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网图标 教育资讯 学前教育 K12教育 STEAM教育 考试相关 学校动态 教育机构
用户登录

《21 搭石第一学时》

《《21 搭石第一学时》》内容:

共1课时

21 搭石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2学情分析

1、经过三年级的学习,进入到四年级,学生在学习语文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的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语言文字的积累,在学习方法上也有了一定的积淀,同时他们也具备一定的欣赏美、辨别美的能力,他们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语文学习,对学习语文的兴趣浓厚。

2、部分学生在理解词语方面对工具书的依赖性比较强,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习惯和能力还不够强。

3、文章思想内涵体现的美既有看得见的美,又有看不见的美,增加了理解难度。

3重点难点

1、感受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2、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4教学过程 4.1 第二学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词语意思,感悟文中语言的优美。

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蕴含的景美、人美、及人景的和谐之美。

3、了解作者从普通事物中发现美、表现美的做法,唤起学生发现、寻找美的意识。

 学时重点

朗读感悟感悟文中蕴含的景美、人美、以及人景的和谐之美。

 学时难点

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搭石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这一块块、一排排搭石吗?(记得)这一块块搭石,它们是那么普通、那么平凡,它们到底具有怎样的魔力使作者刘章钟情于它,为它痴迷呢?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走进第二十一课《搭石》(多媒体出示课题),再一次走进刘章的家乡,去感受那里淳朴的民风,体验那里美好的民情。(板书课题)

二、研读交流 

师:(简笔画)在家乡这条无名的小溪上,一排排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道美丽的风景。那里的景美,人更美。景美在何处?人又美在哪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在课文中找一找吧。同学们可以把找到的相关句子画出来,读一读,再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体会。(学生自学探究,教师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情况) 设置疑问“景美在哪里?人美在哪里?”让学生进入文本,去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这是顺情而导,由情而发,自然衔接。

师:在刚才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发现大家不但能自己认真读课文,画句子,而且能够主动地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成员交流。现在,谁想说一说你的发现和感受?  

生:我找到的美是在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师:从这句话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我能感受到这是一位很为别人着想的老人。

师:从哪可以看出来呢? 

生:因为句子中说“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就是说老人无论自己有什么着急的事,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就一定会把搭石摆好。所以我说这是一位很为别人着想的老人。 

师:有理有据,说的不错。从这个场景中,你还看出了什么? 生:我感觉这是一位很善良的老人。

师:理由呢? 

生:因为这位老人宁可自己先不赶路,也一定要把搭石摆好。从这我能看出这位老人非常善良。 

 师:那请同学们看这两句话。(多媒体出示) 

1.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2. 上了点年岁的人,怎样急着赶路,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 

师:谁能读一读这两句话?(指名读) 

师:能说一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吗?哪句话描写老人摆搭石的场面更适合?

生:第一句话更合适。

师:为什么? 

生:因为第一句话中,有无论,只要,一定,这些关联词语,而且后面还说“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 

师:“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这是因为老人怕搭石不稳,从这也可以看出老人很为别人着想。 

师:从你的发言中老师也可以看出你是一位读书认真,并且善于思考的孩子。谁能再读一读描写老人认真搭石的句子?(指名读)

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读得一般。我觉得在读的时候,应该把那几个关联词语读得重一些。 师:哦?那你能为大家读一读吗?(生读) 师:读得确实不错。 

师:透过句子,我仿佛看见了在瑟瑟的秋风中,一位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放下包裹,俯身搭石的情景。多么善良,多么可亲的老人啊!让我们一齐来感受一下吧!师引读:上了点年岁的人,生齐读。

师:你还在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发现并感受到了美? 

生:我在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发现了美。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面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这句话中的“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说明人们走搭石时都想着后面的人,我觉得这也是家乡人的一种美。 师:对,心中有他人也是一种美。谁还愿意说一说你找到的美? 

生:我找到的美也在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象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美? 

生: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一种协调有序的美。因为这是一行人一起过搭石,所以他们在走的时候必须是“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就是说谁的步子也不能出差错,这样才能配合默契。 

师:对,这是一种和谐的美。(板书:和谐)从这句话中,你还有别的发现吗? 生: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了声音美。 师:声音美?声音美在哪? 生:踏踏的声音,象轻快的音乐。

师:你能模仿一下过搭石的声音吗?(学生模仿) 

师:好象不够轻快,听着有点沉重的感觉呢。试着轻快一些。 (学生再次模仿) 

师:踏踏的声音,真象一个个快乐的音符,谱出了家乡一首首动听的歌谣。 师:你还能感受到这句话中蕴涵的其他美吗? 

