二学时》

《《17 长城第二学时》》内容:

共2课时

17 长城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

3、知道长城,了解长城的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看图,,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概括能力;

2、通过感知长城的雄伟高大、坚固,提高学生分析课文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造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2、通过感知长城的雄伟高大、坚固,了解长城的结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是精神,培养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2重点难点

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雄伟的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看图,大概了解课文内容。

 学时重点

学习生字,梳理文本。

 学时难点

指导看图,感情读文。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导入新课

(1)同学们,现在我们进行一次知识竞赛,看谁知道得多?你们对祖国名胜知道多少?

生(抢答)故宫、天坛、西湖、东方明珠、长城……

(2)谁游览过长城?谈谈自己的感受。根据1969年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说:在太空和月球上只能依稀辨识出地球上两项特大工程。一项是中国的长城,一项是荷兰的围海大堤。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长城。

2、初读课文,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然后找出相应的插图。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同桌互读生字

(2)用“——”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或查字典,小组内解决。

二、合作交流

1、介绍长城。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时期,那时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都在自己的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入侵,将各个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以后各个朝代,都对长城进行拉修建。因此可以说长城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兵器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为拉抵御外族入侵而建筑的军事建筑。

2、观察彩图。(打出幻灯片)

(1)这两幅图的观察点有什麽不同?(上面一幅是远景,下面一幅是近景。)

(2)长城修筑在什麽地方?(崇山峻岭之间)

(3)从画面上可以看出长城有什麽特点?(长和高大)

(4)作者为什麽要选择远,近两个观察点?(不从远处观察,就看不出他的“长”这个雄伟的全貌;不从近处观察,就看不出它高大坚固的构造特点。只有从不同的观察点介绍长城,才能更显出其气魄雄伟的特点)

3、适当点拨。

4、练习朗读课文。 要求:(1)准确 (2)通顺

5、写字指导: (1)隔:右下部注意不要写成“用”;(2)砖:右半部分是“专”,尤其注意第三笔是竖折撇。

三、小结

3.2 第二学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气魄雄伟;

2、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等特点,表达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学时重点

通过画图、课件展示等方式了解长城的结构特点,感受长城雄伟的气势

 学时难点

体会文章内涵和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整体感知。

1、师: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站——长城

2、指名接读课文。

师: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老师想请四位同学分别读一下这四个自然段,谁愿意来?其他同学,咱们一边听一边想:长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生汇报。

师:走进长城,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他觉得长城很伟大,是个奇迹(板书)你们觉得长城伟大吗?作者也这么觉得,看到了吗?读出来。

师:为什么这么说呢?答案就藏在课文的字里行间,需要我们细心地发现。聪明的孩子们,请你们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一找,文中的哪个段落或者哪个句子,最能体现长城的伟大。并试着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二、体会长城建筑的“奇”。

1、近观长城。

(1)“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A、体会到什么?(高大坚固、智慧的体现······)

B、师:同学们,放下教材,对照上面的图读一读,找找哪里是垛子,哪里是瞭望口和射口,哪里又是城台呢?

C、汇报,示图理解、读。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呀?

师:知道吗?长城历经了两千多年,在这两千多年里,它前后被20多个诸侯国修建过,总长5万多里。它越来越高大,也越来越坚固。(板书)怪不得作者会说——读第四段。

D、学习观察顺序。他先介绍的是----,接着介绍----,然后介绍----(幻灯片:城墙顶上——城墙外沿——城墙顶上),读读这三个词,发现了什么?前后两次介绍 “城墙顶上”,为什么不放在一起介绍呢?作者就是这样,从三个部分由近到远地进行描写,这顺序是多么合理呀,对吗?其实呀,作者不仅在写这三个部分的时候有一定的顺序,整个的描写也是有顺序的。咱们配合再来读读。

E、师生配合读。一边读一边思考一下,老师读的句子和你读的句子之间有什么关系?(从整体到部分)

师:这种安排真好,我还想读读,你们呢?(师生再配合读)

F、师:作者不仅写作顺序安排得好,语言也很好。

示句子: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十分宽敞。

师:老师改得好不好?为什么?

