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网图标 教育资讯 学前教育 K12教育 STEAM教育 考试相关 学校动态 教育机构
用户登录

《送元二使安西第一学时》

《《送元二使安西第一学时》》内容:

共2课时

送元二使安西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了解“舍”字的演变过程,明白“使”、“浥”、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过程方法目标:利用借助注释,抓住重点词语、调换顺序、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采用层进式引读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3、情感态度目标: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2学情分析

  由于《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所描绘的王维和元二之间的送别情景与现在朋友之别相送场景大不相同,所以对于4年级的孩子来说难以理解两人之间的那份离别之情,另外,本班学生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积累运用古诗的能力参差不齐,所以课前我布置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先让学生读熟古诗,再上网查阅与作者、古诗等相关的文本、图片资料,然后借助词语注释试着说诗意、想象画面,以便帮助学生在理解诗意基础上深入感悟朋友之间的深情厚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以一个“送”字感悟诗情为教学主线,并运用课前自主学习、课上小组交流、小组展示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重点难点

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了解“舍”字的演变过程,白“使”、“浥”、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过程方法目标:利用借助注释,抓住重点词语、调换顺序、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采用层进式引读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3、情感态度目标: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学时重点

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学时难点

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才艺展示—— 引出王维送别诗

1、一名展示才艺的学生简介王维:边介绍王维边播放课件展示王维绘画、书法等作品。

2、全班学生分别补充介绍王维。

3、由学生介绍王维引出课题

师:通过刚才大家的交流,让我们对王维有了一些了解,王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他一生创作了许多诗篇,今天我们学习的《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一首。(多媒体出示《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

4、理解诗题。

(1)齐读课题

(2)师:读了课题你知道王维送元二去哪里?(安西)

  预设:  

 生:王维送元二去安西。

(3)师:谁来简介安西?

  预设:  

生1: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在龟兹城。

生2:安西是唐朝时期新疆地区的管辖机构,今在新疆库车。

(4)师:谁来说说“使”的意思?

  预设:  

 生:就是奉命出使。

(5)找学生完整说说诗题意思:

  师:读第一句说出王维从哪里送元二去什么地方?

  预设:

 生:王维从渭城送元二去安西。

活动2【导入】 (二)抓住“送”字 —— 去悟朋友送别情

 带着问题学诗:一个“送”字表达了朋友之间怎样的深情厚谊?

活动3【活动】(三)小组交流——初感朋友送别意

1、出示前置性学习要求

(1)读熟《送元二使安西》,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2)认真看书上词语注释,借助词语注释能说出诗的大意,并能想象画面。

(3)查阅作者王维的简介、主要作品、安西、渭城、阳关等地名以及”柳”的含义的资料。

(4)查阅有关送别的诗,抄写下来再读熟,弄清大意并会恰当运用其中送别的诗句。

2、小组交流前两项学习内容

(1)交流读诗:

组长检查组员读诗,看看是否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2)交流诗意:

说说诗句的大意,要求一位组员说,另三位组员补充。

活动4【讲授】(四)[全班交流] —— 再感朋友送别情

1、朗读古诗初步理解诗意:

(1)小组展示:

预设:

第一组展示:(出示课件)

1)生1:读古诗

2)教师随机指导并范读古诗读出节奏和韵味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3)找其它小组学生读诗

4)齐读古诗

5)了解“舍”字的演变过程,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6)读“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句子强调“舍”字的读音。

7)生2:简介古诗创作背景

8)找学生说古诗其它题目(《渭城曲》《阳关曲》 《赠别》)

9) 生3:说词语注释

10)生4:说诗意

(2)教师随机点拨理解古诗方法。

1)抓住重点词语

2)调换词序

3)借助注释

4) 想象画面

(3)师生评价展示小组同学的展示情况

2、读诗句想象画面感悟渭城的美。

(1)找学生读一、二句诗,其他同学闭眼想象画面。

(2)找学生说说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并读出自己的感受。

预设:

1)画面一:渭城的早晨下起了绵绵细雨,小雨湿润了地上的尘土,渭城的街道一尘不染,空气特别新鲜。

2)画面二:渭城的客舍特别干净,看看哪里都令人舒适极了。

3)画面三:客舍四周的绿树翠绿翠绿的,让人看了赞叹不已。

4)画面四:放眼望去,渭城到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师随机总结:

渭城的柳色—— 浓浓绿绿

渭城的街道——一尘不染

渭城的客舍——干净舒适

(3)有感情朗读一、二句体会雨后旅店四周柳树的美。

3、读诗句想象画面感悟朋友间的真情。

(1)想象“送别”之真情

A:找学生读第三、四句诗

B:找学生说说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预设:

1)王维劝元二喝酒的画面。

2)王维一边劝元二喝酒,一边聊天的画面。

C、找学生说说王维是怎样劝元二喝酒的。

预设:

生1:老朋友,再喝一杯吧,我真舍不得你走呀,今日分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生2:老朋友,再干一杯吧,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老朋友陪你一起饮酒了。

生3:老朋友,再干一杯吧,一想到你这一路经历的艰辛,我心里真不是滋味呀!

生4:老朋友, 再干一杯吧,这杯酒祝福你马到成功,凯旋归来。

(2)感悟“出使”之艰辛:

导语:就在这样一个美丽的清晨,好朋友元二就要出使安西了,王维想到朋友一路经历的艰辛,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大家想看看元二走的路什么样吗?

1)课件出示渭城到阳关的地图简介线路

2)找学生结合资料简介渭城到安西的里程

3)找学生说说那时候有没有现在的交通工具?