生:还有画面美。“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 (播放音乐,师读句子) 

师:谁愿意把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生: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美丽的小山村,上工,下工的人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从搭石上协调有序的依次而过的情景。他们走得很整齐。 

生:我的脑海中想象的是一阵微风吹来,水面上微波荡漾,人影绰绰的那副很美的画面。 

师:谁愿意把大家带到那美好的画面中?(指名读) 师:你读得太美了。谁还愿意试一试? 

师:同学们仿佛已经陶醉其中了。你还在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发现了美? 生:我在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发现了美。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这句话是说两人同时过桥的时候,谁也不会抢着过,而是让对方先走。我觉得这也是一种美。 师:对,美还体现在互相谦让中。(板书“谦让”) 

生:“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从这句话中我感到家乡的人彼此都非常友善。 

师:有道理。或许,乡亲们的友情就在这彼此相遇时的拉家常中形成了。谁还找到了课文中的美? 

生:“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这句话中有一个成语,谁找到了? 生:理所当然 

师:理所当然?说一说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生:理所当然就是天经地义,理应如此的意思。 

师: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这句话中的“这”指什么呢? 生:指年轻人背老人过河。 师:那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生: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我的家乡只要年轻人遇见老人过搭石,就一定会背老人过去,人人都这么做,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师:在一个村庄,如果人们把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看成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的话,那你认为,在这个村子里还有哪些事会是理所当然的呢? 

生:刚才说的那几件事,老人摆搭石,人们过搭石时互相谦让,这些在家乡可能都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课文中没有写到的事情呢?想象一下。 

生: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背刚上学的小孩过搭石肯定是理所当然的事。 生:谁家遇到什么困难了,大家一起帮助她,也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事。 生:即使俩个人之间发生了一些矛盾,也绝不会大声吵架,我想这可能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对,正是这些理所当然的事,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在搭石这道风景中,我看到了老人躬身搭石,你看到了什么呢?(多媒体出示) 生:我看到了一行人协调有序过搭石 生:我看到了年轻人伏身背老人过搭石 生:我看到了两人相遇过搭石时互相礼让 

师:所以说,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师引读,生齐读第五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 

师:这一桩桩,一幕幕,事虽小,情却浓。搭石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搭石无语心有情”,搭石对老人说:“老爷爷,谢谢您在溪水中为我们摆搭石,可是秋天水凉,您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啊!(多媒体出示) 

搭石对老人说 (老爷爷,谢谢您在溪水中为我们摆搭石,可是秋天水凉,您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啊!  ) 

搭石对年轻人说(  ) 搭石对大家说(  ) 生:搭石对年轻人说,你们背老人过搭石,谢谢你们! 

生:搭石对大家说,你们这些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真值得我学习!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是啊,就是因为家乡人具有了(指板书)善良,无私,尊老,谦让等这些美好的品质,才会有家乡淳朴的民风,和美好的民情。我想,这种美,不仅感动着搭石,也感动着你,感动着我。在作者刘章的家乡,美就是秋天里溪水中那一块块排列整齐的搭石,美就是乡亲们从搭石上协调有序的依次而过,美就是年轻人伏下身子背老人过搭石的那一瞬间。其实,生活中到处充满了美。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你还发现了哪些美呢? 生:美是妈妈的微笑 

生:美是乘公交车时人们按顺序排队上车 生:美是遵守学校的各项纪律 生:美是在汽车上给老人让座 生:美是献给老师的一杯热茶 

生:美是和同学闹矛盾后彼此握手相视一笑的那一瞬间 生:美是老师的微笑 

师:(笑)那你觉得老师现在美吗? 生:美。 

师:是的,美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就会发现美其实就蕴藏在我们身边每一件平凡的事物中。让我们象作者刘章一样,拿起手中的笔,记录下我们身边的美吧! 

 师:短暂的四十分钟就要结束了。最后,请同学们踏着搭石,离开教室。再一次回味刘章家乡那淳朴的民风和美好的民情吧! 同学们踏着搭石离开教室。(配乐《爱》)

www.jyzyw.com教育资源网提供。

以上为内容(若无内容,请点击右侧“我要下载"免费下载完整的资料):

注意事项:

1.转载请注明《21 搭石第一学时》DOC出处!本文地址:链接详见浏览器地址框,谢谢。

2.本站素材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

总之,综上所述如果您发现“《21 搭石第一学时》”资料有错误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核对并更改以便帮助您和其他人可以正确学习使用。

最后推荐给您《16 母鸡第一学时》, 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我们热切地希望您也上传自己的学习资料分享给别人,谢谢! 关键词:小学语文、DOC免费下载

资料信息-《21 搭石第一学时》DOC资料信息
  • 科目: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9年12月30日
免费下载-《21 搭石第一学时》DOC下载
(部分手机浏览器不支持下载,请使用电脑进行下载)用户登录后,免费下载,无病毒,无弹窗,无干扰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