师:马路咱们天天见,长城有谁没去过?如果你看到了很宽的马路,即使你没到过长城,也感受到了这城墙顶上到底有多宽,是个什么样子。作者就是这样借助我们熟悉的事物介绍不熟悉的事物,形象、具体,这种写法多好呀!这些方法我们都可以借鉴过来,用在我们的作文里。

2、远看长城

A、还有哪里看出了长城的伟大?(第一段)

B、指名读,体会到了什么?有多长?课文里描写的长城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总长五万里:徒步走508天;一万三千多里:走90多天)

C、惊叹吧,来,读出你的惊叹。(从东头的······一万三千多里)

D、示: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师:发现了什么?学生标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又是幸运与成功的标志。长城在形态上和龙是相似的,也都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这个比喻是多么恰当呀!再品味品味,读

E、长城这条巨龙盘旋在哪?理解“崇山峻岭”——高、陡的山——连绵不断、连绵起伏而且高大陡峭的山。

E、有气势吧,男孩子们,一起读出它的气势。

F、长城远看如巨龙,近看高大坚固,我们不禁感叹——(第四段)

H、录像配音赞美长城。

(二)体会修筑的辛苦,感受过程的“奇”。

1、告诉我你此时的感受?我们看看见过长城的人说了些什么?自己读(幻灯片)自豪吧,作者也自豪,他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思绪万千,他想到了什么?怎么想起来的?理解 “很自然”(换一个词:不由得、情不自禁)

2、示句子。有两层含义,他的前半部分介绍作者来到了长城,承接了上文,后半部分登上长城,被长城的气魄所震撼,想起了长城的修建者,引出了下文,这样的句子叫做“过渡句”。(画起标注)

3、自己默读本段中剩下的句子,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4、汇报。从哪个词语看出了修筑长城的艰难?(两三千、数不清、陡峭······)

音乐:当时没有现代工具,人们只能靠着双手,靠着双脚,一点一点地修筑长城,许多人在这里病死、累死,他们用自己的血汗、智慧以及生命铸就了长城。

看,幻灯片·····

5、师:想到这些,作者感慨: “多少劳动·····万里长城”。“多少”表达了作者对谁的感情?再读句子。

师:与其说长城是由一块块方砖和条石组成的,不如说是由一条条鲜活的生命铸成的,这里面有多少血汗,有多少生命啊!这又让我们不由得感叹:(读第四段)。它的伟大,在于它独一无二的构造,在于它凝聚的血汗与智慧,更在于它所代表的民族精神,所以长城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四、作业(任选一项)

1、搜集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

2、读读有关世界遗产的文章,如:《迷人的张家界》、《仰望布达拉》·····从作品中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

三、小结、深化。

长城的故事说不完,长城的历史道不尽,但是我们相信,长城的精神一定会世代传承。就让我们用这首小诗结束今天的新课。

五、板书: 崇山峻岭盘巨龙

高大坚固历千年

伟大“奇”迹

血汗智慧凝成果

万里长城民族魂

附:长城,在人们的眼里,它是一道古老而漫长的墙;在人们心中,它是一种浓缩的精神和信念。它的一砖一石、垛一层,无不镌刻着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承传着中华民族的不屈风骨。每当云雾缭绕的清晨,长城像一条巨大的青龙,在凌空飞腾;每当月光朗照的夜晚,长城似一条巨大的银龙在碧海徜徉;旭日东升,她又似一条金龙戏珠;夕阳斜挂,她又化作一条赤龙,遨游飞霞。微风,是她在自由呼吸;暴雨,是她在倒海翻江;电闪,是她在扫视人间沧桑;惊雷,是她在欢呼如今这世上天堂。。。。。。

www.jyzyw.com教育资源网提供。

以上为内容(若无内容,请点击右侧“我要下载"免费下载完整的资料):

注意事项:

1.转载请注明《17 长城第二学时》DOC出处!本文地址:链接详见浏览器地址框,谢谢。

2.本站素材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

总之,综上所述如果您发现“《17 长城第二学时》”资料有错误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核对并更改以便帮助您和其他人可以正确学习使用。

最后推荐给您《送元二使安西第一学时》, 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我们热切地希望您也上传自己的学习资料分享给别人,谢谢! 关键词:小学语文、DOC免费下载

资料信息-《17 长城第二学时》DOC资料信息
  • 科目: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9年12月30日
免费下载-《17 长城第二学时》DOC下载
(部分手机浏览器不支持下载,请使用电脑进行下载)用户登录后,免费下载,无病毒,无弹窗,无干扰链接。

《17 长城第二学时》相关资源

《6 爬山虎的脚第一学时》
大小:
《9 巨人的花园》
大小:
《16 母鸡》
大小:
《10 幸福是什么》
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