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网图标 教育资讯 学前教育 K12教育 STEAM教育 考试相关 学校动态 教育机构
用户登录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学时》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学时》》内容:

共1课时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新词。正确读写“因特网、改观、程度、依赖、寄托、程控电话、归根结底、腾云驾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表达清楚的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2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难点:体会说明文语言简洁、表达清楚、准确的特点。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呼风唤雨的世纪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生读题: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个题目中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什么是“呼风唤雨”?读到这个词你会想到谁?为什么?(“神奇的”回读课题)

师:同学说的这些神仙能呼风唤雨是因为他们都有神奇的力量。那课文里说的是谁能呼风唤雨呢?

学生回答:人类(板书:人类)

2.师:有谁知道“世纪”是什么意思?通过预习,同学们知道课文中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哪个世纪吗?(20世纪就是1900年—1999年)是的,课文第一段就告诉我们,生读---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那么路甬祥爷爷说人类怎么呼风唤雨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己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

二、初读课文,学习新词。

1.师: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现在老师考考大家,这些句子你能读好吗?

(1)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潜”字组词巩固读音)

(2)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3)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

指导学生书写“赖”、“耕”。(通过汉字的演变加深学生印象。)

三、整体读文,感知20世纪成就。

1.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知道20世纪的发现发明改变了人类的生活,那么20世纪到底有哪些发现和发明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用直线画出来,然后同桌交流,谈谈你的感受。

【预设1】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

【预设2】我明白了……;我感到……

2.师:同学们,看看你们说的这句话,你注意到这个标点符号了吗?自己读一读,想一想分号前面写的是什么?后面呢?为什么?

①学习区分“发现”和“发明”。(板书发现发明)

【师引学生说】(点击划线前半句),月球一直都在天空中,所以人类登上月球去发现月球的秘密;海洋占据了地球大约71%的面积,人类潜入深海探究;百亿光年外的天气离地球太遥远了,人类本来不知道它们的存在,但是科技的发展使我们发现宇宙中还有很多天体……再看看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它们都属于什么?给人类带来什么好处?民航飞机、高速火车和远洋船舶呢?是呀,这些发明使我们人类能够紧密联系,使我们居住的星球变得越来越小,简直就是一个----“地球村”。

②回读段落。

3.师:看,从天上的月球到地下的深海,从遥远的宇宙天体到细微的原子核世界,从通讯到交通,作者仅仅用了几十个字高度概括了20世纪的发现和发明,这样的写作方法就叫抓住典型。20世纪的发现发明还有很多很多,请同学们看看这些图片(出示图片),喊喊它们的名字,说说看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4.这么多的发现和发明,课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让我们知道?---(板书)举例子。还有哪个字也说明20世纪的发现发明很多,生答:等。那你们能不能也举例补充说说20世纪的发现发明?

5.学生回答课外搜集到的发现、发明的例子。

(提醒说完整话:20世纪,人类还发现/发明了了……)

6. 师:看了、听了这么多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你的心情如何?【预设:高兴、自豪、骄傲】那么带着你们的自豪,男女生分角色再读读这句话吧!

7.师:这么多的发现发明在20世纪出现了,难怪作者要说---生回读第一段。

四、再次读文,比较过去感受成就。

1.师:那么20世纪之前的上百万年里,人们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呢?

生回答: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

①你们知道什么是农耕社会吗?【出示农耕社会照片】观察图,猜想农耕生活,说看到什么?

2.师:农耕社会里,人们的生活十分贫乏。就如作者所说: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但是,没有的不仅仅是这些,能不能联系你们的课外了解说说,你知道当时的社会还没有什么?

①(同桌互说,练习说话:那时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

3.师:那么面对如此贫乏的生活,人们只能怎么办?生回答。

人们通过美好幻想来寄托自己的愿望。(出示句子,学生读。)

师说:人们想看到远方的世界。 学生接:  幻想有( )。

人们想听到远方亲人的声音。 幻想有( )。

人们想飞到月亮上看看嫦娥。 幻想能( )。

4.师:我们的祖先大概没有想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竟纷纷变成了现实。【出示图片】望远镜、宇宙飞船、可视电话、手机、飞机等。请同学们归类,哪些与“千里眼”有关,哪些跟“顺风耳”有关,哪些跟“腾云驾雾”有关。完成下列填空。

【出示】

人们想看到远方的世界,幻想有( ),20世纪发明了(   )。

人们想听到远方亲人的声音,幻想有( ),20世纪发明了(   )。

人们想飞到月亮上看看嫦娥,幻想有( ),20世纪发明了(   )。

5.师:这么多美好的、神奇的事物都在20世纪这一百年的时间里冒出来了。用一句诗来形容,那就是———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6.师:哪位同学知道这句诗出自哪里?表示什么意思?能不能请你联系课文谈谈你的感受?(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整首诗。)

【预设1】从“一夜春风”感受到科技发展的速度之快。

【预设2】从“千树万树”感受到科技成就的数量之多,变化之快。

……

师引读1:从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到科技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用一句话来形容科技的发展,那就是---生读诗句。

引读2:人类在上百万年,依赖农耕的生活中,就算是富贵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象,20世纪竟有如此巨大的科技发展,真是---生读诗句。

师:同学们,前面第四自然段用现实告诉了我们20世纪的科技成就,而第三自然段说的是上百万年的农耕社会中人们的美好幻想,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说明方法?生答---作比较。(板书:作比较)一百年的成就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这是多么强烈的对比呀!难怪作者要说20世纪真是---生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五、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1.师:同学们,学文至此,让我们回顾一下,20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吗?生答: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生答: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板书科学技术)课文学到这儿,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回答。

路甬祥爷爷赞叹的岂止是科技力量的神奇,他更是在赞叹人类的智慧呀!(描红人类)让我们再次带着对人类的赞誉之情读读课题吧。

那么面对20世纪这些奇迹般的发现和发明,人们又是如何评价的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

五、作业布置

1.书写生字。

2.再读课文,感受20世纪科技发展之快,内容之多,范围之广。

板书设计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

  人 类 作比较 

  科学技术  发现发明 举例子   

www.jyzyw.com教育资源网提供。

以上为内容(若无内容,请点击右侧“我要下载"免费下载完整的资料):

注意事项:

1.转载请注明《29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学时》DOC出处!本文地址:链接详见浏览器地址框,谢谢。

2.本站素材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

总之,综上所述如果您发现“《29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学时》”资料有错误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核对并更改以便帮助您和其他人可以正确学习使用。

最后推荐给您《9 巨人的花园第一学时》, 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我们热切地希望您也上传自己的学习资料分享给别人,谢谢! 关键词:小学语文、DOC免费下载

资料信息-《29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学时》DOC资料信息
  • 科目: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9年12月30日
免费下载-《29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学时》DOC下载
(部分手机浏览器不支持下载,请使用电脑进行下载)用户登录后,免费下载,无病毒,无弹窗,无干扰链接。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学时》相关资源

《21 搭石第二学时》
大小:
《12 小木偶的故事第一学时》
大小:
《30 电脑住宅第一学时》
大小:
《2 雅鲁藏布大峡谷第一学时》
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