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网图标 教育资讯 学前教育 K12教育 STEAM教育 考试相关 学校动态 教育机构
用户登录

《6 爬山虎的脚第一学时》

《《6 爬山虎的脚第一学时》》内容:

共1课时

6 爬山虎的脚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语,积累好词好句。 

过程与方法: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像爬山虎一样的向上精神。 

2学情分析

《爬山虎的脚》是一篇精读课文。叶圣陶老先生细致精准地描写出爬山虎充满了勃勃生机的“叶”和“脚”,形象生动、栩栩如生,这也是课文的重点。设计时分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重点研究“叶子的特点”,第二课时重点讨论“脚”的特点。教学中立足工具——课本,注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受到情感熏陶,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审美能力,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有顺序的观察事物的方法。

4教学过程 4.1 第二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爬山虎的脚》四年级上册王永杰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爬山虎的___ 和 ____?(爬山虎的叶子和脚)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爬山虎的脚。 

1、板书:爬山虎的脚(齐读课题2遍) 

2、质疑:学习爬山虎的脚,你最想知道什么?(随机板书)

 板:样子? 

 怎样爬? 

3、小结: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很有学习的价值!课文第3自然段就就讲了爬山虎的样子,还讲了它生长的位置和颜色,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默读课文,画出这样的句子。 

【通过质疑提出问题,来引发学生对事物的欲知性和提高学习兴趣,直奔教学目标。】 

活动2【活动】《爬山虎的脚》

二、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找一找: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描写爬山虎样子、生长位置和颜色的句子。 

说一说:你找出了哪些句子呢?从这些句子中你知道了什么?(板:茎上长叶柄 枝状 细丝 嫩红)

谁能说说蜗牛的脚是怎样的?(触角很细,头上有圆片)

师:哦,原来爬山虎的脚就是这些细丝。

画一画:请同学们用笔画出你了解到的爬山虎,看谁画得又快又好!(学生绘画)

评一评:谁愿意把自己的画让老师展示一下,请同学们对照板书评评这幅画。(投影爬山虎实物)

读一读:谁能通过朗读读出你了解的爬山虎吗?

【利用对比教学,让学生感悟爬山虎脚的特点,采取说、画评的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语感和表达能力】

活动3【讲授】《爬山虎的脚》王永杰

三、了解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过渡:师:作者把爬山虎描写得多么细致呀!是什么原因呢?书中有这样的一句话,谁能独具慧眼找出来呢?

对了,正是因为作者“注意”了,所以对爬山虎的脚长的位置、形状、颜色了解得那么仔细。刚才同学们提出了“爬山虎是怎样爬”的问题,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第4自然段。(板:爬)

1、默读课文,画出爬山虎爬的句子,重点标出表示动作的词交流。(谁能说说你画出了哪些句子,标出了哪些词)板:触 巴 拉 

2、理解:触 巴 拉 

质疑:你认为“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挨) 

追问:为什么不用“挨”而用“触”呢?

提示: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的?(细小圆片;小轻,只能触)

“巴”可以换成什么词?(抓贴)为什么不用抓呢?老师做抓的动作。(不是爪子) 

演一演:老师想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做动作,注意观察。(指名一人做“巴”;一人做“贴”)谁在“巴”,谁又在“贴”,你是怎么知道的?(巴用力,植物也是有生命的)

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读第一句) 

你读时注意了什么?(“触”读得轻,“巴”读得重)谁还能读一读

爬山虎的脚又是怎样“拉”的呢?谁来读读写拉的句子。(指名读) 

演示:(老师拉一名同学)老师在拉谁? 

文中什么拉什么?(脚拉茎) 

是怎么拉的呢?(学生说,老师做动作)

3、说话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提示:四人小组用自己的话组内交流,交流时一人说,其他人听,听完后可补充。) 

全班交流,(谁能说说) 

4、出示CAI:他们说得怎么样,让我们看看画面吧!现在谁还想说。 

5、感情朗读:读到这,你对爬山虎的脚有何感受?(提示:对本身,对自然?)

太有趣了,

太神奇了 

用你的朗读把你的___的感受展示出来吗? 

齐读第4自然段 

【抓住关键语句,启发学生挖掘,揣摩它在特定语言环境中起到的作用,既训练了学生思维,又活跃了课堂氛围;恰当的肢体语言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寓教于乐;感情朗读,悟出了爬山虎向上攀登的精神,在全班产生共鸣;演、说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四、学习第5自然段 

1、师:爬山虎的脚都能触着墙吗?那是怎样呢 

板:触着墙(牢固) 没触着墙(萎了) 

2、原来爬山虎的脚还有这些变化,这是作者一下子看出来的吗? 

3、启示:从中你受到什么启示吗?(谈启示、说方法) 

(可提示学生从作者的观察顺序、作者的观察方法、文章围绕一方法和时时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这些方面去谈。) 

【引导发现,发散思维,总结写法。】

活动4【活动】《爬山虎的脚》

我们观察事物时要耐心,细心,还要长时间的观察,这样才能把认识的事物写清楚,你们明白了吗? 

活动5【作业】《爬山虎的脚》

课后作业:生活中,肯定也有你们喜欢的植物。课后仿照课文写法写一种植物。

www.jyzyw.com教育资源网提供。

以上为内容(若无内容,请点击右侧“我要下载"免费下载完整的资料):

注意事项:

1.转载请注明《6 爬山虎的脚第一学时》DOC出处!本文地址:链接详见浏览器地址框,谢谢。

2.本站素材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

总之,综上所述如果您发现“《6 爬山虎的脚第一学时》”资料有错误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核对并更改以便帮助您和其他人可以正确学习使用。

最后推荐给您《27 乌塔第一学时》, 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我们热切地希望您也上传自己的学习资料分享给别人,谢谢! 关键词:小学语文、DOC免费下载

资料信息-《6 爬山虎的脚第一学时》DOC资料信息
  • 科目: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9年12月30日
免费下载-《6 爬山虎的脚第一学时》DOC下载
(部分手机浏览器不支持下载,请使用电脑进行下载)用户登录后,免费下载,无病毒,无弹窗,无干扰链接。

《6 爬山虎的脚第一学时》相关资源

《送元二使安西》
大小:
《9 巨人的花园第二学时》
大小:
《24 给予是快乐的第一学时》
大小:
《19 秦兵马俑第一学时》
大小: