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网图标 教育资讯 学前教育 K12教育 STEAM教育 考试相关 学校动态 教育机构
用户登录

《18 颐和园第一学时》

《《18 颐和园第一学时》》内容:

共1课时

18 颐和园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材分析

《颐和园》一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湖光山色、亭台楼阁、长廊石桥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一写长廊的景色。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接着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部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壮观的景象,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的景观。三写昆明湖的景色。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呼应,表达了赞美之情。

2新设计 3学情分析

 1.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动,对新鲜事物好奇,但生活经验有限,他们当中很少去过北京,对那些景物缺少感性认识,很难深刻理解文中描述的美,所以我准备了课件,创设情景,把学生带进颐和园,使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颐和园的美。

2.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搜集资料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课前我让学生去搜集有关颐和园的资料和图片,以备上课时小组学习时使用。

4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大而美的特点,受到情感熏陶。

2、学习作者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方法。 

5教学过程 5.1 第二学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文中优美句段。

1、学习作者按照游览顺序的有序观察及同一景物,站在不同的观察点观察,所看到的景物特点不同的表达方法,并学以致用。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学时重点

1、学习按照游览顺序的有序观察及同一景物,站在不同的观察点观察,所看到的景物特点不同的表达方法,并学以致用。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学时难点

1、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及同一景物,站在不同的观察点观察,所看到的景物特点不同的表达方法,并学以致用。

2、通过关键字词,联系生活实际,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复习导入

师:同学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8课《颐和园》,上节课我们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了生字词,理清了课文脉络,请大家回忆一下,作者按照游览顺序向我们介绍了颐和园的哪几处景色?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师:那作者是怎样具体写出这几处景色的呢?下面我们就通过品读理解来感受颐和园的美。

活动2【讲授】导学“长廊”,感悟学法

(二)导读“长廊“,感悟学法

  师:  同学们打开书,我们一起先到颐和园的长廊去看看,谁来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作者在这一自然段中介绍了长廊的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方面看出来的?画出相关的语句,标记出你的感受。

学生先自读自悟,之后师生互动,汇报交流。(先指名谈谈自己的游览后的感受,教师相机出示相关句子。)

 A、当学生读“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这个句子时,引导学生抓住“700多米”和“273间”这些详实的数字,体会长廊的长和间数的多。再全班齐读这个句子,读出“长”这一特点。(师相机板书:长)

 B、当学生读“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这一句子时,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自由读,边读边想象描写的画面,再指名读,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然后小组比赛读,让学生感受到画的多和美,感受我国古代文化的灿烂和能工巧匠的智慧。

C、当学生读“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这一句子时,指名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演绎读,其他同学想象画面,再全班齐读,重点指导“神清气爽”一词的朗读,读得舒缓、陶醉,从而体会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美。(根据学生的汇报,师概括板书:美) 

在品读理解的过程中教师利用白板课件相继出示长廊的图片,让学生更形象的体会到长廊的特点。最后师生合作朗读,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长廊的特点,层次分明地描绘出来的。

活动3【活动】学法迁移、合作探究

(三)学法迁移,自学探究

师:刚才,我们一起游览了长廊,体会到了它的美,那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咱们是怎样体会到长廊的长和美的呢?(师生共同总结学法)下面老师有一个艰巨的任务要交给你们了,你能用刚才我们学到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3、4、5自然段吗?出示学习要求:

 让学生在明确学习要求的基础上,先自己学习课文,在小组合作探究。最后全班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出示相关图片,并适当点拨。例如佛香阁,引导学生从“耸立“一词体会到佛香阁的高,再提示学生除了“耸立”一词,还有哪些句子可以体会到佛香阁的高?让学生明白“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这个句子也间接说明了佛香阁的高。又如昆明湖,学生很容易就会找到“镜子”和“碧玉”这两个词来比喻昆明湖的静和绿,还应该引导学生抓住“滑”字来体会昆明湖的静等等。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相机板书。

活动4【活动】四、配乐朗读,情感升华

师: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难怪被人们赞誉为人间天堂,下面老师找一名同学来感情朗读全文,其他同学边欣赏美丽的图片,变细细体会颐和园的美,读到你喜欢的段落时,可以小声跟着背诵。

  指名朗读,其他同学欣赏。

活动5【练习】总结写作方法

师:颐和园美吗?那作者是怎样将颐和园的景色写的这么美呢?本文突出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师生共同回顾总结)

活动6【作业】小练笔

师:课文学完了,但颐和园的美令人回味无穷,相信同学们一定有兴趣运用我们本课学到的方法写一处小景物,课下就先观赏一下我们的校园吧,下节课我们来共同展示交流。

www.jyzyw.com教育资源网提供。

以上为内容(若无内容,请点击右侧“我要下载"免费下载完整的资料):

注意事项:

1.转载请注明《18 颐和园第一学时》DOC出处!本文地址:链接详见浏览器地址框,谢谢。

2.本站素材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

总之,综上所述如果您发现“《18 颐和园第一学时》”资料有错误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核对并更改以便帮助您和其他人可以正确学习使用。

最后推荐给您《17 长城第一学时》, 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我们热切地希望您也上传自己的学习资料分享给别人,谢谢! 关键词:小学语文、DOC免费下载

资料信息-《18 颐和园第一学时》DOC资料信息
  • 科目: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9年12月30日
免费下载-《18 颐和园第一学时》DOC下载
(部分手机浏览器不支持下载,请使用电脑进行下载)用户登录后,免费下载,无病毒,无弹窗,无干扰链接。

《18 颐和园第一学时》相关资源

《21 搭石第一学时》
大小:
《7 蟋蟀的住宅第一学时》
大小:
《7 蟋蟀的住宅第一学时》
大小:
《13 白鹅第一学时》
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