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网图标 教育资讯 学前教育 K12教育 STEAM教育 考试相关 学校动态 教育机构
用户登录

《送元二使安西第一学时》

《《送元二使安西第一学时》》内容:

共1课时

送元二使安西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感悟诗歌的内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3.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2学情分析

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我将采用诵读法进行教学。通过范读、领读、讲读、指名读、离开文本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读得通顺,读出节奏,读出感情,从而自然而然的就进入到古诗的意境中,以期达到:情,在读中悟;画,在读中呈现;教学目标,在读中完成。

3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歌曲导入

歌曲导入

(1)你们在课外都积累了哪些古诗?  

学生反馈背诵。

 (2)由旧知引入送别诗。 

2.指导读诗题,解诗题。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试读课题。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课题,想想怎样读比较好? (2)指名读课题,学生思考:从课题中读懂了什么? 学生反馈。教师提醒:诗题告诉我们是谁送谁到什么地方去?

(3)教师总结,重点强调:

 元二:姓元,在弟兄中排行老二,因此称他为元二。

 安西:指安西都护府,在今天的新疆库车附近,唐朝时设立在西北边疆的最高军政机构。

(4)师指导读课题

 3.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学生积累的一系列古诗,引导学生走进美妙的古诗世界,创造学习古诗的氛围。读清、读懂题目,为后面的理解诗意、品味感悟诗情奠定基础。】

活动2【讲授】创设情境,悟酒中情

创设情境,悟酒中情。

 1.过渡:从这首诗中,我们体会到了离别时朋友之间的依依不舍,请大家看大屏幕,你们又会有什么感受呢?

 出示课件:从渭城到安西一路上地形地貌变化图片。

 2.学生交流、反馈。

 3.引导学生感受:渭城距安西路途遥远,自然环境恶劣,一路上交通不便,元二孤身前往安西,远离朋友,举目无亲,作为朋友,王维心中一定充满牵挂和担忧。

 4.出示后两句,教师范读。

 此地一别不知何日再相见,因此,在这离别的时刻,王维举起酒杯,脱口而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启发学生思考:这一杯杯的酒中包含着什么?师生引读后两句。(板书:酒。)

 师:离别之际的留恋与不舍,都赋予了临别时的这一杯酒,让我们举起酒杯,送别元二,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前路珍重的关切与牵挂,都凝聚为离别时的瞬间豪爽,让我们再次举起酒杯,送别元二,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建功立业的期盼与祝福,都汇成离别时的这杯酒,让我们再次举起酒杯,送别元二,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6.师生共唱《阳关三叠》。

 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写出了1200年前朋友之间的普通送别,却饱含了朋友之间真挚的惜别之情,以情谊殷切、韵味深永而独树一帜,当时被谱曲传唱,称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阳关曲》。

 (师先清唱,再播放音乐,师领唱,学生跟唱。)

 7.摘抄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教师巡视指导)

活动3【活动】师生互动

一、初读古诗,掌握大意。

 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1)现在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01页,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谁来读读阅读提示?(提醒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两个生字和几个多音字的读音。)

 (2)学生自由读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

 (3)指名学生读诗,适时纠正错误读音。

 教师相机强调多音字,区别不同意义的多音字的读音,并让学生组词。(舍、朝等)

 师指导学生书写“舍”。要求:这是教材中要求掌握的生字,大家在写的过程中要注意人字头的写法。教师巡视。

 (4)学生齐读古诗。

 2.学生默读古诗,要求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1)请大家默读古诗,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这首诗讲了什么? 

提醒学生结合注释。

  理解地名时,教师可适时出示从渭城到安西的地图,引导学生体会渭城至安西的路途遥远。

 (2)同桌之间先试着说一说。

 (3)指名学生说全诗大意。

 老师发现学生理解的难点,并适时指导理解难理解的词语。(如朝雨、轻尘、故人等)

 (4)指名学生具体生动地概括诗的大意。

 (5)出示背景视频,教师总结诗意并抒情解说,学生回顾古诗大意,体会古诗中朋友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境。

 3.学生同桌互读,要求读出感情,注意节奏。

 (1)师配乐范读古诗。(背景音乐:《阳关三叠》)

 (2)学生多种方式读诗,教师指导有感情地读诗。(学生互读、师生共读、教师范读、指名读)。(背景音乐:《阳关三叠》)

 (3)学生配乐齐读。

二、尝试背诵,拓展延伸。

 1.背诵《送元二使安西》。

 同学们,如果有一天,你们来到渭水河畔,看到杨柳依依,你一定会记起两个人在这里依依惜别的情景,也一定会想起这首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因此也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这首诗。

 (背景音乐:《阳关三叠》)

 2.古诗中还有许多是写送别的,请同学们读一读你们课外所搜集到的送别诗。

 (出示PPT,教师和学生一起对诗。)

活动4【作业】作业布置

1、给作者王维写一封回信:

2、课外搜集更多的送别诗。

www.jyzyw.com教育资源网提供。

以上为内容(若无内容,请点击右侧“我要下载"免费下载完整的资料):

注意事项:

1.转载请注明《送元二使安西第一学时》DOC出处!本文地址:链接详见浏览器地址框,谢谢。

2.本站素材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

总之,综上所述如果您发现“《送元二使安西第一学时》”资料有错误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核对并更改以便帮助您和其他人可以正确学习使用。

最后推荐给您《29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学时》, 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我们热切地希望您也上传自己的学习资料分享给别人,谢谢! 关键词:小学语文、DOC免费下载

资料信息-《送元二使安西第一学时》DOC资料信息
  • 科目: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9年12月30日
免费下载-《送元二使安西第一学时》DOC下载
(部分手机浏览器不支持下载,请使用电脑进行下载)用户登录后,免费下载,无病毒,无弹窗,无干扰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