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网图标 教育资讯 学前教育 K12教育 STEAM教育 考试相关 学校动态 教育机构
用户登录

《18 颐和园第一学时》

《《18 颐和园第一学时》》内容:

共1课时

18 颐和园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隐约约、堤岸、雕刻、狮子、姿态不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2学情分析

四年级1班有学生40名,其中女25名,学生聪明活泼,喜欢提问,上课积极性和主动性高。

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一写长廊的景色: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然后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部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的壮观景象,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景色;三写昆明湖的景色: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教材中配有3幅图片,分别是长廊、佛香阁和十七孔桥,可以使学生形象地感受颐和园的美丽。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进一步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二是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让学生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民族自豪感。

2.学习本课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大致浏览了一座著名的皇家园林,叫什么?谁能告诉老师,作者浏览的顺序是怎样的?按照这样的游览顺序作者重点观赏了哪几处景点呢?叫学生回答(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

大家齐声说一下,作者重点观赏的四个景点。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颐和园,去仔细地感受和欣赏一下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首先我们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学习目标

1.了解颐和园景物的特点,感受颐和园景色的美丽。

2.学习作者按顺序抓景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三、插入课文朗读视频

1.读后提问:颐和园留给你们的总体印象是什么?(很大很美,叫学生回答。)

2.教师讲解:欣赏第一个景点:长廊(引导学生画出描写长廊的语句,体会长廊有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引出跟我学

1.自读课文,找出描写景点的句子,用“   ”画下来。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是围绕景点的什么特点来写的,用自己的话说说。

3.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景物的特点。

用这样的方法,自学下面的三个景点。

佛香阁:高41米---高大雄伟。

昆明湖:从多角度去观察,运用了表示方位的词,特点是静、绿。

十七孔桥:桥洞多,狮子千姿百态、形态不一,(形容小狮子的模样—可爱、顽皮、东张、西望、张牙舞爪、呲牙咧嘴等等)。说明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能的赞美之情,让我们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四、在写作方法上,我们学到了什么?

 1.按游览顺序描写。

2.抓住主要景物的特点。

3.观察事物要多角度看。

五、重点词语巩固

活动2【导入】板书设计

长廊-----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昆明湖

主要围绕四个景点:长廊(长、美),佛香阁(高大雄伟)

  昆明湖(静、绿),十七孔桥(桥洞多)

活动3【作业】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任选一题)

1.查找颐和园其它景物的资料,写成导游词。

2.画出你心中的颐和园。

活动4【导入】课后反思

《颐和园》课后反思

为了使学生能清楚明了课文内容,我搜集了关于颐和园的大量图片,使学生借鉴图片来感受颐和园的美景。

多媒体的利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环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多场景多角度地向学生展示颐和园的迷人风光,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和作者一起去欣赏美丽的风光。为了达到这个效果,我课前搜集了大量的图片、视频资料,精心地制作课件,希望能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在学习长廊这个环节,我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希望能够把学习方法交给学生。之后关于“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的学习就完全交给学生,先自己阅读学习,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最后全班交流汇报。在交流汇报环节中,学生说到那处描写,我会随机地出示相应的图片,展示出相关的句子,让学生对景点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感受到语言文字在表达上的好处,体会到语言的优美。

课文语言优美,应引导学生多读,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感受颐和园的美。文章段落中长廊的美、长;站在万寿山脚下看到了佛香阁、排云殿的壮观和美;登上万寿山顶看到昆明湖的静、美。这些都是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细细地品读,加强学生对文章的了解,但是在整节课中,学生读书的机会还是比较的少,特别是由于导入环节用时太长,影响了对句子的品读。

从整节课来看,我觉得自己上课鼓励性的语言较少,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过程安排不是很合理,鼓励性的语言单调,评价语的指导性不强。通过这次讲课,也让我看到了自己课中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之余,要不断地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使自己的教学少一些缺失,少一些遗憾,多一些精彩。

www.jyzyw.com教育资源网提供。

以上为内容(若无内容,请点击右侧“我要下载"免费下载完整的资料):

注意事项:

1.转载请注明《18 颐和园第一学时》DOC出处!本文地址:链接详见浏览器地址框,谢谢。

2.本站素材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

总之,综上所述如果您发现“《18 颐和园第一学时》”资料有错误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核对并更改以便帮助您和其他人可以正确学习使用。

最后推荐给您《18 颐和园第一学时》, 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我们热切地希望您也上传自己的学习资料分享给别人,谢谢! 关键词:小学语文、DOC免费下载

资料信息-《18 颐和园第一学时》DOC资料信息
  • 科目: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9年12月30日
免费下载-《18 颐和园第一学时》DOC下载
(部分手机浏览器不支持下载,请使用电脑进行下载)用户登录后,免费下载,无病毒,无弹窗,无干扰链接。

《18 颐和园第一学时》相关资源

《4 麻雀第一学时》
大小:
《21 搭石第一学时》
大小:
《13 白鹅第一学时》
大小:
《10 幸福是什么第一学时》
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