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网图标 教育资讯 学前教育 K12教育 STEAM教育 考试相关 学校动态 教育机构
用户登录

《送元二使安西第一学时》

《《送元二使安西第一学时》》内容:

共1课时

送元二使安西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会写2个生字,明确多音字“舍”的两个读音,明白“使”“浥”“更尽”几个词语的意思,理解整首诗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采用层进式引读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3.情感态度目标: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2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比较活跃,已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自读自悟方面的学习能力,而且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与背诵大量古诗,常常会在课堂上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来理解诗文内容,谈自己的认识。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为什么能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甚至便被人殷勤传唱,成为送别诗中的极品呢?肯定是有它独树一帜之处。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及本班学生的学习程度,我认为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应当以“悟诗情”为教学主线并把新课程中的教学理念运用到课堂上,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其有效地融合在一起。

3重点难点

  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温故知新——导

(一)回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师:同学们,上周咱们学习了一首唐代大诗人李白作的诗,大家还记得吗?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二)揭题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王维的诗,你了解王维的哪些信息?苏轼说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么,这首诗里又描绘了什么样的景,抒发了怎么样的情呢?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唐朝去看看吧! 

(三)了解“送别诗”

师:比较这两首诗的题目,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这两首诗的题目都有一个“送”字。

师:你很善于抓住关键的字。

孩子们,在各种交通工具极其发达的今天,日行千里不是神话,即使不见面,也可以通个电话,发个微信。可是在遥远的古代,由于交通不方便,朋友分离之后相见就遥遥无期,送行饯别就成为表达情谊的一种习俗。于是,在和朋友分离之时,人们就会写一些诗送给朋友。这样的诗就叫“送别诗”。 

(四)解题

指名读诗题,师:从题目中你能知道什么?(王维送好友元二出使到安西。)(再读课题) 

活动2【讲授】二、走入诗境——想

(一)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1.师:打开书,结合课后注释和插图,把字音读正确,诗句读通顺。

2.师:读完了吗?我们来看这两个生字“君”“舍”(课件出示),它们在诗中怎么念?指名认读。除了“舍”字,诗中还有几个多音字,你能找出来读好吗?这4个字都是多音字,多音即多义,咱们要联系上下文来选择读音。(课件出示) 

(二)情读古诗,想象画面

1.师:好,把这三个字放回诗中多读几遍。

2.指名读。师:咱们读古诗,不单单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节奏(课件出示),这样才能算得上读好。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也想给大家读一读,同学们注意听听老师读的节奏。好不好?

(三)师范读古诗

(四)生试读,读出节奏

师:刚才老师读的时候,我发现好些同学都跃跃欲试,也想读这首诗,谁能也把节奏读好?(师评价)

(五)小结

师:把握了诗的节奏就能读出诗歌的味道,但是要想把诗读得更有韵味,就必须理解诗句的意思。

1. 咱们再小声地自由读一读前两句,边读边想: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指名回答。

预设:小雨,柳树,客舍,酒宴

(板书:朝雨、 客舍、 柳色) 

3.从诗句中我们知道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课件出示:标划时间、地点、环境气氛)那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4.师: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描绘的晨景。(课件出示)这样的渭城美吗? 

师:这里的柳色——很新 

师:渭城这里的空气——很新鲜。 

师:渭城这里的旅舍——很干净,很舒适,还很清静。 

师:渭城这里的朋友——是知音,是故人

师:我们看到了春回大地,柳枝吐绿的盎然生机——

生读“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师:看到了春雨润轻尘的清新,闻到了雨后空气的芳香——

生读“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师:看到了春雨绵绵,道路湿润洁净,客舍青青。柳条嫩绿的清爽——

生读“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5.教师引导并介绍折柳送行的习俗。

师:客舍周围仅仅只有柳树吗?为什么诗人独独写了柳树?

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张籍(离别的人,把客亭外那向南的柳枝都折尽了。)

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王之涣 

6.师:渭城,清晨,一场如酥小雨,湿润了路上的尘埃。旅店旁的棵棵绿柳,被雨水冲洗的更加苍翠欲滴,你觉得这景美吗?让我们带着这感觉再一起美美地读一下。

活动3【讲授】三、体会诗意——悟

(一)了解西去的背景,明白西去路途的遥远及艰辛

1.过渡:就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之间,诗人却要和他的朋友元二分别了。从课题我们知道元二要去安西,也就是现在的新疆。

2.感受路途远

师:我们来看地图,从地图上看,只有这么短,而实际距离呢?大概有3000多里。我们来看这段文字

那时火车只通到西安,从西安到新疆,我们有时搭车,有时还步行,整整走了二个多月,终于来到了新疆,一路的辛苦自不必说。

──韩天航《母亲和我们》

这是我国当代作家协会会员韩天航描写他小时候去新疆的情景。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远,那么远,而在古代是没有火车、汽车的那得需要半年的时间啊!

