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网图标 教育资讯 学前教育 K12教育 STEAM教育 考试相关 学校动态 教育机构
用户登录

《18 颐和园第一学时》

《《18 颐和园第一学时》》内容:

共1课时

18 颐和园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和掌握生字新词,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2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相比具有比较强的自行探究的能力,学生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好的提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动手操作的能力。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的首都在哪?今天老师带着大家走进北京颐和园。

1.“颐”字是左右结构,请大家仔细观察它的左边,和哪个字相似?有什么不同?

请抬起你的右手,跟老师一起认认真真地写颐字。

它原名“清漪园”,1886年慈禧太后命人重建此园,后改名“颐和园”。有何寓意呢?你看了它的意思就明白了。

2.在字典中,颐有两种解释:颐:脸颊、腮;休养、保养。在文中,我们选择哪项释义呢?

3请同学们翻开课本87页,自由朗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一)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的识字能力,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第一关:我会读生字

谁来读一读。这一小组举手的人最多,你们来开火车读。认准生字,读准字音。

小火车开得真棒!让我们把所有词语齐声读一遍。

(二)第二关:我会读句子

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三)第三关:我会写生字

这是颐和园中的——长廊,“廊”字是生字,我们观察一下它的字形,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三、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播放视频。

2.此时你有什么感受呢?谁能快速找出:哪些句子写出了作者的感受,并用直线把句子画出来。

3.生活动。

4.交流。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出了作者的感受,我们齐声朗读这两个句子,这种写法叫做首尾呼应,你读懂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吗?

5.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呢?请快速默读课文,把表示游览顺序的句子找出来,划下来。

6.你都画下了哪些句子,谁来读一读。

生汇报。

7.齐声朗读这四句话。

8.一路走,一路看,边走边看,将自己看到的景物写出来,这种方法就叫“移步换景”

9.我请4名同学读一读,同学们思考:作者选择了哪几处景物来写?

四、研读课文,深入感知。

(一)长廊

1.开始今天的行程吧,第一站:长廊。

2.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本段描写了长廊的哪些景物?

3.请用上“先……然后……最后……”说一说。

  作者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描写了长廊的美丽景色。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长廊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来的?将这些句子读一读,画一画。

4.学生汇报。

①长廊很长。

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来的?作者是怎么把长写具体的呢?

②长廊很美。

除了长,还有什么感受?你们看,哪是横槛呀?上台指一指。(横嵌的长方形栏板。)你们也来读一读,会有哪些词句跳出来让你有所感悟呢?(生交流)

你们想象一下横槛上可能画着什么?谁来说一说。说得完吗?

③还有哪美?

长廊中点缀着四座亭子,象征春夏秋冬四季。我们可以想象,这一种花还没有谢,生接读……此时,你的心情怎么样呢?理解“神清气爽”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畅。

④如果走进了这样的长廊,就像……是呀,作者也发出了由衷的赞美:“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你们想把颐和园内长廊的这份美丽带回家吗?那就试着背一背吧,将美永留心间。生自由背诵。谁来试试?

作者就是这样看长廊,先整体看,再看内部,最后看两旁。全文有一定的顺序,每个段落的描写也同样如此。同学们,让我们拿起课本,一起重温这段美好的记忆。

⑥小结:好一个美不胜收的长廊,我们品读着文字,感受着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令人心驰神往。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如何学习本段的呢?下节课我们按照这样的学习方法去领略万寿山的美丽风光。

活动2【讲授】教学过程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一)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的识字能力,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第一关:我会读生字

谁来读一读。这一小组举手的人最多,你们来开火车读。认准生字,读准字音。

小火车开得真棒!让我们把所有词语齐声读一遍。

(二)第二关:我会读句子

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三)第三关:我会写生字

这是颐和园中的——长廊,“廊”字是生字,我们观察一下它的字形,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三、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播放视频。

2.此时你有什么感受呢?谁能快速找出:哪些句子写出了作者的感受,并用直线把句子画出来。

3.生活动。

4.交流。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出了作者的感受,我们齐声朗读这两个句子,这种写法叫做首尾呼应,你读懂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吗?

5.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呢?请快速默读课文,把表示游览顺序的句子找出来,划下来。

6.你都画下了哪些句子,谁来读一读。

生汇报。

7.齐声朗读这四句话。

8.一路走,一路看,边走边看,将自己看到的景物写出来,这种方法就叫“移步换景”

9.我请4名同学读一读,同学们思考:作者选择了哪几处景物来写?

四、研读课文,深入感知。

(一)长廊

1.开始今天的行程吧,第一站:长廊。

2.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本段描写了长廊的哪些景物?

3.请用上“先……然后……最后……”说一说。

  作者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描写了长廊的美丽景色。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长廊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来的?将这些句子读一读,画一画。

4.学生汇报。

①长廊很长。

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来的?作者是怎么把长写具体的呢?

②长廊很美。

除了长,还有什么感受?你们看,哪是横槛呀?上台指一指。(横嵌的长方形栏板。)你们也来读一读,会有哪些词句跳出来让你有所感悟呢?(生交流)

你们想象一下横槛上可能画着什么?谁来说一说。说得完吗?

③还有哪美?

长廊中点缀着四座亭子,象征春夏秋冬四季。我们可以想象,这一种花还没有谢,生接读……此时,你的心情怎么样呢?理解“神清气爽”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畅。

④如果走进了这样的长廊,就像……是呀,作者也发出了由衷的赞美:“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你们想把颐和园内长廊的这份美丽带回家吗?那就试着背一背吧,将美永留心间。生自由背诵。谁来试试?

作者就是这样看长廊,先整体看,再看内部,最后看两旁。全文有一定的顺序,每个段落的描写也同样如此。同学们,让我们拿起课本,一起重温这段美好的记忆。

www.jyzyw.com教育资源网提供。

以上为内容(若无内容,请点击右侧“我要下载"免费下载完整的资料):

注意事项:

1.转载请注明《18 颐和园第一学时》DOC出处!本文地址:链接详见浏览器地址框,谢谢。

2.本站素材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

总之,综上所述如果您发现“《18 颐和园第一学时》”资料有错误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核对并更改以便帮助您和其他人可以正确学习使用。

最后推荐给您《21 搭石第一学时》, 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我们热切地希望您也上传自己的学习资料分享给别人,谢谢! 关键词:小学语文、DOC免费下载

资料信息-《18 颐和园第一学时》DOC资料信息
  • 科目: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9年12月30日
免费下载-《18 颐和园第一学时》DOC下载
(部分手机浏览器不支持下载,请使用电脑进行下载)用户登录后,免费下载,无病毒,无弹窗,无干扰链接。

《18 颐和园第一学时》相关资源

《19 秦兵马俑第一学时》
大小:
《21 搭石第一学时》
大小:
《送元二使安西》
大小:
《7 真实的高度第一学时》
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