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网图标 教育资讯 学前教育 K12教育 STEAM教育 考试相关 学校动态 教育机构
用户登录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第一学时》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第一学时》》内容:

共1课时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的内容,想象诗所描绘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

2学情分析

  学生对送别诗学习的兴趣高,在教时教师要注意,以学生朗读为主,在读中悟,在读中品味,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如:齐读,小组展示读,齐读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搜集送别诗,拓展学生课外知识。提高兴趣。

3重点难点

感悟诗境,指导朗读。

4教学过程 4.1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讲黄鹤楼来历的故事。

今天我们要学习李白在黄鹤楼下,长江边的一首送别诗。

 二、解题

1.齐读课题。你从题目读懂了什么?

2.指名说。

3.齐读。 

4.古代交通不方便,朋友分别之后就很难再见,于是呀写诗送别就成了一种风俗,当时的送别诗就和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多。然而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这一送别却引起了轰动,在文学史上堪称千古一别啊。为什么这么著名呢?这里有三名,在名楼黄鹤楼,送名人孟浩然,到名地广陵。论年龄,李白比孟浩然大十二岁,然而一样的兴趣爱好,一样的才华横溢,使他们互相仰慕,相见恨晚,即使是短暂的离别,也那么依依不舍。

 三、教师,学生古诗朗诵。

1.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注意听准字音。师朗诵。

2.学生自由读。

四、学习生字

1.我们先和生字朋友打声招呼,谁愿意读?容易读错的再给大家提个醒。

2.齐读。

五、初读古诗

 1.指名读,注意读准字音。

2.齐读。

3.指名读

4.谁愿意展示给大家听?

 六、感悟诗境,品读古诗。

1.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小组内交流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

2.小组代表上台展示。

3. 帆尽了可情未尽啊!此时,李白一定有千言万语想对孟浩然说,拿起你手中的笔用几句话写出李白的心情。

 故人的船已渐渐远去,李白不禁想:————

指名说:

4.这深深地情,这浓浓的意化作了这首千古名诗.分小组朗诵这首诗。

 七、拓展

1.黄鹤楼的这一别别出了李白与孟浩然的深情,别出了孟浩然与李白的厚谊。时隔一年李白仍久久不能忘怀,又为这次送别写下了一首五言诗。

 《江下行》  

李白

 去年下扬州,江送黄鹤楼。

 眼望帆去远,心逐江水流。

2.谁愿意把自己收集到的送别诗读给大家听?

活动2【作业】作业

请大家自己写一首送别诗读给小组内的同学听。

www.jyzyw.com教育资源网提供。

以上为内容(若无内容,请点击右侧“我要下载"免费下载完整的资料):

注意事项:

1.转载请注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第一学时》DOC出处!本文地址:链接详见浏览器地址框,谢谢。

2.本站素材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

总之,综上所述如果您发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第一学时》”资料有错误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核对并更改以便帮助您和其他人可以正确学习使用。

最后推荐给您《21 搭石第一学时》, 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我们热切地希望您也上传自己的学习资料分享给别人,谢谢! 关键词:小学语文、DOC免费下载

资料信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第一学时》DOC资料信息
  • 科目: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9年12月30日
免费下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第一学时》DOC下载
(部分手机浏览器不支持下载,请使用电脑进行下载)用户登录后,免费下载,无病毒,无弹窗,无干扰链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第一学时》相关资源

《13 白鹅第一学时》
大小:
《16 母鸡第一学时》
大小:
《21 搭石第一学时》
大小:
《23 卡罗纳第一学时》
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