3.感受戈壁荒凉

(1)看图:更何况,不仅仅是远,出了阳关就是塞外,这样的塞外,你感受到了什么?读出来!

是啊,一边是……一边是……从欣欣向荣的渭城到大漠茫茫的安西,这一路上会发生什么事呢?在旅途中元二可能会经过……(师拖长声音引学生说出重重山,万条河)还可能要经受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气候、路上遇到什么意想不到的事等等……

4.师问:元二啊元二,既然去安西这么艰辛、危险,你为什么还要去安西?谁让元二去安西的?不去行吗?为什么?

5.师讲解: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经常有关于贸易或外交活动。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但作为好友的王唯,他想到好友要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想到好友要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于是,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送他的朋友。这份情可谓重矣!

此时,他们来到了一家小客栈里。正在惜惜相别。让我们来看诗的后两句。一起读一下。

6.生齐读。(注意听学生的发音是否正确。尤其是“故人”)

(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会王维的依依不舍

1.到了安西,他能顺利完成使命吗?又能平安地回来吗?张骞出使西域用了十三年,苏武用了十九年时间才回到祖国。更何况,王维此时已到了晚年,在他的有生之年他和元二能否再相见很难预料啊。

2.师:现在,你就是王维,元二即将远行,此刻你有什么话要对他说吗?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3.背景音乐中学生写作。

4.交流、评议,指导朗读。

可我怎么感觉到这不是一杯酒,这里面分明还有点别的滋味!你品出来了吗?

5.师:“劝君更尽一杯酒”!(板书“劝”)这是一杯怎样的酒?他们劝酒时又会劝说些什么呢? 

6.指导朗读: 

A.是啊!朋友之间有多少知心话说不完呀!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B.多少回忆,多少离愁,多少牵挂,都化作了这一杯浓浓的酒。——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师:窗外,柳枝上那挂着的雨滴正悄然滑落,你觉得这还是雨吗?这哪是雨啊!那分明就是点点友人的泪啊!让我们带着这份不舍,这份依恋,一起读这两句。(生齐读) 

D.根据史料记载:王维在元二离开的5年后就去世了,此次的送别竟成了永别。(板书:无故人)让我们带着这份难过,这份痛心,一起读这两句。(生齐读) 

活动4【活动】四、《阳关三叠》——拓

1. 播放《阳关三叠》曲。

师:千杯送别的酒,万句祝福的话。此时此刻已难以表达朋友间依依不舍之情。听,是谁奏起了这忧伤低沉的曲子。

这是后人根据这首诗谱成的曲子叫《阳关三叠》,也叫渭城曲。

2.在阳关三叠的背景音乐中学生再次诵读全诗。

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一个春天的早晨,王维在渭城送别好友元二,真情流露,创作了千古绝唱《送元二使安西》,生诵读全诗。

师:于是,千百年来,一代代人口中传送着这千古绝唱《送元二使安西》——

生诵读全诗。

师:一千二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在这里学习古诗,诵读经典《送元二使安西》,生诵读全诗。

师:也许,若干年后,当你和好友分别时,你会想起这千古绝唱《送元二使安西》——

生背诵全诗。

同学们,送别是古诗词中永恒的话题,一样的离别,却又不一样的情怀。但不管是怎样的送别,都书写着同一个字——情,人间最美是真情。

活动5【导入】五、作业

收集送别佳句,体会不同风格的送别诗。

www.jyzyw.com教育资源网提供。

以上为内容(若无内容,请点击右侧“我要下载"免费下载完整的资料):

注意事项:

1.转载请注明《送元二使安西第一学时》DOC出处!本文地址:链接详见浏览器地址框,谢谢。

2.本站素材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

总之,综上所述如果您发现“《送元二使安西第一学时》”资料有错误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核对并更改以便帮助您和其他人可以正确学习使用。

最后推荐给您《2 雅鲁藏布大峡谷》, 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我们热切地希望您也上传自己的学习资料分享给别人,谢谢! 关键词:小学语文、DOC免费下载

资料信息-《送元二使安西第一学时》DOC资料信息
  • 科目: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9年12月30日
免费下载-《送元二使安西第一学时》DOC下载
(部分手机浏览器不支持下载,请使用电脑进行下载)用户登录后,免费下载,无病毒,无弹窗,无干扰链接。

《送元二使安西第一学时》相关资源

《13 白鹅第一学时》
大小:
《3 鸟的天堂》
大小:
《21 搭石第一学时》
大小:
《9 巨人的花园第一学时》
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