预设:

生1:那时候,没有汽车、班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马就是最好的交通工具。

生2、即使骑着快马去安西,至少也需走上半年多的时间才能到达安西。)

4)出示课件师配乐解说:

请大家看图片,这里就是元二去安西走的路,一路都是茫茫沙漠,戈壁连连,云山浩淼、荒无人烟,满眼的荒漠,满目的凄凉。唐代诗人岑参曾这样描述这条阳关路: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

5)找学生说说这是一条怎样的路?

预设:

崎岖的路   艰难的路  遥远的路   孤独的路

(3)体悟“朋友”之深情:

1)王维一想到老朋友走那么远,环境那样恶劣的路,心情怎样?

 预设:

伤心  难过  担心  不舍

2)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体会作者依依不舍之情

3)了解安西都护府环境:

  课件出示龟兹都护府图片,了解元二去安西生活的恶劣环境,再出示以前两人曾经游山玩水、竹林散步、雪后赏景  酒楼饮酒图片 进行对比来体会王维的伤感心情。

预设:

伤感  担忧 惦念 牵挂

4)当堂写话悟深情:

  想到朋友到那样恶劣的环境去生活,再回忆以前那些美好快乐的时光,王维有千言万语想对元二说,请把王维想要对元二说的话写出来(课件出示——我会写——学生任意选择一方面写)

A、王维想到朋友这一走,不知何时才能相见,他难过地对元二说:“老朋友……

B、王维想到朋友这一路经历的千辛万苦,困难重重,他关切地对元二说:“老朋友,这一路……

C、王维想到元二到安西过的那种艰苦的生活,想起以前和朋友一起观光赏景、饮酒赋诗的快乐时光,他忧伤地对元二说:老朋友,你还记得吗?我们曾经……

a、学生伴着音乐读写的话,(和其他扮元二的学生对话)

b、分别找学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感受王维对元二的不舍、伤感  、担忧、牵挂之情。

5)了解“柳”字的文化内涵

A:王维和朋友离别,心情特别难受,为何还有心思赞柳树呢?

预设:

a、柳丝:代表情意绵绵

b、柳:柳树枝杈无论插在什么样的土壤里都枝繁叶茂,向友人赠柳代表祝福朋友走到哪里都成为栋梁之才。

c、柳:因“柳”与“留”谐音,表示挽留的意思。离别赠柳表达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所以,这里的柳是别离之柳。

B、体会“柳之意”“劝之情”:

a、齐读全诗体会“柳之意:

b、再读全诗,“劝之情”:

引导学生体会王维想挽留元二,可皇命难违,他只能送一份祝福给朋友并期盼元二早日凯旋归来的情感。

活动5【讲授】(五)回归“送”字 —— 深悟朋友送别情

1、引导学生用板书的词语说说一个“送”字表达朋友之间的关心、牵挂、祝福 依依不舍之情

2、伴着音乐齐读诗体会朋友之间的真情厚意。

活动6【练习】(六)拓展阅读 —— 共叙朋友送别意

1、根据送别古诗上句说下句

 (1)海内存知己, ——

 (2)莫愁前路无知己, ——

  (3)孤帆远影碧空尽, ——

  (4)又送王孙去, ——

  (5)浮云游子意, ——

2、根据提供的情景恰当运用送别的古诗:

(1)小军的爸爸有一位好朋友在台湾工作,今年他来大陆看望小军他们全家,临别时,小军爸爸握住老朋友的手说:”————  ,————  。”那位好朋友也深情地看着爸爸说:“————,—————。”

(2)你有一个好同学因家里搬到北京不常见面了,有一次,你和妈妈一起去北京看他,临走的时候他把你和妈妈送到车站,分别时,他拉住你的手说:————,————  。”

(3)暑假的时候,李叔叔从上海黄浦江边送一位友人乘船远行,船已行远,可他还站在江边望着轮船深情地说“————,————.”

(4)小刚的爸爸在新疆工作,那里的条件很艰苦,小刚妈妈多次劝他爸爸调回来,爸爸都不听劝阻,每次送他走的时候,妈妈都叮嘱他爸爸不要忘记家里的孩子和老人,爸爸总是说:“———— ,————。”

活动7【讲授】(七)送学生名言——感悟“朋友”蕴含意

珠玉不如善友,富贵莫如仁友。

 

活动8【作业】(八)课后作业——课后悟别意,感真情

1、把《送元二使安西》改写成一篇故事。

2、搜集10首以上有关送别诗的名句,自己在稿纸上写诗句的上句,再和小组同学互换填写下句。

3、继续搜集整理关于送别的古诗,然后办一期“送别诗”主题小报。

    板书设计

深情厚谊——送元二 —— 使安西

 【唐】王维

  依依不舍 难过

  关心   伤感  

  牵挂 惦念

  祝福   期盼

4.2 第二学时  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  教学活动

www.jyzyw.com教育资源网提供。

以上为内容(若无内容,请点击右侧“我要下载"免费下载完整的资料):

注意事项:

1.转载请注明《送元二使安西第一学时》DOC出处!本文地址:链接详见浏览器地址框,谢谢。

2.本站素材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

总之,综上所述如果您发现“《送元二使安西第一学时》”资料有错误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核对并更改以便帮助您和其他人可以正确学习使用。

最后推荐给您《23 卡罗纳第一学时》, 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我们热切地希望您也上传自己的学习资料分享给别人,谢谢! 关键词:小学语文、DOC免费下载

资料信息-《送元二使安西第一学时》DOC资料信息
  • 科目: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9年12月30日
免费下载-《送元二使安西第一学时》DOC下载
(部分手机浏览器不支持下载,请使用电脑进行下载)用户登录后,免费下载,无病毒,无弹窗,无干扰链接。

《送元二使安西第一学时》相关资源

《27 乌塔第一学时》
大小:
《11 去年的树》
大小:
《23 卡罗纳第一学时》
大小:
《17 长城第一学时》
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